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条珠球绸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409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30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条珠球绸布,该布设有由二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该花型十二路一循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花型的设置使得隔条珠球绸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并具有穿着舒适、手感柔软、丰满、滑爽、轻盈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档服饰的用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隔条珠球绸布
技术介绍
玮编是针织之一,以一根或若干根纱线同时沿着织物的横向,循序地由织针形成线圈,并在纵向相互串套成为玮编针织物。玮编可分为单面和双面两类。玮编中,纱线是从机器的一边到另一边做横向往复运动(或圆周运动),配合织针运动就可以形成新的针织线圈。玮编针织物纱线走的是横向,织物的形成是通过织针在横列方向上编织出一横列一横列的上下彼此联结的线圈横列所形成的,一横列的所有线圈都是由一根纱线编织而成的。玮编针织物可以在横机或圆机上完成。目前用于制作各类针织服装所用絹丝布料弹性性能不突出、布料结构导致的质地较硬、手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隔条珠球绸布,以克服现有的很多絹丝布料弹性性能不突出、布料结构导致的质地较硬、手感较差的不足。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隔条珠球绸布,该布设有由二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该花型十二路一循环;该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九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十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十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十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进一步地,上述花型采用采用絹丝为原料。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技术的花型的设置使得隔条珠球绸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并具有穿着舒适、手感柔软、丰满、滑爽、轻盈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档服饰的用料。此夕卜,本技术的隔条珠球绸布的花型结构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隔条珠球绸布的花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 V”表示上针盘成圈组织、“Λ”表示下针筒成圈组织、“门”表示下针筒集圈组织、“ 一”表示浮线组织。继续参照图1,隔条珠球绸布,该布设有由二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花型采用采用絹丝为原料。该花型十二路一循环,该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九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十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十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十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进一步地,上述花型采用采用絹丝为原料。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隔条珠球绸布,其特征在于:该布设有由二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该花型十二路一循环;该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 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 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第七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九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十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 第十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第十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条珠球绸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型采用絹丝为原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隔条珠球绸布,该布设有由二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该花型十二路一循环。通过本技术的花型的设置使得隔条珠球绸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并具有穿着舒适、手感柔软、丰满、滑爽、轻盈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档服饰的用料。【IPC分类】D04B1-10【公开号】CN204356484【申请号】CN201420848096【专利技术人】龚龙江 【申请人】纬恒(福建)轻纺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隔条珠球绸布,其特征在于:该布设有由二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该花型十二路一循环;该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九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十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十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十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纬恒福建轻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