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0201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镜固定装置,包括腔镜连接器、连接座、挠性管,所述挠性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还包括电源、存有电流变液的囊体以及绝缘软管,所述挠性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挠性管为导电体,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两个挠性管,所述绝缘软管包覆在所述两个挠性管外,所述囊体一端抵接所述腔镜连接器,另一端抵接所述连接座,所述囊体设置在所述两个挠性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腔镜固定装置利用了电流变液的特性,有效克服挠性管的回弹性,避免腔镜发生偏移,进一步地协助医护人员对腔镜的位置进行有效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镜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流变液(ER)是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固体微粒在绝缘基础油中所形成的悬浮液,其流变性质可以通过外加电场而改变,表现为电流变效应。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其粘度迅速增大以致失去流动性,可由液态转变成类固态,具有抗剪切属性,撤除外电场后,它又能在瞬间恢复成原来的液体形态。这种“固” 一 “液”两相之间的转换过程是可逆的,一般转换时间都为毫秒级。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器、离合器、减振器、阻尼器、机器人定位和力控制、新型机电控制元件以及电流变抛光方面。图1是现有的电流变效应发生装置的原理图。电源2-1的正、负极通过导电板1-1、1-2与电流变液3-1接触,当电源2-1通电,导电板1-1、1-2之间形成电压,在电压的作用下,电流变液中的分散粒子发生聚集,使电流变液的粘度迅速增大而形成电流变效应。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更小的切口来实施手术已经成为可能。这类手术对组织的破坏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小。通过小切口,外科医师可以插入细小的光源、摄像机和外科器械。通过腔镜镜头拍摄到人体内部的图像并传输到监视器中,外科医师通过传输监视器中的图像,引导操作外科手术器械实施手术。这种外科手术在腹腔中实施时,成为腹腔手术,在关节中实施时称为关节腔镜手术,在胸腔中实施时,成为胸腔镜手术,因此,这种外科手术可统称为腔镜手术。由于腔镜手术比传统手术引起的损伤小,因此腔镜手术具有显著的优点。在目前的腔镜手术中,腔镜专门由医护人员负责执拿,手术时间普遍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医护人员在这段手术时间内一边看着显示器观察病人内部,一边双手执拿腔镜小心地缓缓移动,保持着如此姿势直到接近完成手术,精神与肢体必须配合并高度集中,由于腔镜位置主要是靠人手固定的,一旦进入人体内就不能松手,因此对医护人员来说是十分疲累的,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医疗事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专利号为ZL201320805014.1公开一种腔镜固定装置,包括腔镜连接器、至少一根挠性管、连接座,所述挠性管一端连接所述腔镜连接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腔镜连接器可以固定连接手术用的腔镜,挠性管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可以自由弯曲并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可在活动范围内任意位置定位,挠性管通过连接腔镜连接器,使得腔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并得到有效定位,医护人员调整好腔镜的位置后,双手无须继续用力固定腔镜,因此肢体能得到有效放松。但是,在实际中,医护人员有时候需要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腔镜手术,该类手术往往要求腔镜进入到人体内的较为脆弱部位,该人体部位往往分布有大量的神经或软组织,此时就务必要求腔镜能够准确定位,不能产生偏移,否则就会伤害人体内重要的神经或软组织,造成医疗事故,虽然在挠性管的承载下,腔镜能够得到有效定位,但是由于挠性管一般具有回弹性,当医护人员控制腔镜进入到人体的特定位置并松手后,挠性管的回弹性质会带动腔镜产生偏移,因而有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然而,虽然可以通过选择挠性较高的挠性管来降低回弹性,但是,挠性较高的挠性管硬度偏高,在操作和控制的时候手感较差,使医护人员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腔镜固定装置,有效克服挠性管的回弹性,避免腔镜发生偏移,进一步地协助医护人员对腔镜的位置进行有效固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镜固定装置,包括腔镜连接器、连接座、挠性管,所述挠性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还包括电源、存有电流变液的囊体以及绝缘软管,所述挠性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挠性管为导电体,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两个挠性管,所述绝缘软管包覆在所述两个挠性管外,所述囊体一端抵接所述腔镜连接器,另一端抵接所述连接座,所述囊体设置在所述两个挠性管之间。由于所述挠性管均为导电体,当电源接通后,分别与电源正、负极接通的两个挠性管之间会形成电压。由于两个挠性管之间设置了存有电流变液的囊体,因此电压所形成的电场会直接穿过所述电流变液,致使电流变液由液态迅速转变为固态,从而使得囊体迅速硬化,再由于所述囊体一端抵接所述腔镜连接器,另一端抵接所述连接座,在位置上,挠性管同样也是一端连接所述腔镜连接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座,因而使得挠性管沿长度方向整体地受制于硬化后的囊体而不能继续移动,有效地克服了挠性管的回弹性。因此,即使医护人员在操作腔镜的过程中松开手,腔镜也不会由于挠性管的回弹而产生偏移,使得腔镜能够立即准确定位,有效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而绝缘软管包覆在挠性管外,既可以对外起到绝缘作用,避免触电的危险,又可以随挠性管弯曲和移动,方便操作。因此,本技术一种腔镜固定装置能有效克服挠性管的回弹性,避免腔镜发生偏移,进一步地协助医护人员对腔镜的位置进行有效固定。由于所述囊体仅仅是抵接于所述连接座,未与所述连接座完全固定连接,即囊体仍然能够与连接座产生相对的移动,因而在腔镜失去控制后,挠性管由于自身的回弹性仍然会在靠近连接座的一端带动囊体偏移,从而致使腔镜不能完全有效地定位,或发生略微的偏移。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在对应所述囊体和挠性管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囊体和挠性管分别延伸至所述缺口内。由于囊体和挠性管均已延伸至所述连接座的缺口内,当所述电源通电后,挠性管之间产生电压,位于所述缺口内的囊体也会迅速硬化,因而硬化后的囊体能稳固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内,有效地避免了囊体与连接座发生相对移动,进一步有效地克服挠性管的回弹性。由于腔镜手术的进行时间较长,挠性管有可能需要长时间的通电,因而会持续发热,容易产生危险。因此,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挠性管的外周还分别套设有散热硅胶,所述连接座内设有冷却回路,所述散热硅胶延伸入所述连接座内并且与所述冷却回路接触。散热硅胶是现有技术中传热效果极好的材料,由于散热硅胶套设在挠性管外周,并且与所述连接座内的冷却回路接触,因而散热硅胶可以有效地把挠性管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回路,对挠性管起到有效的散热功能。优选地,所述腔镜连接器为包括夹体,所述夹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夹头,夹体连接于挠性管,夹头对腔镜进行夹持,同时,夹头可以设置多个,进一步对腔镜进行有效夹持。进一步地,所述夹头内侧设置有软垫,软垫可以更有效地夹持腔镜,并且避免在紧压中对腔镜造成损坏。进一步地,所述软垫外侧表面呈凹凸不平状,增加夹头与腔镜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强夹头的夹持力。优选地,腔镜连接器为快拆装置,快拆装置为现有技术,广泛应与于各类器械当中,此处利用快拆装置不但可以使得挠性管快速连接腔镜,而且可以使连接更加牢固,防止手术过程中腔镜从腔镜连接器上松脱。进一步地,所述挠性管与快拆装置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可选地,所述挠性管分为两段,一段靠近于腔镜连接器并且柔韧度比另一段高,由于医护人员在移动腔镜的过程中同时要控制挠性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更大的手部力量,因此对挠性管设置成两部分,靠近腔镜的部分为柔韧性较好的部分,有利于腔镜得到较容易的操作,另一部分为承重部分,柔韧性较低,主要对腔镜进行定位,在制造上,可对两段柔韧性不同的挠性管连接,或者通过改变挠性管内部的结构得到不同部分柔韧性不同的挠性管。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镜固定装置,包括腔镜连接器(1)、连接座(3)、挠性管(2),所述挠性管(2)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1),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6)、存有电流变液的囊体(7)以及绝缘软管(8),所述挠性管(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挠性管(2)为导电体,所述电源(6)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两个挠性管,所述绝缘软管(8)包覆在所述两个挠性管(2)外,所述囊体(7)一端抵接所述腔镜连接器(1),另一端抵接所述连接座(3),所述囊体(7)设置在所述两个挠性管(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蔚华谢红珍王利周道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