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药物是由三七、桑叶、炙杷叶、玉米须、炙麻黄、牡丹皮、藁本、荆芥、地骨皮、胡麻仁、鱼腥草、白芨、浙贝母、厚朴、甘草、香附、紫苑、牡蛎、郁金、柴胡、泽泻、防风、羌活、薏苡仁、夏枯草、莱菔子按照一定的重量比配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具有清肺热,清肝火,凉血止血,化痰补肺,益气消炎的功效,治疗支气管扩张效果好,疗程短,成本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支气管扩张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慢性特点,直接长期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及经济负担。目前,西医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主要采取抗生素类消炎药物或手术切除,其治疗费用高,风险大,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也不显著。中医认为支气管扩张症属于“咳嗽”、“咯血”、“肺痈”范畴,中药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临床上通过辨证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一般的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其见效慢,疗程长,愈后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疗效高,见效快,愈后不复发,成本低的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三七8-15份、桑叶10-20份、炙杷叶15-25份、玉米须10-20份、炙麻黄10-20份、牡丹皮8-15份、藁本5-15份、荆芥10-20份、地骨皮10-20份、胡麻仁5-15份、鱼腥草10-20份、白芨5-15份、浙贝母5-15份、厚朴10-20份、甘草20-30份、香附10-20份、紫苑10-20份、牡蛎20-30份、郁金15-25份、柴胡10-20份、泽泻5-15份、防风10-20份、羌活20-30份、薏苡仁10-20份、夏枯草10-20份、莱菔子10-20份。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支气管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三七12份、桑叶15份、炙杷叶20份、玉米须15份、炙麻黄15份、牡丹皮12份、藁本10份、荆芥15份、地骨皮15份、胡麻仁10份、鱼腥草15份、白芨10份、浙贝母10份、厚朴15份、甘草25份、香附15份、紫苑15份、牡蛎25份、郁金20份、柴胡15份、泽泻10份、防风15份、羌活25份、薏苡仁15份、夏枯草15份、莱菔子15份。本专利技术配方中各药物的药理作用如下: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炙杷叶:苦,平;归肝、胃经;具有止咳,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效。玉米须:甘,平;入肝、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炙麻黄:温,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牡丹皮:寒,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地骨皮:甘,寒;入肺、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胡麻仁:甘,平;入肺、脾、肝、肾经;具有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的功效。鱼腥草:辛,温;入肝、肺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白芨:苦、甘、涩,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甘草: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紫苑:苦,温;归肺经;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效。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郁金:辛、苦,寒;归心、肝、胆经;具有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的功效。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泽泻: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羌活:辛、苦,温;入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药物采用常规制法制成胶囊剂,每粒0.5g。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粒,分别于早、午、晚饭后1小时服用,10天为1疗程,一般3-5疗程即可治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具有清肺热,清肝火,凉血止血,化痰补肺,益气消炎的功效,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一剂良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不同药性的中药材,经过科学配伍之后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它能够直达病灶所在,缩短治疗时间,治愈率高,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三七8g、桑叶10g、炙杷叶15g、玉米须10g、炙麻黄10g、牡丹皮8g、藁本5g、荆芥10g、地骨皮10g、胡麻仁5g、鱼腥草10g、白芨5g、浙贝母5g、厚朴10g、甘草20g、香附10g、紫苑10g、牡蛎20g、郁金15g、柴胡10g、泽泻5g、防风10g、羌活20g、薏苡仁10g、夏枯草10g、莱菔子10g。本实施例的药物采用常规制法制成胶囊剂,每粒0.5g。实施例2一种治疗支气管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三七12g、桑叶15g、炙杷叶20g、玉米须15g、炙麻黄15g、牡丹皮12g、藁本10g、荆芥15g、地骨皮15g、胡麻仁10g、鱼腥草15g、白芨10g、浙贝母10g、厚朴15g、甘草25g、香附15g、紫苑15g、牡蛎25g、郁金20g、柴胡15g、泽泻10g、防风15g、羌活25g、薏苡仁15g、夏枯草15g、莱菔子15g。本实施例的药物采用常规制法制成胶囊剂,每粒0.5g。实施例3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三七15g、桑叶20g、炙杷叶25g、玉米须20g、炙麻黄20g、牡丹皮15g、藁本15g、荆芥20g、地骨皮20g、胡麻仁15g、鱼腥草20g、白芨15g、浙贝母15g、厚朴20g、甘草30g、香附20g、紫苑20g、牡蛎30g、郁金25g、柴胡20g、泽泻15g、防风20g、羌活30g、薏苡仁20g、夏枯草20g、莱菔子20g。本实施例的药物采用常规制法制成胶囊剂,每粒0.5g。实施例4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三七10g、桑叶16g、炙杷叶18g、玉米须14g、炙麻黄20g、牡丹皮10g、藁本12g、荆芥18g、地骨皮12g、胡麻仁8g、鱼腥草12g、白芨12g、浙贝母8g、厚朴14g、甘草24g、香附16g、紫苑14g、牡蛎28g、郁金18g、柴胡20g、泽泻12g、防风15g、羌活22g、薏苡仁16g、夏枯草16g、莱菔子20g。本实施例的药物采用常规制法制成胶囊剂,每粒0.5g。临床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三七8‑15份、桑叶10‑20份、炙杷叶15‑25份、玉米须10‑20份、炙麻黄10‑20份、牡丹皮8‑15份、藁本5‑15份、荆芥10‑20份、地骨皮10‑20份、胡麻仁5‑15份、鱼腥草10‑20份、白芨5‑15份、浙贝母5‑15份、厚朴10‑20份、甘草20‑30份、香附10‑20份、紫苑10‑20份、牡蛎20‑30份、郁金15‑25份、柴胡10‑20份、泽泻5‑15份、防风10‑20份、羌活20‑30份、薏苡仁10‑20份、夏枯草10‑20份、莱菔子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三七12份、桑叶15份、炙杷叶20份、玉米须15份、炙麻黄15份、牡丹皮12份、藁本10份、荆芥15份、地骨皮15份、胡麻仁1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征,
申请(专利权)人:朱洪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