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54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是采矿用的矿车及其运行曲轨,是由底开式矿车和曲轨构成。矿车的车箱为通底结构,对开式扇形门悬挂在车辆两端,当矿车沿着倾斜曲轨运行时,在重力作用下,扇形门自动打开,矿石自底部卸出,所粘结的矿泥被箱体刮下,彻底解决了矿车的结底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卸载效率高,节省动力和劳动力,和现有固定式矿车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采矿用的矿车及其运行曲轨。目前固定式矿车的最大问题是结底,是国内矿山矿车运输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它既降低出矿能力,又增加电机车和提升设备的能耗,过去曾用过高压水清扫,但耗电多,泥水到处飞扬,污染环境,用风力振动又易使矿车变形损坏,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另外,需用翻车机进行卸载,不仅增加投资,也增加了卸载所需动力,而且不能连续卸载。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彻底解决矿车结底问题,用简单的卸载曲轨代替翻车机,实现列车连续通过卸载。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底开式矿车的车箱为通底结构,车门为扇形对开式,当矿车沿着倾斜轨道运行时,车门自动打开,矿石自底部卸入矿仓,在扇形车门打开的过程中,车门底部所粘结的矿泥则被车箱的箱体刮下,彻底解决了矿车结底问题,其详细内容参见附图描述如下本技术是由矿车和曲轨构成,矿车包括有车箱(1)、车门(2)、车架(3)和车轮(4),如图1、2所示,其特征是车箱(1)为长方形通底结构,底部呈对称圆弧状,车门(2)为扇形对开式,由和车箱(1)底部配合的弧状底板及扇形端板构成,通过支座(5)悬挂在车箱(1)两端,弧状底板上装有卸载滚轮(6),曲轨具有一定倾斜度,如图3、4所示,是由固定曲轨(8)和活动曲轨(9)构成,活动曲轨(9)通过回转轴座(11)和固定曲轨(8)相连,在活动曲轨(9)两侧装有弹簧复位装置(10),电机车牵引载矿的列车进入卸载站卸载,当卸载滚轮走上曲轨轨面后,随着轨面高度的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矿车扇形门绕着支座(5)转动,扇形门逐渐被相对打开,矿石被卸入矿仓,当达到轨面最高点时,扇形门开启最大,如图2中扇形门的虚线位置,扇形门开启最大,矿石全部卸净,在扇形门被逐渐打开的过程中,车箱(1)的箱体把车门(2)底部所粘结的矿泥刮下,因车箱(1)为通底结构,即车箱(1)本身是敞开无底的,车箱(1)的箱体底部呈对称圆弧状,车门(2)是由和车箱(1)底部配合的弧状底板及扇形端板构成,弧状底板构成车箱(1)的底,所以扇形门在重力作用下被逐渐打开的过程中,弧状底板在相对打开的过程中始终与车箱(1)的箱体底部接触,因此车箱(1)的箱体把车门底部即弧状底板上所粘结的矿泥刮下,所以车箱不存在结底问题,因为电机车的宽度大于矿车的宽度,当电机车通过时,挤压弹簧复位装置(10),活动曲轨(9)绕着回转轴座(11)自动打开,机车通过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曲轨(9)自动复位,此时矿车上的载卸滚轮(6)便走上曲轨的轨面。本技术的车架(3)两端装有橡胶缓冲碰头(7),使矿车在碰撞后能起到缓冲,吸振的效果,减少了矿车的变形,延长了矿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车架(3)上设置有推车凸起(12),使矿车能够进出罐笼,为实现机械化换车作业创造了条件。本技术的整个曲轨是中心对称的,当矿车沿着倾斜轨道上升时,扇形门打开,将矿石卸下,然后矿车沿着曲轨下降,矿车的扇形门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关闭,这样整列矿车通过曲轨后即实现了连续卸载。本技术与其它类型矿车比较具有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性好,重心低,列车不摘钩连续卸载,不需外加动力,卸载效率高,彻底解决了矿泥结底问题,经卸载后的矿车不需人工清洗,与固定式矿车比较,节省了动力和劳动力,卸载站上需一人做维护及矿石清扫工作即可,与固定式矿车配以翻车机相比较,以一个运输中段每天出矿800吨,运距1100米,采用2K-3型电机车牵引为例,本技术组成的列车运输能力提高1.5倍以上,投资节约4.1万元,年经营费用节约5.6万元,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底开式矿车及卸载曲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车箱(1)与车架(3)采用螺栓联接,这种活动联接对更换车箱及车架很方便,工作量小,扇形门通过四个支座(5)悬挂在车箱(1)两端,左右两块弧形底板中部各安装一个卸载滚轮(6),车架(3)由长方形底架及四根长立柱组成,车架两端设置有橡胶缓冲碰头(7),另还设有推车凸起(12),每台矿车采用四组独立行走轮组(4),车轮的结构采用了固定标准形式,其中的橡胶内盖是轮对中结构,其优点是零件均已标准化且密封性好,使轴承的寿命延长,整个车轮在维修、装配上比较方便,卸载曲轨的固定曲轨与底座焊于一体,底座由工字钢和槽钢焊接而成,固定曲轨安设在底座上部,分左右两边,活动曲轨通过回转轴座和固定轨连接,分左右两边,曲轨宽度为120-130(毫米),曲轨轨面距钢轨面最低点3.75毫米,最高点733毫米。 附图说明图1表示底开式矿车的外形示意图;图2表示图1的侧视图;其中(1)车箱;(2)车门;(3)车架;(4)车轮;(5)支座;(6)卸载滚轮;(12)推车凸起。图3表示曲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图3的俯视图;其中(8)固定曲轨;(9)活动曲轨;(10)弹簧复位装置;(11)回转轴座。权利要求1.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是由矿车和曲轨构成,矿车包括有车箱、车门、车架和车轮,本技术的特征是车箱(1)为长方形通底结构,底部呈对称圆弧状,车门为扇形对开式,由和车箱(1)底部配合的弧状底板及扇形端板构成,通过支座(5)悬挂在车箱(1)两端,弧状底板上装有卸载滚轮(6),曲轨具有一定倾斜度,是由固定曲轨(8)和活动曲轨(9)构成,活动曲轨(9)通过回转轴座(11)和固定曲轨联接,在活动曲轨(9)两侧装有弹簧复位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其特征是车架(3)两端装有橡胶缓冲碰头(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其特征是在车架(3)上设置有推车凸起(12)。专利摘要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是采矿用的矿车及其运行曲轨,是由底开式矿车和曲轨构成。矿车的车箱为通底结构,对开式扇形门悬挂在车辆两端,当矿车沿着倾斜曲轨运行时,在重力作用下,扇形门自动打开,矿石自底部卸出,所粘结的矿泥被箱体刮下,彻底解决了矿车的结底问题。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卸载效率高,节省动力和劳动力,和现有固定式矿车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B61D11/00GK2077400SQ9021132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吕绍英, 周秉泰, 田英, 龙慧 申请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采矿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底开式矿车及其运行曲轨,是由矿车和曲轨构成,矿车包括有车箱、车门、车架和车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车箱(1)为长方形通底结构,底部呈对称圆弧状,车门为扇形对开式,由和车箱(1)底部配合的弧状底板及扇形端板构成,通过支座(5)悬挂在车箱(1)两端,弧状底板上装有卸载滚轮(6),曲轨具有一定倾斜度,是由固定曲轨(8)和活动曲轨(9)构成,活动曲轨(9)通过回转轴座(11)和固定曲轨联接,在活动曲轨(9)两侧装有弹簧复位装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绍英周秉泰田英龙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采矿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