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流器接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80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受流器接触板,其特征是:支承体(1)内设有螺杆安装孔(3),支承体(1)的中部固装接触面板(2)。(*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受流器接触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受流器产品中的主要受电部件接触板大多采用整体铜质接触板,它在地铁车辆营运中,长时间接触供电轨即第三轨的压力传导电流,由此容易产生磨损和电腐蚀,因而接触板在使用中损耗大、更换多,系属易损件,这对地铁车辆运行成本有一定影响。据统计,北京、天津地铁每年由于接触板的损耗有近三百万元之多,且对第三轨的磨损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导电性能好、又能较好地保护供电轨的受流器接触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支承体1内设有螺杆安装孔3,支承体1的中部固装接触面板2。所述接触板2为石墨或铁质接触面板2。因碳石墨制品具有耐高温、膨胀系数低、高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石墨接触板将应用于地铁用受流器中,与原铜质接触板相比有如下特点导电良好,石墨与金属磨合形成一层润滑膜,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该产品的耐磨性,使用寿命优于铜质件,产品成本较铜质低廉。它能提高易损件“接触板”性能和降低运行成本。因它主要是由石墨组合,比铜质件的成本要低,能满足导电性要求和对钢轨磨损极小,且能满足“受流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振幅为6±0.5毫米,上下振动频率为0.5赫和振幅为25±1毫米,上下振动频率不大于0.5赫的要求;能满足接触压力12-18公斤的承压要求。经试验本产品抗折强度大于40Mpa,抗压强度大于80Mpn。它在轨道上经模拟往复运行5000小时,经检测,本技术接触板仅磨损1mm,而原来的铜铸件接触板磨损达5mm。因此,本技术是地铁用受流器产品中的一种理想的易损配件。可广泛用于地下铁道电动客车上,作为车辆从第三轨接受电流之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状态参考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承体,2-接触面板,3-安装孔,4-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由图1至图4可知,本技术的石墨接触面板2固装在支承体1的中部,用于与第三轨接触,螺杆穿过支承体1的安装孔3并通过螺母4固定安装在受流器上,使石墨接触面板2与第三轨接触,实现传导电流的功能。本技术的工作条件是海拔在1000米及以下;环境温度在-30℃-+4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90%(对应温度为+20℃);无导电尘埃及不可能引起爆炸的地方;无腐蚀金属及绝缘的有害气体及蒸汽的地方;容许的振动情况不大于上下振幅6毫米,频率3赫;上下振幅25毫米,频率0.5赫。其所需额定电压直流750伏,额定电流600安,接触板在正常工作位置时接触压力12-18公斤。在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中或在进行维护时,如车辆入库检修时,可用受流器上的插销临时接通电源。接触板位置的高低可以调整,但应保证与第三轨道接触时的接触压力,并应定期检查其接触压力。接触板系易损件,当它磨损较严重时,须及时更换。本产品须包装运输,在运输及存放时,应使产品勿受潮、损坏和碰伤。权利要求1.一种受流器接触板,其特征是支承体(1)内设有螺杆安装孔(3),支承体(1)的中部固装接触面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接触板,其特征是支承体(1)的中部固装石墨接触面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接触板,其特征是支承体(1)的中部固装铁质接触面板(2)。专利摘要一种受流器接触板,它属于一种地铁受流器接触板。它主要是解决现有接触板对第三轨磨损大和接触板本身的磨损也大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是支承体内设有螺杆安装孔,支承体的中部固装石墨接触板。本技术与原铜质接触板相比有如下特点导电良好,石墨与金属磨合形成一层润滑膜,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该产品的耐磨性,使用寿命优于铜质件,产品成本较铜质低廉,它提高了易损件“接触板”性能和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保护了第三轨。它主要是用于地铁等电动机车。文档编号B61L1/02GK2598823SQ02283238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程卫民, 陈常礼, 肖洪源 申请人:湘潭铁路电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卫民陈常礼肖洪源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铁路电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