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志东专利>正文

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59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铁道调车作业调速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的结构改良。包括壳体总成和滑动油缸总成,滑动油缸总成插装于壳体总成的壳体内,两者通过配接件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的壳体上设有注油阀。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日常保养,注油简单方便,大大减少了日常工作量,壳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安全性能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道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铁道调车作业调速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铁路车辆减速顶安装在钢轨上,对经过的车轮进行制动减速,以实现列车的制动。为了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计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辆减速顶(申请号85103140),该专利采用导流平台为特征的动态平衡锥阀,导向缸呼吸孔采用内通道形式,缸体滑动面之间设有衬套,止冲调整装置可以将液压装置和导向缸托架固定连接防止冲脱,并经简单调整就可以变换液压装置与导向缸之间的相对高度,使该装置可以通用于钢轨内侧或外侧安装。虽然该方案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有效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多种缺陷。例如,壳体的强度不高,经过长期使用容易使得长期受力的部位断裂。此外,由于经常要加入润滑油,需要将减速顶拆卸下来才能完成,因而给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带来了较多麻烦。为了减少加油的次数,有人申请了减速顶润滑圈(申请号90200782.3)的专利,该润滑圈由吸附有低凝点润滑油的海绵圈和起固定作用的外圈构成,装在减速顶壳体内上、下衬套之间。虽然能够减少加油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检修次数,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维修和保养难度大,日常维护费时费力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便于日常维护保养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强度不高,局部受力不均,壳体易于疲劳断裂,排气不甚顺畅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壳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包括壳体总成和滑动油缸总成,滑动油缸总成插装于壳体总成的壳体内,两者通过配接件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的壳体上设有注油阀。由于在减速顶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在其内部加入润滑油,以往的设计中都必须将壳体部分拆除才能加油,因此给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技术在壳体上设置了注油阀,通过专门的加油器就可以通过注油阀对内部进行加油,有效地减少了工作量。由于壳体与滑动油缸的配合端受力较为集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断裂,从而减少了减速顶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与滑动油缸的配合端设有加强圈。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2~4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5mm~8mm;且所述的排气孔与壳体内壁倾斜设置。在以往的设计中,排气孔的数量较多,且呈直线排列,这样就使得该部分的强度不高,容易断裂。本技术将孔径增大,相应减少孔的个数,这样即不会影响排气,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强度。此外,排气孔倾斜设置不易使杂质、污物进入内部。为了便于注油,作为优选,所述的注油阀系由注油嘴、设于其内的钢珠以及弹簧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总成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与滑动油缸配合端的防尘密封圈、以及壳体底部的止冲销。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油缸总成包括滑动油缸、速度阀座、与其相配合的速度阀板,密封盖以及止冲座;在滑动油缸内填充液压油和压缩气体。因此,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日常保养,注油简单方便,大大减少了日常工作量,壳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安全性能好,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滑动油缸总成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壳体总成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注油阀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包括壳体总成I和滑动油缸总成II。滑动油缸总成II插装在壳体总成I的壳体1内,用止冲销10锁定。壳体总成I用螺栓15、螺母16和弹簧垫圈18固定安装在铁轨17的内侧或外侧。壳体总成I由壳体1、防尘密封圈9、O型密封圈19、止冲销10、垫片20、开口销21组成。在壳体总成I的壳体1上设有注油阀2。注油阀2系由注油嘴6、设于其内的钢珠7以及弹簧8组成。壳体1与滑动油缸3的配合端设有加强圈4。所述的壳体1底部设有3个排气孔5,所述排气孔5的孔径为6.5mm;且所述的排气孔5与壳体1内壁倾斜设置。滑动油缸总成II包括滑动油缸3、速度阀座11、与其相配合的速度阀板12,密封盖13以及止冲座14;在滑动油缸3内填充液压油和压缩气体。钢球22嵌装在压力阀体上,压力阀外弹簧25和压力阀内弹簧24和压力阀体分别装在活塞杆23的孔中,速度弹簧装在速度阀座的弹簧安装孔中。速度阀板压紧速度弹簧,用轴用弹性挡圈套装在速度阀座上,回程阀板用轴用弹性挡圈套装在活塞杆23上部。密封盖套在活塞杆上,用螺纹与滑动油缸连接,并用弹性圆柱销固定。当车轮下压滑动油缸速度达到设计临界值时,滑动油缸上腔的油经速度阀板的间隙流往上腔,速度阀板上面和下面产生压差,速度阀板下压速度弹簧关闭,上腔油压升高下压钢球22,打开压力阀体而做功,对车轮制动。如果车轮下压的速度小于设计临界值时,速度阀板不能将速度弹簧下压,不做功。滑动油缸下压后,利用腔内的压缩氮气的压力推动活塞杆伸出而使滑动油缸复位,在复位时,回程阀板上升堵住油口,留有少量间隙,避免复位过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滑动油缸,注油阀,排气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包括壳体总成和滑动油缸总成,滑动油缸总成插装于壳体总成的壳体内,两者通过配接件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I)的壳体(1)上设有注油阀(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与滑动油缸(3)的配合端设有加强圈(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底部设有2~4个排气孔(5),所述排气孔(5)的孔径为5mm~8mm;且所述的排气孔(5)与壳体(1)内壁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阀(2)系由注油嘴(6)、设于其内的钢珠(7)以及弹簧(8)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I)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与滑动油缸(3)配合端的防尘密封圈(9)、以及壳体底部的止冲销(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I)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与滑动油缸(3)配合端的防尘密封圈(9)、以及壳体底部的止冲销(1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油缸总成(II)包括滑动油缸(3)、速度阀座(11)、与其相配合的速度阀板(12),密封盖(13)以及止冲座(1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减速顶,包括壳体总成和滑动油缸总成,滑动油缸总成插装于壳体总成的壳体内,两者通过配接件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I)的壳体(1)上设有注油阀(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黄志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