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车辆车头及其夹层结构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017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浮车辆车头及其夹层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车头的前部为椭球流线型面,它的后倾角为56°~66°,且车头两侧物面前小后大对称延伸至车头后端,所述车头的车顶板、侧壁、后壁、盖板的夹层是由若干块PMI泡沫板芯材拼联胶接组成的夹层,所述夹层的侧壁至少有一侧面连接有铜丝网格,并被复合材料面板由外到内夹接。所述夹层结构的PMI泡沫的热成型采用真空袋/热压罐成型技术,在PMI泡沫板表面放透气毡、制真空袋,加温到成型软化温度,根据泡沫厚度,保温抽全真空,脱模取件。采用的椭球流线型面,气动流线顺畅,风挡阻力比球形面车头减小5%~12%。抗冲击载荷,防撞能力高。克服了需要进口高昂设备才能完成PMI泡沫板芯材复杂夹层的偏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公知技术中,为加强高速车辆,飞行器复合材料面板夹层构件的刚度、强度,减轻重量,降低噪音,通常都要对它采用金属或非金属蜂窝夹层结构。金属蜂窝夹层结构虽然具有较好的曲面加工性能,但它的强度、刚度、耐热度和阻燃性不如近年广泛采用在飞机、高速磁浮列车车头的面板-夹心泡沫塑料。泡沫夹芯结构的面板是夹层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件。在结构受力时,主要由上下面板承受由弯矩引起的面内拉压荷载。泡沫材料则在夹层结构中起连接和支撑面板的作用,主要承担由横向力产生的剪切应力。由于高速磁浮列车车头要经受1公斤标准石头以6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击不会穿透及0.5公斤飞鸟以5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击不产生结构损坏。而目前普遍使用的PF、PU泡沫塑料芯材因存在低强度、脆性的缺陷,而不能满足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高强度、高韧性、高刚度、耐燃且可以加热或机械加工成异型面的聚醚酰亚胺PEI或聚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作为夹心材料的夹层结构的面板应运而生。该聚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以下简称PMI泡沫)是目前强度和刚度最高的耐热泡沫塑料,它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抗蠕变性能,能够承受190度的共固化工艺对泡沫尺寸稳定性的要求,与树脂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各向同性,而且容易加工成型各种不复杂的形状,且不含氟里昂,防火性能能达到FAR25.8和AITM等标准,是可以取代蜂窝结构的新型芯材。它的综合性能十分突出,应用价值极高。但是聚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作为一种热固性高分子材料,本身不溶不熔,即使在任何高温下也不能融化,也不溶解于任何溶剂中,几乎没有软化的可能。从而使得聚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形成了只能热成型曲度很小的产品的定式偏见。在胶接方面,还存在泡沫夹层与复合材料面板内侧接触界面胶接强度,复合后气泡如何顺利排除的问题。为了解决聚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能制造高速磁悬浮车辆的日本东日本铁路公司、加拿大的Bombardier(庞巴迪公司)和德国的Adtranz公司对涉及机头制造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真空袋/热压罐固化、真空辅助注射整体缠绕技术,采用泡沫熔融,利用真空吸塑成型专用设备高温高压的粘接车头PMI泡沫塑料夹层。成形的设备十分的高昂,而且复杂,工艺条件要求也极高。我国在PEI和PMI泡沫塑料的研制还处于摸索研究的初级阶段,还没有一个能够满足涉及磁浮车辆车头复合材料面板与PMI泡沫夹层结构结合制造工艺,尤其是超大型(尺寸达到5m×4m)的文献报道和应用事例。现有技术的磁浮车辆车头端车前部为结构简单的球面,端车前端面风档后倾角θ=51.1°,端车前端底板为平直段。其不足之处是车头迎面阻力大,气动性能差,车头防雷击效果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设备简单,工艺条件要求不高,可低成本成型车头曲度型面,无气泡胶接车头复合材料面板与PMI泡沫夹层结构,可避免雷击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浮车辆车头,包括球面形车头,玻璃车窗和车首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车头的前部为椭球流线型面,所述椭球流线型面的后倾角为56°~66°,且车头两侧物面前小后大对称延伸至车头后端,所述车头的车顶板、侧壁、后壁、盖板的夹层是由若干块PMI泡沫板芯材拼联胶接组成的夹层,所述夹层的侧壁至少有一侧面连接有铜丝网格,并被复合材料面板由外到内夹接。本专利技术所述夹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PMI泡沫板放在曲面成型模上,表面放透气毡,密封于真空袋中,然后放入烘箱或热压罐,加温到170~210℃进行成型前软化;(2).根据泡沫厚度保温15分钟以上,同时抽真空或加压成形,待成形之后脱模取件,对厚度大的加外压0.3MPa以下至少15分钟后保压降温;(3).将表面处理好的金属板或铝合金面板与成型好的PMI泡沫放入金属或非金属带曲率型腔的工装或胶接工装,再用胶膜或胶粘剂铺叠完成胶接;(4).用真空袋/热压罐或真空袋/烘箱进行固化成型。本专利技术所述PMI泡沫板在烘箱或热压罐中进行的加温软化温度最好是190℃~205℃,本专利技术所放入环氧树脂胶膜或胶接工装进行胶接的PMI泡沫可以是多层铺叠完成金属面板或复合材料与PMI泡沫板内侧界面的胶接,再用真空袋/热压罐或真空袋/烘箱进行共固化成型。本专利技术所述根据泡沫厚度保温时间最好由经验公式t≥15+δ(t保温分钟数,δ泡沫厚度(单位mm))经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胶膜可以是环氧树脂胶膜。本专利技术对于超大型的夹芯PMI泡沫还可以通过拼接胶接加压成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织物/不饱和聚酯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混杂,也可以是玻璃钢材料。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后倾角为56°~66°的椭球流线型面和车头两侧前小后大对称延伸的气动外形,气动流线顺畅,气流物面流动稳定,阻力特性有较大提高,风挡阻力比球形面车头可减小5%~12%.可降低来自风挡前方飞来物的法向冲击载荷,进一步提高了车头风档的防撞能力。采用若干块PMI泡沫板芯材拼联胶接构成的顶板、侧壁、后壁、盖板的夹层,克服了需要进口高昂设备才能完成PMI泡沫板芯材复杂夹层的偏见。夹层的侧壁连接有铜丝网格,可避免车头偶然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这种夹层结构有效弥补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板材弹性模量低的不足。而且,由于PMI泡沫板芯材的体积质量小,在同样承载能力的条件下,PMI泡沫板夹芯结构与非夹芯结构相比,结构的自重大为减轻,满足了高强度、高刚度、重量轻的要求。另外,带有微孔结构的PMI泡沫板芯材的隔音、隔热性能较好。采用的PMI泡沫板芯材夹层结构,满足了高速列车车头的各方面使用要求,兼备了隔音、隔热的功能,改变了传统列车上须采用专门隔音、隔热材料但对结构刚度强度贡献少,增加重量的现况。本专利技术采用烘箱或热压罐现有技术设备,将PMI泡沫板密封于真空袋加温到170~210℃进行成型前软化,尤其是190℃~205℃软化温度,恰到好处地避开了聚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温度过高易分解,温度过低不软化的缺陷。它不仅避免了只能用国外高昂设备才能成形产品的依赖,而且简化了工艺,加快了产品的成形进程,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克服了PMI泡沫只能热成型曲度很小的产品的定式偏见。其中将PMI泡沫放入曲面成型模加压成形的工艺步骤解决了较复杂型面的成形。用胶膜铺叠完成胶接的方法解决了复合材料面板与PMI泡沫板内侧界面用粘胶剂胶接需排除气泡的问题,胶接界面平整可靠,强度高。超大型的夹芯PMI泡沫通过拼接胶接加压成形方法在国内率先解决了超大型复杂型面、高强度、高刚度、耐高温、隔音好的磁浮车辆车体壁板的制造,实现了高速磁悬浮列车机头、侧板、地板、顶板、裙板多层非金属/复合材料夹层材料结构件的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头与车体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的夹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描述了本专利技术车头与车体的构造。本实施例中车头3前部为椭球流线型面的55°~66°的后倾角是以位于玻璃车窗和头车下部结构2的平面,即垂直轨道面14的垂线与椭球型面切线构成的夹角。该夹角的优选角度可以是57°~61°。车头3两侧可以是前小后大对称延伸至车头3后端的抛物面,但不限于是抛物面。车头3由一个自支撑复合板结构构成,所述复合板可以是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浮车辆车头,包括球面形车头,玻璃车窗和车首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车头的前部为椭球流线型面,所述椭球流线型面的后倾角为56°~66°,且车头两侧物面前小后大对称延伸至车头后端,所述车头的车顶板、侧壁、后壁、盖板的夹层是由若干块PMI泡沫板芯材拼联胶接组成的夹层,所述夹层的侧壁至少有一侧面连接有金属丝网格,并被复合材料面板由外到内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辑何凯郭纯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