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竹木房屋构建
,具体涉及一种竹木结构房屋主体框架的梁或柱。
技术介绍
在房屋构建中,主体框架的梁或柱是一个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构建主体。主体框架的梁或柱是承受梁上面的墙体荷载、对建筑物的骨架有连接作用,形成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梁、柱有着密切的关系。房屋构建的材料有很多,并且各种材料都有不同的强度,相对于其他的材料,竹集成材料抗震性能好,低碳绿色环保。现有的竹木结构建筑模块,一般是由多种竹片(木条)基本构件组合连接而成的框架形结构件,各竹片(木条)基本构件主要由长条形竹片(木条)构成,分别形成框架的上档(上梁)、下档(下梁)、多个支撑档(柱)和多个加强档,多个支撑档间隔垂直连接在上档和下档之间,多个加强档间隔斜向连接在上档和下档之间。但此类竹木结构建筑模块中主体框架的梁或柱的拆装不便、强度低,承重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竹木结构建筑模块中主体框架的梁或柱的强度低,承重能力弱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强度大,承重能力强的竹木结构房屋主体框架的梁或柱。(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木结构房屋主体框架的梁或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侧板Ⅰ(1)、侧板Ⅱ(2)、侧板Ⅲ(3)、侧板Ⅳ(4);侧板Ⅱ(2)和侧板Ⅳ(4)的两侧设有2个凸榫(8),侧板Ⅰ(1)和侧板Ⅲ(3)的左右两端各设有2个凹槽(9);侧板Ⅱ(2)、侧板Ⅳ(4)设置在侧板Ⅰ(1)和侧板Ⅲ(3)之间,侧板Ⅱ(2)和侧板Ⅳ(4)上的凸榫(8)与侧板Ⅰ(1)和侧板Ⅲ(3)上的凹槽(9)相配合,侧板Ⅱ(2)、侧板Ⅳ(4)可以沿着侧板Ⅰ(1)、侧板Ⅲ(3)上的凹槽(9)滑动;侧板Ⅰ(1)、侧板Ⅲ(3)与侧板Ⅱ(2)、侧板Ⅳ(4)之间形成一个空心腔(5)。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