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风机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372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叶片,具体的说是一种双翼风机叶片,属于风力叶片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叶片圆柱段、双翼型叶片过渡段和叶片气动段,双翼型叶片过渡段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吸力面薄翼型段和压力面薄翼型段,吸力面薄翼型段和压力面薄翼型段外圈通过第一薄翼过渡段连接叶片气动段,吸力面薄翼型段和压力面薄翼型段的内端通过第二薄翼过渡段连接叶片圆柱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气动方面,双翼风机叶片具有更高的升阻比,且失速特性更为缓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传统叶片,该叶片将提供更高的发电量。在结构方面,双翼外形的间距可以提高叶片过渡段的叶片刚度,从而实现降低叶片重量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翼风机叶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叶片,具体的说是一种双翼风机叶片,属于风力叶片

技术介绍
风机叶片是风能技术进步的关键核心风力机部件,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而更长的叶片也可以配合大功率风机工作,时下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叶片尺寸增大,叶片载荷剧增,为了抵抗剧增的载荷,叶片过渡段的设计需要考虑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需要平衡气动性能降低这一矛盾点。纵观风机叶片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手糊工艺到现在的真空灌注成型,由合模技术到叶片一体化灌注成型,由无扭角外形到带有扭角预弯的外形,这些都保留了传统叶片的基本特质。传统的叶片,叶片根部存在0.5m~1.5m的圆柱段;圆柱段结束端至叶片最大弦长附近处通常采用大厚度翼型过渡,主要为过渡段;由最大弦长附近至叶尖处采用相对厚度较小的翼型,主要为气动段。随着叶片长度的不断增加,过渡段翼型的相对厚度也会随之增加,目前已经达到45%。如果叶片长度再增加,过渡段则需要一个更好的形式来平衡气动、载荷和结构,同时需要考虑到叶片的成本和重量。传统叶片的过渡段设计已经暴露出巨大的安全隐患,过渡段区域的剥离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翼风机叶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翼风机叶片,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叶片圆柱段(1)、双翼型叶片过渡段(2)和叶片气动段(3),其特征是:双翼型叶片过渡段(2)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外圈通过第一薄翼过渡段(6)连接叶片气动段(3),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的内端通过第二薄翼过渡段(7)连接叶片圆柱段(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翼风机叶片,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叶片圆柱段(1)、双翼型叶片过渡段(2)和叶片气动段(3),其特征是:双翼型叶片过渡段(2)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外圈通过第一薄翼过渡段(6)连接叶片气动段(3),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的内端通过第二薄翼过渡段(7)连接叶片圆柱段(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风机叶片,其特征是:所述叶片圆柱段(1)为圆柱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风机叶片,其特征是:所述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相对厚度分布为10%~2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风机叶片,其特征是:在双翼型叶片过渡段(2)同一展向截面位置,所述吸力面薄翼型段(4)和压力面薄翼型段(5)的弦长C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风机叶片,其特征是:在双翼型叶片过渡段(2)的同一展向位置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叶婷婷陈程吴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风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