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4834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包括:经过分子技术对绒山羊功能基因普查,挑选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基础群,在基础群扩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功能基因普查,将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核心群,在核心群挑选优秀的种公羊并将其克隆10只以上,在核心群和基础群进行级进杂交式横交固定,经四个世代以上和选育提高,得到目的羊品种。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出的优质绒山羊,羊绒细度细,产绒量高,体格健硕,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遗传性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动物选育的技术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羌塘高原的生产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藏西北绒山羊常年生活在平均海拔4800m、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气候寒冷而干燥,气温的年日变化大的羌塘高原。藏西北绒山羊又称克什米尔山羊,分白绒型和紫绒型,为绒肉兼用型地方品种。藏西北绒山羊白绒型体小,绒色泽光亮,目前大群平均细度约在15μm左右;绒长度相对较短,手扯长度范围一般在30mm~70mm;手感柔软,纤维强力和弹性好;在四季放牧条件下,白绒型成年羊年平均产绒量约220g;周岁公羊平均屠宰率约为36%,周岁母羊平均屠宰率月为38%,成年公羊平均屠宰率约为42%,成年母羊平均屠宰率约为46%。藏西北绒山羊适应高海拔地区少氧、寒冷、温差很大、耐粗饲,在终年放牧无补饲的条件下仍生产高品质山羊绒的优良地方品种。当前,人们对羊绒需求日益旺盛,而羌塘高原藏西北绒山羊自给率和商品化程度偏低,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羌塘高原藏西北绒山羊的生长速度、产绒量、屠宰率都很低等缺陷。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绒山羊的培育方法,例如,中国专利号“200710062523.9”公开的一种肉绒兼用山羊的培育方法,其公开日为2008年02月13日。再如,2006年第7期的《种业研究》中公开的绒山羊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进展。但这些培育方法均不适用于羌塘高原绒山羊的培育。这些培育方法应用于羌塘高原绒山羊,存在羊绒细度较粗,产绒量低,适应性弱,抗病力弱和遗传性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培育出的优质绒山羊,羊绒细度更细,产绒量高,体格健硕,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遗传性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分子技术对绒山羊功能基因普查,挑选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基础群,在基础群扩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功能基因普查,将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核心群,在核心群挑选优秀的种公羊并将其克隆10只以上,在核心群和基础群进行级进杂交式横交固定,经四个世代以上和选育提高,得到目的羊品种。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原种场及扩繁场范围内对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所有白绒山羊进行GH基因AA型进行普查;S2、将GH基因AA型的羊只挑出组建基础群;S3、在基础群里挑选优秀种公羊;S4、用优秀种公羊精液进行人工受精扩大基础群数量;S5、对基础群里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白绒山羊进行PAX6基因普查;S6、将基础群含PAX6基因的羊只挑出组建核心群;S7、在核心群里挑选优秀种公羊;S8、将挑选的优秀种公羊克隆10只以上;S9、用挑选的优秀种公羊及克隆的种公羊精液对核心群和基础群母羊进行人工受精;S10、采用人工受精方法,用优秀种公羊及克隆的种公羊连续横交固定四代以上。所述步骤S2中,组建基础群的羊只,GH基因的引物序列为:5‘-GACCCAGTTCACCAGACGA-3’,5‘-GGAGAAGCAGAAGGCAACC-3’,AA基因型片段大小为477/195/93bp。所述步骤S6中,组建核心群的羊只,PAX6基因的引物序列为:5‘-TAGCGACTCCAGAAGTTGTAAGC,3‘-TGCGAAGAACTCTGTTTATTGATG。所述挑选的优秀种公羊,要求体格健硕,性欲旺盛,通过人工采精检查精液呈乳酪白色,精子密度高,精子活力0.8以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通过本专利技术可得到具有羊绒细度小于等于12~14μm,产绒量量500g以上,体格健硕的绒山羊新品种;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二、本专利技术中,在原种场及扩繁场范围内对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所有白绒山羊进行GH基因AA型进行普查,获得生长速度较快、体格健硕的个体。三、本专利技术中,对基础群里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白绒山羊进行PAX6基因普查,在获得生长速度较快、体格健硕的个体的基础上,获得产绒量500g以上的个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选育目标是在保持藏西北绒山羊对羌塘高原寒冷与干旱山区生态环境良好适应性的前提下,经过分子技术对功能基因普查,克隆优秀种公羊,选育与提高核心群和基础群,把羊绒细度、产绒量作为主选指标,培育羊绒细度在12~14μm范围内,产绒量500g以上,体格健硕,综合品质高的可适应羌塘高原寒冷与干旱山区生态环境的优质藏西北绒山羊新品种。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原种场及扩繁场范围内对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所有白绒山羊进行GH基因AA型进行普查;将所有GH基因AA型体格健硕的羊只挑出组建基础群;在基础群里挑选优秀种公羊;用优秀种公羊精液对基础群中的母羊进行人工受精扩大基础群数量;对基础群里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所有白绒山羊进行PAX6基因进行普查;将基础群所有含PAX6基因丰度较高体格健硕的羊只挑出组建核心群;在核心群里挑选优秀种公羊;将挑选的优秀种公羊克隆10只以上;用挑选的优秀种公羊及克隆的种公羊精液对核心群和基础群母羊进行人工受精;在组建核心群结束后,采用人工受精方法,用优秀的种公羊及克隆羊连续横交固定四代。所述组建基础群中挑出的羊只要求,GH基因的引物序列为:5‘-GACCCAGTTCACCAGACGA-3’,5‘-GGAGAAGCAGAAGGCAACC-3’,AA基因型片段大小为477/195/93bp。所述组建核心群中挑出的羊只要求,PAX6基因的引物序列为:5‘-TAGCGACTCCAGAAGTTGTAAGC,3‘-TGCGAAGAACTCTGTTTATTGATG。上述挑选优秀种公羊,要求体格健硕,性欲旺盛,通过人工采精检查精液呈乳酪白色,精子密度高,精子活力0.8以上。使核心群能繁母羊数量在200只以上,优秀种公羊10只以上。基础群能繁母羊数量在800只以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得的适应羌塘高原的生产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可培育出羊绒细度在12~14μm范围内,产绒量高,体格健硕的绒山羊新品种。实施例2针对羌塘高原藏西北绒山羊的生长速度、产绒量、屠宰率都很低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培育适应羌塘高原的生产优质绒山羊方法,在藏西北白绒山羊原种场和扩繁场的基础上,经过分子技术对功能基因普查,挑选含有功能基因的所有羊只组建基础群,在基础群扩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功能基因普查,将含有功能基因的所有羊只组建核心群,在核心群挑选优秀的种公羊并将其克隆20只,在核心群和基础群进行级进杂交式横交固定,经六个世代以上和选育提高,得到目的羊品种。通过本专利技术所得新品种具有羊绒细度小于等于12~14μm,产绒量高,体格健硕的绒山羊新品种;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原种场及扩繁场范围内对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所有白绒山羊进行GH基因AA型进行普查;S2、将所有GH基因AA型体格健硕的羊只挑出组建基础群;S3、在基础群里挑选优秀种公羊;S4、用优秀种公羊精液进行人工受精扩大基础群数量;S5、对基础群里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所有白绒山羊进行PAX6基因进行普查;S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分子技术对绒山羊功能基因普查,挑选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基础群,在基础群扩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功能基因普查,将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核心群,在核心群挑选优秀的种公羊并将其克隆10只以上,在核心群和基础群进行级进杂交式横交固定,经四个世代以上和选育提高,得到目的羊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绒山羊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分子技术对绒山羊功能基因普查,挑选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基础群,在基础群扩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功能基因普查,将含有功能基因的羊只组建核心群,在核心群挑选优秀的种公羊并将其克隆10只以上,在核心群和基础群进行级进杂交式横交固定,经四个世代以上和选育提高,得到目的羊品种;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原种场及扩繁场范围内对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所有白绒山羊进行GH基因AA型进行普查;S2、将GH基因AA型的羊只挑出组建基础群;S3、在基础群里挑选优秀种公羊;S4、用优秀种公羊精液进行人工受精扩大基础群数量;S5、对基础群里羊绒细度在12~14μm的白绒山羊进行PAX6基因普查;S6、将基础群含PAX6基因的羊只挑出组建核心群;S7、在核心群里挑选优秀种公羊;S8、将挑选的优秀种公羊克隆10只以上;S9、用挑选的优秀种公羊及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天增益西多吉吴玉江马金英陈晓英索朗达巴贵次仁德吉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