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作韬专利>正文

一种低温地热能开采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7288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3:47
一种低温地热能开采技术方法属于地热能利用技术;本方法依据地热梯度理论,在确保地质环境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钻探、压裂、定向钻探技术,在储热层段压裂、联通,使储热地层在地下一定深度内分段联通,形成相对独立的流体循环空间系统,利用采、灌结合联动的方式,达到低温地热能开采的目的;本方法技术科学合理,在广大贫地下水地区解决了低温地热能开采利用问题,实现了“无处不温泉”的技术目标,充分利用了地热能资源,不破坏地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涉及低温地热开采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主要沉积盆地距地表2000米以内储藏的地温能相当于2500亿吨标准煤的热量。全国经正式勘查并经国土部门审批的地热田为103处,提交的可采地热资源量每年为33283万立方米;经初步评价的地热田为214处。按目前的开发利用水平估算,全国每年可开发利用地热水总量约68.45亿立方米,折合每年3284.8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但是,现在被利用的还不到20%,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地温能开发过程中,国内外普遍认为,开采地温能就是开采温泉水。所以一定要找到温泉,才能开采。于是出现了地热井水量少的难以开采、地热井水量大的难以回灌、没有水的不能开发的局面。在能够开采温泉的地区还存在回灌技术上造成很多问题,例如地热尾水很难回灌下去,用加压回灌成本较高;在回灌不彻底的的地区向外排放。长期下去将造成地热水资源枯竭,造成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有些地区地热尾水直接排放还会造成地表水污染。专利申请号一种循环开采地热资源的方法,其储热层地温设计选择地热梯度高的储集层;该专利申请认为,地热梯度高的岩石温度一定最高。实际情况是,热梯度的高低与岩石的成分、密度和埋深条件有关,同样埋深在2000m?3000m的砂岩,地热梯度铁质砂岩>娃质砂岩>妈质砂岩,按该专利申请的理论应选择铁质砂岩作为储集层,但恰恰铁质砂岩无孔隙不含水,钙质砂岩有孔隙含水;另外,埋深在200米左右铁质砂岩地热梯度一般在3.50C /100m,导温能力强、地热梯度就高,但它的实际地温不会超过25°C ;相反与埋深在2500米的钙质砂岩地热梯度2.50C /10m的实际温度应彡60°C。因此,该专利申请的出水温度95°C?135°C来看岩层温度至少彡100°C,属于中高温地热开采。该专利申请的井深在2000m?3000m,设计开采目的层为中高温热储层,岩层温度在100°C?150°C之间。联通方式,该专利申请采用只在两井间单一的储集层部位先射孔、后压裂联通技术,采用的单井射孔技术目前仅能射30米远,射孔密度仅为15?30孔/米,限制了下一步压裂技术的实施,裂隙联通率降低;预设的井间距300米?500米很难满足增热回温要求。另经过地震波确定的在2000米?3000米之间的储集层,一定是具有承压水头压力的含水层;故很难完成注水回灌工作;因此该专利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该专利申请的设计井距为300m?500m,该井距很难满足持续开采的要求。该专利的所谓储集层是指地热梯度高在2000米?300米深度内含有一定水的热储含水层,所述符合要求的储集层的储集层厚度为20 — 50米,储集层范围大于100平方米,储集层的孔隙度大于25%,储集层的渗透率大于200毫达西。按其所述储热层仅2000?5000立方米,储水量才500?750立方米,如按200?500毫达西的渗透率计算,每天的开采量不足100立方米,地热能利用效率低下。有关采灌方式问题,该申请采用储集层的主要延伸方向确定两口井的井位,并进行钻井,一口井在储集层相对低的部位,为进水井;另一口井在储集层相对高的部位,为出水井;明确了注水井和出水井的定性,就固化了水的渗透运动方向,长期一个方向的渗透必然造成孔隙裂隙的淤塞,使出水回灌量越来越小。专利申请号201410216344.6 一种基于压裂技术的双井回灌地热开发系统。该专利实际上是一采两灌地热开采方式,目前应用较普遍,所不同的是它采用了压裂技术增加了地下热储层连通能力,而保证回灌井顺利回灌。其方案是一采两灌,井深、井径、井距、热储层岩性没有明确限制,采用上位概念限定。联通方式是:以地下热储层自有渗透条件及人工压裂导通方式连接。从增温吸热效果分析:单一的压裂距离有限,故井间距必然受限,不会超过500米,回灌水循环路径运移渗透时间较短,不利于回灌水增温。应用条件是该专利申请的热储层必须是有热水的地区。专利申请号021210396761.4 一种深部地热资源利用及能量转化的新工艺。该专利重点介绍了地热发电工艺,虽然提到了利用压裂技术和定向钻技术来增大采热量,但没提出具体方案和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宄设计,达到在广大贫地下水地区解决低温地热能开采利用,实现“无处不温泉”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①井位确定:通过物探手段确定风化裂隙和地层的产状、埋深和接触关系,确定井位、井深、井径、压裂部位和联通方式;井位选择在砂岩、变质砂岩、砂砾岩、变质砂砾岩厚度大、埋深大的地域;井深100m?2500m,井径r彡150mm,压裂部位选择地层温度大于T ^ 30°C的砂岩、变质砂岩、砂砾岩、变质砂砾岩;②钻井方法:采用正循环钻机或正反循环钻机,先在上部松散层内下护壁管至坚硬岩石固井,然后在坚硬岩石段采用气动潜孔锤钻进,钻压控制在78N/m2?199N/m2、转速20?50r/min、空气压力0.8?1.3Mpa、风量25?50立方米/min ;终孔孔径150_?250mm,裸孔成井;下部是半坚硬岩石时可采用正循环牙轮钻头钻进,全井下管成井;③联通方式:A、射孔压裂方式:首先在井壁射孔后,进行水力压裂,如下部井为裸孔可直接水力压裂;压裂方式包括定向压裂和辐射压裂;压裂条件:压裂层位岩土层温度t岩多30°C,压裂的地层为砂岩、变质砂岩或砂砾岩、变质砂砾岩,井底地温小于50°C,井间距在1000米?2000米;井底地温50°C?100°C之间的地热井井间距在500米?5000米之间,以确保压裂有效影响范围大于井间距离的1/2 ;B、水平定向井分段压裂:采用水平定向井钻进技术先施工水平定向井,视岩层的压裂效果确定上下相邻间的水平定向井间距30?50m,然后依次对各水平定向井进行压裂,直至全井孔段压裂完成。本专利技术依据地热梯度理论,在确保地质环境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钻探技术、压裂技术、定向钻探技术,在储热层段压裂、联通,使储热地层在地下一这深度内分段联通,形成相对独立的流体循环空间系统,通过采灌结合联动的方式,达到开采低温地热能的目的。[0026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地热能开采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①井位确定:通过物探手段确定风化裂隙和地层的产状、埋深和接触关系,确定井位、井深、井径、压裂部位和联通方式;井位选择在砂岩、变质砂岩、砂砾岩、变质砂砾岩厚度大、埋深大的地域;井深1000m~2500m,井径r≥150mm,压裂部位选择地层温度大于T≥30℃的砂岩、变质砂岩、砂砾岩、变质砂砾岩;②钻井方法:采用正循环钻机或正反循环钻机,先在上部松散层内下护壁管至坚硬岩石固井,然后在坚硬岩石段采用气动潜孔锤钻进,钻压控制在78N/m2~199N/m2、转速20~50r/min、空气压力0.8~1.3Mpa、风量25~50立方米/min;终孔孔径150mm~250mm,裸孔成井;下部是半坚硬岩石时可采用正循环牙轮钻头钻进,全井下管成井;③联通方式:A、射孔压裂方式:首先在井壁射孔后,进行水力压裂,如下部井为裸孔可直接水力压裂;压裂方式包括定向压裂和辐射压裂;压裂条件:压裂层位岩土层温度t岩≥30℃,压裂的地层为砂岩、变质砂岩或砂砾岩、变质砂砾岩,井底地温小于50℃,井间距在1000米~2000米;井底地温50℃~100℃之间的地热井井间距在500米~5000米之间,以确保压裂有效影响范围大于井间距离的1/2;B、水平定向井分段压裂:采用水平定向井钻进技术先施工水平定向井,视岩层的压裂效果确定上下相邻间的水平定向井间距30~50m,然后依次对各水平定向井进行压裂,直至全井孔段压裂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福利王作韬
申请(专利权)人:王作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