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6089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反应池内污泥能够及时排出,提升反应效果的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净水器本体内部上方为沉淀区,沉淀区一侧设置有高位水箱,高位水箱下方设置有清水箱,清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虹吸式反冲洗装置,清水箱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室。沉淀区下方设置有斜管区,斜管区的下方设置有排污池和反应池,排污池和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挡板,排污池内设置有排污管,反应池内设置有布水管和与布水管相连通的进水口,反应池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挡板上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用于一体化净水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一体化净水器主要由布水、反应、沉淀、过滤、集水、集泥、自动反洗七个单元构成,内装PVC斜管填料及各种规格精制滤料,设备主壳体为碳钢制作,内外部采用环氧涂料进行防腐处理,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性能卓越,广泛用于大、中、小型水厂(站)的建设和改造。但是现有的一体化净水器的反应池结构不合理,导致反应池底部易沉积污泥,清泥不方便,影响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反应池内污泥能够及时排出,提升反应效果的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本体,所述净水器本体内部上方设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一侧设置有高位水箱,所述高位水箱下方设置有清水箱,所述清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虹吸式反冲洗装置,所述清水箱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室。所述沉淀区下方设置有斜管区,所述斜管区的下方设置有排污池和反应池,所述排污池和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排污池内设置有排污管,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布水管和与布水管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反应池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挡板上开有通孔,所述反应池通过通孔与排污池相连通。本技术结构新颖、合理,将反应池的底部倾斜设置,同时在挡板上设置通孔,使反应池沉淀下来的污泥及时流入排污池,排泥方便,提升反应池的反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净水器本体,2为沉淀区,3为斜管区,4为高位水箱,5为清水箱,6为过滤室,7为虹吸式反冲洗装置,8为排污池,9为反应池,10为挡板,11为排污管,12为布水管,13为进水口,14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本体,净水器本体内部上方设为沉淀区2,沉淀区2的下方设置有斜管区3,通过斜管区3中的斜管,提高水力梯度值,依据浅层沉淀理论,设置了斜管加速沉降,下部反应区快速形成大颗粒状絮体,两层斜管之间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将会增加小颗粒絮体间的接触机会,在流经上层斜管时,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沉淀区2 —侧设置有高位水箱4,沉淀区2出水经三角堰进入高位水箱4 ;高位水箱4下方设置有清水箱5,清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虹吸式反冲洗装置7,清水箱5下方设置有过滤室6,沉淀后的水体由高位水箱通过配水管分配进入过滤室6内,通过U形水封器配水,并由上而下通过滤料层,滤后水由滤池内的连通管在重力作用下至滤室顶部的清水箱5,清水箱5出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后级清水池;所述虹吸式反冲洗装置7利用了重力虹吸原理,通过设定的水头损失值形成虹吸,利用清水箱6内的洁净水自动进行反冲洗,过滤层反冲洗水接至下水道进入厂区总排管网;斜管区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池8和反应池9,排污池8和反应池9之间设置有挡板10,排污池8内设置有排污管11,反应池9内设置有布水管12和与布水管12相连通的进水口 13,反应池9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挡板10上开有通孔14,反应池9通过通孔14与排污池8相连通。经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入一体化净水器,经布水管12进行布水,确保设备布水均匀,并且每个微孔处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喷出,使絮状污泥与原水中的细小矾花充分接触,前级混合后的原水在污泥的吸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混凝反应;在此过程中反应池9内易沉积污泥,影响反应效果,通过反应池的底板倾斜设置,且在挡板上设置通孔14,使沉积下来的污泥能够及时流入排污池8内,通过排污管排出,使用方便,无需反复清洗反应池,反应效果明显增强。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本体(1),所述净水器本体(I)内部上方设为沉淀区(2),所述沉淀区(2)的下方设置有斜管区(3),所述沉淀区(2) —侧设置有高位水箱(4),高位水箱(4)下方设置有清水箱(5),所述清水箱(5)下方设置有过滤室(6),所述清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虹吸式反冲洗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区(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池(8)和反应池(9),所述排污池(8)和反应池(9)之间设置有挡板(10),所述排污池(8 )内设置有排污管(11),所述反应池(9 )内设置有布水管(12 )和与布水管(12 )相连通的进水口(13),所述反应池(9)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挡板(10)上开有通孔(14),所述反应池(9)通过通孔(14)与排污池(8)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反应池内污泥能够及时排出,提升反应效果的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净水器本体内部上方为沉淀区,沉淀区一侧设置有高位水箱,高位水箱下方设置有清水箱,清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虹吸式反冲洗装置,清水箱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室。沉淀区下方设置有斜管区,斜管区的下方设置有排污池和反应池,排污池和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挡板,排污池内设置有排污管,反应池内设置有布水管和与布水管相连通的进水口,反应池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挡板上开有通孔,本技术广泛用于一体化净水器。【IPC分类】C02F1-52【公开号】CN204369630【申请号】CN201420860791【专利技术人】马世杰, 王楠, 何菊青, 苑云霞 【申请人】山西德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本体(1),所述净水器本体(1)内部上方设为沉淀区(2),所述沉淀区(2)的下方设置有斜管区(3),所述沉淀区(2)一侧设置有高位水箱(4),高位水箱(4)下方设置有清水箱(5),所述清水箱(5)下方设置有过滤室(6),所述清水箱(5)的一侧设置有虹吸式反冲洗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区(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池(8)和反应池(9),所述排污池(8)和反应池(9)之间设置有挡板(10),所述排污池(8)内设置有排污管(11),所述反应池(9)内设置有布水管(12)和与布水管(12)相连通的进水口(13),所述反应池(9)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挡板(10)上开有通孔(14),所述反应池(9)通过通孔(14)与排污池(8)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杰王楠何菊青苑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德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