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通道毫米波编码成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毫米波探测成像
,特别是一种采用单通道毫米波编码技术来实现目标场景重构的装置。
技术介绍
毫米波成像系统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毫米波成像分为主动成像与被动成像,被动毫米波系统不发射电磁波,对被成像的物体或场景没有电磁污染、伤害或干扰,同时隐蔽性好,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安检、医学检查、非法药品检测和军事隐蔽侦查等领域。被动毫米波成像系统可以采用单通道(单个探测器)模式,其优点是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但是成像时间长、分辨率低;也可以采用多探测器或天线阵列模式,这种模式成像速度快,但是系统复杂,体积大,并且成像质量受制于毫米波器件的工艺及水平(阵列式器件存在不均匀性),同时高质量的毫米波部件价格昂贵,成本远高于单通道系统,应用场合受到限制。武帅等人的专利“一种单相素毫米波成像装置和方法”(公布号:CN103809176A)采用压缩感知的方法,利用信号的稀疏性,采用少量数据,通过一定的重构算法,恢复出原始信号,但是重构算法比较复杂,实施性差,实现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在可见光到近红外等波段,空间光调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数字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通道毫米波编码成像装置,包括前置聚光镜[1]、测量挡板[2]、出射狭缝模板[3]、后级聚光镜[4]、辐射计天线[5]、毫米波辐射计[6]、模板运动机构[7]、图像采集、重构与控制板模块[8],其特征在于,模板运动机构[7]提供动力于测量挡板[2];前置聚光镜[1]汇聚目标场景的辐射毫米波;测量挡板[2]为编码模板,在模板运动机构[7]的控制下运动,并对前置聚光镜[1]汇聚的毫米波进行编码调制;出射狭缝模板[3]设有出射狭缝[3‑1],经测量编码后的毫米波通过出射狭缝[3‑1]射出;后级聚光镜[4]将出射狭缝射出的编码信号汇聚;辐射计天线[5]接收后级聚光镜[4]发出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通道毫米波编码成像装置,包括前置聚光镜(1)、测量挡板(2)、出射狭缝模板(3)、后级聚光镜(4)、辐射计天线(5)、毫米波辐射计(6)、模板运动机构(7)、图像采集、重构与控制板模块(8),其特征在于,模板运动机构(7)提供动力于测量挡板(2);前置聚光镜(1)汇聚目标场景的辐射毫米波;测量挡板(2)为编码模板,在模板运动机构(7)的控制下运动,并对前置聚光镜(1)汇聚的毫米波进行编码调制;出射狭缝模板(3)设有出射狭缝(3-1),经测量编码后的毫米波通过出射狭缝(3-1)射出;后级聚光镜(4)将出射狭缝射出的编码信号汇聚;辐射计天线(5)接收后级聚光镜(4)发出的信号;毫米波辐射计(6)将辐射计天线(5)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图像采集、重构与控制板模块(8);图像采集、重构与控制板模块(8)对电信号进行解码成像、差值处理重构目标场景图像;测量挡板(2)为圆形编码模板,由循环S矩阵设计产生,产生方法如下:构造一个22n-1阶循环S矩阵A,n为正整数,折叠码矩阵大小为(2n-1)×(2n+1),循环S矩阵为0,1矩阵,将循环S矩阵A的第一行折叠为(2n-1)×(2n+1)的矩阵B,将2n个B矩阵依次横向排列,从第二个B矩阵开始变化,变化规则为:后一个矩阵是前一个矩阵将第1行移至最后1行,第2行分别向上移动1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泽龙,樊曹扬,许建中,王栋栋,吴礼,逯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