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器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5206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用封隔器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封隔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力加载组件、压力传递组件、模拟套管组件、尾管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将液压转化为机械推力,从而为封隔器胶套加载荷;撤掉打压管线后,可以保持封隔器坐封载荷;可以给机械换位式封隔器提供换向扶正机构;可以记录和验证封隔器密封性和锚定是否良好;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模拟套管,从而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封隔器检测;可以快速反复拆装,实现对封隔器的多次承压和锚定试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主要适用于机械坐封式封隔器密封和锚定性能检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用封隔器性能检测
,具体是一种封隔器性能检测 目.0
技术介绍
封隔器作为油气田重要一项井下工具,主要用于分层试油、采油、注水、找水、堵水、挤堵、酸化、压裂等措施施工。特别是利用管柱重量下压挤压封隔器密封胶筒的机械类封隔器,例如Ylll封隔器,Y211封隔器,Y221封隔器,RTTS封隔器,PT封隔器,MR-3D封隔器,JS-2A封隔器,这类封隔器由于不需要地面施加泵压,在地面操作管柱,利用管柱悬重即可坐封封隔器,而且其产品价格相对低廉,易于保养和维护,在国内外油田中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这些机械类封隔器在现场施工前没有相应的试验装置对封隔器的密封性能和锚定性能进行测试,有些厂家只对胶套组合或锚定系统等零部件进行独立性的测试,有些专业的封隔器检测设备又过于昂贵,费用过高,导致封隔器没有检测,施工中封隔器承压和锚定性能未知而可能造成作业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封隔器性能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适用于多种类和多规格封隔器的多次快速检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是:一种封隔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力加载组件、压力传递组件、模拟套管组件、尾管组件。所述力加载组件包括通过I号由壬头螺纹连接的加压堵头和活塞缸,加压堵头与活塞缸的接触面设置I号O型密封圈,加压堵头上设有I号NPT螺纹孔(NPT螺纹,是美国标准管螺纹),活塞缸内设置与其相适应的具有2号O型密封圈的加载活塞。所述压力传递组件包括一端与加载活塞连接,另一端抵住封隔器的中心推杆。所述模拟套管组件包括密封锥体和用于放置封隔器的模拟套管,密封锥体的一端与活塞缸通过2号由壬头螺纹连接,密封锥体与活塞缸的接触面设置3号O型密封圈,密封锥体的另一端与模拟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并用2号紧定螺钉紧固,连接处设置4号O型密封圈;密封锥体的内侧通过定位弹簧连接楔形筒,楔形筒的内侧通过I号紧定螺钉连接用于对中心推杆进行步进式锁紧的步进锁环。密封锥体14上设有用于对坐封后的封隔器进行打压验封的2号NPT螺纹孔。所述尾管组件包括内置扶正环的尾管,尾管与模拟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并用3号紧定螺钉紧固,尾管设有若干用于对封隔器扶正换向机构进行暂时锚定的定位销,扶正环与尾管底部之间有缓冲弹簧轻微预紧。而且,所述活塞缸与I号由壬头、2号由壬头均由双头螺纹连接。而且,所述加压堵头和活塞缸的接触面均为相互匹配的锥面。而且,所述活塞缸和密封锥体的接触面均为相互匹配的锥面。而且,所述楔形筒的外壁设有与活塞缸和密封锥体接触处相适应的锥形斜面,该锥形斜面约为10~45°,优选20°。而且,所述步进锁环的内外两侧均为锯齿螺纹结构,外侧锯齿螺纹的螺距大于内侧锯齿螺纹的螺距,且两者齿向相同,内侧锯齿螺纹与中心推杆外壁上的锯齿螺纹配合连接,外侧锯齿螺纹与楔形筒内壁上的锯齿螺纹配合连接;步进锁环的轴向上设有贯穿铣槽,I号紧定螺钉通过楔形筒伸入锁环铣槽中,但不接触中心杆外壁。而且,所述扶正环与尾管底部之间设置锁环杆,该锁环杆外壁的锯齿螺纹与尾管底部内壁的锯齿螺纹相啮合,且锁环杆的轴向设有使锁环杆的外径可以舒张并向尾管底部滑移的铣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将液压转化为机械推力,从而为封隔器胶套加载荷;撤掉打压管线后,可以保持封隔器坐封载荷;可以给机械换位式封隔器提供换向扶正机构;可以记录和验证封隔器密封性和锚定是否良好;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模拟套管,从而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封隔器检测;可以快速反复拆装,实现对封隔器的多次承压和锚定试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主要适用于机械坐封式封隔器密封和锚定性能检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图4是图1的C处放大图。其中,1、加压堵头,2、1号由壬头,3、1号O型密封圈,4、加载活塞,5、2号O型密封圈,6、活塞缸,7、中心推杆,8、步进锁环,9、I号紧定螺钉,10、2号由壬头,11、3号O型密封圈,12、楔形筒,13、定位弹簧,14、密封锥体,15、4号O型密封圈,16、2号紧定螺钉,17、模拟套管,18、3号紧定螺钉,19、定位销,20、扶正环,21、尾管,22、缓冲弹簧,23、锁环杆,24、1号NPT螺纹孔,25、2号NPT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封隔器性能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力加载组件、压力传递组件、模拟套管组件、尾管组件。如图2所示,所述力加载组件包括通过I号由壬头2螺纹连接的加压堵头I和活塞缸6,加压堵头I与活塞缸6的接触面设置I号O型密封圈3,加压堵头I上设有I号NPT螺纹孔24 (NPT螺纹,是美国标准管螺纹),活塞缸6内设置与其相适应的具有2号O型密封圈5的加载活塞4。所述压力传递组件包括一端与加载活塞4连接,另一端抵住封隔器的中心推杆7。如图3所示,所述模拟套管组件包括密封锥体14和用于放置封隔器的模拟套管17,模拟套管17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为不同规格大小的模拟套管。密封锥体14的一端与活塞缸6通过2号由壬头10螺纹连接,密封锥体14与活塞缸6的接触面设置3号O型密封圈11,密封锥体14的另一端与模拟套管17通过螺纹连接并用2号紧定螺钉16紧固,连接处设置4号O型密封圈15 ;密封锥体14的内侧通过定位弹簧13连接楔形筒12,楔形筒12的内侧通过I号紧定螺钉9连接用于对中心推杆7进行步进式锁紧的步进锁环8。密封锥体14上设有用于对坐封后的封隔器进行打压验封的2号NPT螺纹孔25。如图4所示,所述尾管组件包括内置扶正环20的尾管21,尾管21与模拟套管17通过螺纹连接并用3号紧定螺钉18紧固,尾管21设有若干(例如可设置4~10处)用于对封隔器扶正换向机构进行暂时锚定的定位销18,使封隔器有效的换向进入坐封状态。扶正环20与尾管21底部之间有缓冲弹簧22轻微预紧,扶正环20可以使得封隔器自动对中找正。进一步的,上述活塞缸6与I号由壬头2、2号由壬头10均由双头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快速上卸扣。进一步的,上述加压堵头I和活塞缸6的接触面均为相互匹配的锥面。螺纹连接时,加压堵头I和活塞缸6的锥面相互挤压,使锥面上的I号O型密封圈3形成锥面挤压密封。进一步的,上述活塞缸6和密封锥体14的接触面均为相互匹配的锥面。螺纹连接时,活塞缸6和密封锥体14的锥面相互挤压,使锥面上的3号O型密封圈11形成锥面挤压密封。进一步的,上述楔形筒12的外壁设有与活塞缸6和密封锥体14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隔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力加载组件、压力传递组件、模拟套管组件、尾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加载组件包括通过1号由壬头螺纹连接的加压堵头和活塞缸,加压堵头与活塞缸的接触面设置1号O型密封圈,加压堵头上设有1号NPT螺纹孔,活塞缸内设置与其相适应的具有2号O型密封圈的加载活塞;所述压力传递组件包括一端与加载活塞连接,另一端抵住封隔器的中心推杆;所述模拟套管组件包括密封锥体和用于放置封隔器的模拟套管,密封锥体的一端与活塞缸通过2号由壬头螺纹连接,密封锥体与活塞缸的接触面设置3号O型密封圈,密封锥体的另一端与模拟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并用2号紧定螺钉紧固,连接处设置4号O型密封圈;密封锥体的内侧通过定位弹簧连接楔形筒,楔形筒的内侧通过1号紧定螺钉连接用于对中心推杆进行步进式锁紧的步进锁环;密封锥体上设有用于对坐封后的封隔器进行打压验封的2号NPT螺纹孔;所述尾管组件包括内置扶正环的尾管,尾管与模拟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并用3号紧定螺钉紧固,尾管设有若干用于对封隔器扶正换向机构进行暂时锚定的定位销,扶正环与尾管底部之间有缓冲弹簧轻微预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刚邹刚杨小成赵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