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50667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绿僵菌颗粒剂由绿僵菌孢子粉、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组成,所述增效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或20%虫酰肼悬浮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生物制剂绿僵菌与低浓度化学药剂混配制得绿僵菌颗粒制剂,所述绿僵菌颗粒制剂防治蓟马效果的效果达70%以上。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绿僵菌与氯虫苯甲酰胺或虫酰肼混用具有增效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蓟马在土层中化蛹习性,将该虫害控制在虫源地,从而减少化药使用,保护环境,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
,具体涉及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蓟马属微体昆虫,是危害苜蓿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产卵于叶片、花、茎杆组织中,个体细小,长度0.5mm-1.5mm,成虫灰色至黑色,若虫灰黄色或桔黄色,跳跃性强,为害隐蔽,需拍打枝条到白纸板和手掌上肉眼才可见。在苜蓿收割后,蓟马化蛹于地下约3-5cm处,随气温升高,下一茬苜蓿生长至三叶期后,虫口密度逐渐回升。针对蓟马严重为害,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随着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环境污染加重,对牲畜、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协调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压低蓟马虫口密度提出新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协调运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来压低蓟马虫口密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由下述组份制成:绿僵菌孢子粉、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所述增效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所述增效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时,所述绿僵菌孢子粉与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的配比依次为16g:0.05-0.1g:300-400g:10-20g:50-60mL,具体可为16g:0.1g:400g:20g:60mL。所述增效剂也可为虫酰肼。所述增效剂具体可为市售20%虫酰肼悬浮剂。所述增效剂为市售20%虫酰肼悬浮剂,所述绿僵菌孢子粉与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的配比依次为16g:3-4g:300-400g:10-20g:50-60mL,具体可为16g:4g:400g:20g:60mL。所述绿僵菌为绿僵菌菌株MetariziumanisoplaeMBJQH2-2,保藏编号为:CGMCCNo.4275,其记载于中国专利授权文本CN102021122B。所述绿僵菌孢子粉含孢量为3.0×1010个/g,活孢率为80%-10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麦麸总量1/20的麦麸与滑石粉和所述增效剂混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与所述绿僵菌孢子粉、玉米油和余量的麦麸混匀,得到绿僵菌颗粒剂。上述绿僵菌颗粒剂在防治蓟马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绿僵菌颗粒剂防治蓟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田间撒施前将所述绿僵菌颗粒剂与细沙拌匀得到混合物,将待耕种的裸露田块进行翻耕,将所述混合物撒于地面即可。上述方法中,所述绿僵菌颗粒剂与细沙的质量比为600g:3000g-4000g。所述翻耕的深度为3cm-5cm。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制剂采用滑石粉和麦麸作为载体,可以延长绿僵菌孢子的贮存期,在造粒过程中对绿僵菌孢子的损伤最小;选择玉米油作为润滑剂,可以降低造粒过程中对绿僵菌孢子的机械损伤,同时降低制作成本。本专利技术的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不添加粘合剂、崩解剂、着色剂等,降低加工过程对绿僵菌孢子的损伤,提高颗粒中孢子的活性。在苜蓿收割后3-5天内,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绿僵菌颗粒剂施撒于翻耕3cm-5cm深的田块中,蓟马在地下3-5cm处化蛹,当若虫向土壤中移动时接触绿僵菌而被寄生,然后通过被寄生若虫在土层中的转移、活动将绿僵菌携带和扩散,造成种群的病害流行,进而将该害虫控制在虫源地。本专利技术将生物制剂绿僵菌与低浓度化学药剂混配制得绿僵菌颗粒制剂,所述绿僵菌颗粒制剂防治蓟马的效果达70%以上。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绿僵菌与氯虫苯甲酰胺或虫酰肼混用具有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利用蓟马在土层中化蛹习性,将该虫害控制在虫源地,从而减少化药使用,保护环境,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施用不同药剂后蓟马虫口数量比较(头/枝条)。(注:柱状图上面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生物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绿僵菌为绿僵菌菌株MetariziumanisoplaeMBJQH2-2,保藏编号为:CGMCCNo.4275,其记载于中国专利授权文本CN102021122B。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为美国杜邦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的产品。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20%虫酰肼悬浮剂为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实施例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绿僵菌孢子粉、氯虫苯甲酰胺原药、20%虫酰肼悬浮剂、敌敌畏、麦麸、滑石粉、细沙、玉米油。实验处理:室内对药剂进行处理,共进行5组处理和一组对照,每组处理根据表1所含成分按下述步骤制备备用。(所述绿僵菌孢子粉含孢量为3.0×1010个/g,活孢率为80%)表1.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配方绿僵菌饵剂的制备:将麦麸总量1/20的麦麸与滑石粉混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与所述绿僵菌孢子粉、玉米油和余量的麦麸混匀,得到绿僵菌饵剂。增效剂A制剂的制备:将麦麸总量1/20的麦麸与滑石粉和增效剂A混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与玉米油和余量的麦麸混匀,得到增效剂A制剂。绿僵菌+增效剂A制剂的制备:将麦麸总量1/20的麦麸与滑石粉和增效剂A混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与所述绿僵菌孢子粉、玉米油和余量的麦麸混匀,得到绿僵菌+增效剂A制剂。绿僵菌+增效剂B制剂的制备:将麦麸总量1/20的麦麸与滑石粉和增效剂B混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与所述绿僵菌孢子粉、玉米油和余量的麦麸混匀,得到绿僵菌+增效剂B制剂。敌敌畏饵剂的制备:将敌敌畏与麦麸、滑石粉、玉米油混匀,得到敌敌畏饵剂。2014年7月12日,选取河北省沧州黄骅羊二庄镇苜蓿田作为试验地,在撒施之前,将上述备用制剂与4000g细沙拌匀,用翻耕犁地机翻耕5cm深后,均匀撒于地面。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调查方法:每个处理共5次重复(共5亩),每个样点(重复)面积为1亩,每个样点5点取样。调查日期:防前1d,防后1d、3d、5d、7d调查苜蓿田间蓟马发生量。结果如图1所示。田间调查表明,(绿僵菌+增效剂B)>(绿僵菌+增效剂A)>增效剂A单独>敌敌畏>绿僵菌。表明增效剂与绿僵菌混用具有增效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僵菌颗粒剂,由下述组份制成:绿僵菌孢子粉、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僵菌颗粒剂,由下述组份制成:绿僵菌孢子粉、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绿僵菌为绿僵菌菌株MetariziumanisoplaeMBJQH2-2,保藏编号为:CGMCCNo.4275;所述增效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或虫酰肼;所述增效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所述绿僵菌颗粒剂中,绿僵菌孢子粉与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的配比依次为16g:0.05-0.1g:300-400g:10-20g:50-60mL;所述增效剂为20%虫酰肼悬浮剂,所述绿僵菌颗粒剂中,所述绿僵菌孢子粉与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的配比依次为16g:3-4g:300-400g:10-20g:50-60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华涂雄兵范要丽郝昆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