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现场补给施工的微表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604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20:20
一种适于现场补给施工的微表处工艺,包括道路路面整体结构的优化、表面精细处治材料的改进及微表处现场补给施工方法三种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面整体强度高、耐久性好、低温防裂性好、抗滑能力强、减少碳排放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路面的精细处理方法。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能源,是一种高效的连续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现场补给施工的微表处工艺,包括道路路面整体结构的优化、表面精细处治材料的改进及微表处现场补给施工方法三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道路路面施工的整体结构包括基垫层、垫层、下基层、基层、上基层、结合层和路面层,其中基垫层包括土和粗碎石,土和粗碎石的体积比为9:1,碎石采用石质坚硬、近立方体的颗粒,碎石主要选用玄武岩和辉绿岩,针片状碎石体积百分含量<11%;垫层包括混合的未级配的粗碎石和细碎石,粗碎石和细碎石的体积比为1:9,基垫层与垫层的总厚度在20cm左右;下基层包括提高细碎石比例的粗碎石和细碎石的混合物,其中细碎石和粗碎石的体积比为8:2;基层为采用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层;上基层为经过筛选的碎石层,碎石的粒径配比为14cm粒径的碎石占的体积比例为70%,12cm的粒径的碎石占的体积比例为10%,8cm的粒径的碎石占的体积比例为10%,5cm的粒径的碎石占的体积比例为5%,3cm的粒径的碎石占的体积比例为3%,2cm粒径的碎石占的体积比例为1%,0.5cm的粒径的碎石占的体积比例为1%,上基层的空隙率为15%左右;下基层、基层、上基层的总厚度为30cm左右; 结合层为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其中所述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按重量份,改性乳化沥青80份、水7份、水性环氧树脂10份、水性环氧固化剂5份,附着力促进剂1份,防沉剂1份,稀盐酸,其中稀盐酸是将浓盐酸加6倍质量的水稀释而成;路面层的原料包括[l1] 沥青、微细碎石、玄武岩或辉绿岩石料、磁铁矿石、水泥、水、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助剂;结合层、路面层的总厚度在5‑15cm;(2)对表面精细处治材料的改进主要是对路面层的原料材料的改进,其中包括了对改性乳化沥青的改进,采用阳离子复合改性乳化沥青,该类型的改性乳化沥青采用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该乳化剂主要由下述材料制备而成:二压乙基三胺与十八烯酸以3:1的摩尔比混合,然后在170℃加热5小时,此时加入二缩二乙二醇和纳米二氧化钛,然后加热至190℃保温6小时,再降温至180℃保温2小时,获得阳离子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所述助剂为铝酸酯偶联剂;(3)对于上述微表处现场补给施工的具体施工工艺为,将玄武岩或辉绿岩石料、磁铁矿石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搅拌机械搅拌均匀,再将上述混合料装入到2‑3吨的太空包装袋中,封袋备用;用吊车在施工沿线放置需要数量的装入混合料的包装袋;在现场补给施工时,首先利用吊车将太空包装袋内的混合料加入到封层车,再利用综合补给车装载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助剂和水,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上述封层车内的混合料中,即可进行相应的摊铺施工;并且在摊铺施工时采用热压工艺,热压时采用加热的热压轮,并且采用三次循环热压工艺,第一次将热压轮加热至160‑180℃,对摊铺的路面进行热压,结束后待路面降低到50℃左右后进行第二次热压,第二次热压时将热压轮加热至120‑150℃,对摊铺的路面进行热压,结束后待路面降低到50℃左右后进行第三次热压,第三次热压时将热压轮加热至90‑100℃,对摊铺的路面进行热压,热压后路面冷却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山盛赛华黄国威陈链冰郑永发马尉倘黄伟肖国欣丁占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能达高等级公路维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