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563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器,该空气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除垢装置、除垢装置电机、圆板以及设置在圆板上的超声装置;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进水口、设置在顶板上用于水蒸汽溢出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内部的圆柱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圆板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圆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除垢装置包括传动杆、连接杆、环形除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加湿器,能够很好的预防和除去加湿器内部的水垢,能够延长加湿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避免细菌的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器
技术介绍
由于天气四季的交替,在秋冬两季,空气通常会比较干燥,给人们带来了不舒适感。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人们专利技术了是一种可以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一一加湿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现有的加湿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空气的干燥状况,但其对水质要求高,通常要使用蒸馏水、纯净水,否则将会产生水垢、滋生细菌,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同时也会降低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去垢、延长使用寿命的加湿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加湿器,该空气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除垢装置、除垢装置电机、圆板以及设置在圆板上的超声装置;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进水口、设置在顶板上用于水蒸汽溢出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内部的圆柱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圆板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圆板大小与加湿器壳体内部容置空间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圆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除垢装置包括传动杆、连接杆、环形除垢板,所述环形除垢板的外径与容置空间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面与环形除垢板的内壁复合为一体;所述传动杆垂直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传动杆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内壁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传动杆穿过第二通孔;所述传动杆穿出第一通孔的一端与除垢装置电机同步联接。采用上述结构的设计,在加湿器工作时,除垢装置电机启动,带动与除垢装置电机同步联接的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时将会与圆板上的第二通孔上的螺纹啮合,通过除垢装置带动传动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以实现传动杆沿第二通孔的垂直方向向下或向上运动,而连接杆和环形除垢板则在传动杆的带动下,进行螺旋上升或下降的运动,而此时,环形除垢板的外壁则在上下螺旋运动的过程中与加湿器壳体的内壁摩擦,从而去除水垢;进而降低现有加湿器对水质的要求,同时也能够避免细菌的滋生。本技术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包括漏斗管和漏斗体,所述漏斗体为锥形,所述漏斗管端部与加湿器顶板复合为一体,所述漏斗管与第一通孔联通;所述漏斗体开口端与加湿器壳体内壁一体成型;所述漏斗设置在圆板上方。采用该结构的设计,当空气加湿器运行时,超声装置使水振荡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穿过圆板上的第三通孔,然后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一部分水蒸气碰触到漏斗体的内壁,从而在加湿器壳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内形成一个局部的水蒸气循环,接着再通过漏斗管、第一通孔进入外部空气;水蒸气的循环的过程中,使得输出空气的湿度更加均匀,从而使人体感觉更为舒适。本技术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位于圆板下方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本技术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的设计,在加湿器工作时,除垢装置电机启动,带动与除垢装置电机同步联接的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时将会与圆板上的第二通孔上的螺纹啮合,通过除垢装置带动传动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以实现传动杆沿第二通孔的垂直方向向下或向上运动,而连接杆和环形除垢板则在传动杆的带动下,进行螺旋上升或下降的运动,而此时,环形除垢板的外壁则在上下螺旋运动的过程中与加湿器壳体的内壁摩擦,从而去除水垢,延长了加湿器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现有加湿器对水质的要求,同时也能够避免细菌的滋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除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图3是实施例1的圆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加湿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加湿器壳体;10、进水口 ;11、上壳体;12、下壳体;14、第一通孔;2、除垢装置;21、传动杆;22、环形除垢板;23、连接杆;3、圆板;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4、超声装置;5、除垢装置电机;6、漏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空气加湿器,该空气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除垢装置2、除垢装置电机5、漏斗6、圆板3以及设置在圆板上的超声装置4;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进水口 10、设置在顶板上用于水蒸汽溢出的第一通孔14、和设置在内部的圆柱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圆板包括第二通孔31和第三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圆板大小与加湿器壳体内部容置空间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圆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除垢装置包括传动杆21、连接杆23、环形除垢板22,所述环形除垢板的外径与容置空间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面与环形除垢板的内壁复合为一体;所述传动杆垂直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传动杆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内壁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传动杆穿过第二通孔;所述传动杆穿出第一通孔的一端与除垢装置电机同步联接;所述漏斗包括漏斗管和漏斗体,所述漏斗体为锥形,所述漏斗管端部与加湿器顶板复合为一体,所述漏斗管与第一通孔联通;所述漏斗体开口端与加湿器壳体内壁一体成型;所述漏斗设置在圆板上方。实施例2:一种空气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上壳体11与位于圆板下方的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其余结构、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一种空气加湿器,与实施例1相比,不具有漏斗,其余结构、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除垢装置、除垢装置电机、圆板以及设置在圆板上的超声装置; 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进水口、设置在顶板上用于水蒸汽溢出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内部的圆柱形的容置空间; 所述圆板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圆板大小与加湿器壳体内部容置空间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圆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除垢装置包括传动杆、连接杆、环形除垢板,所述环形除垢板的外径与容置空间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面与环形除垢板的内壁复合为一体;所述传动杆垂直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传动杆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内壁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传动杆穿过第二通孔;所述传动杆穿出第一通孔的一端与除垢装置电机同步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包括漏斗管和漏斗体,所述漏斗体为锥形,所述漏斗管端部与加湿器顶板复合为一体,所述漏斗管与第一通孔联通;所述漏斗体开口端与加湿器壳体内壁一体成型;所述漏斗设置在圆板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位于圆板下方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至少为I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器,该空气加湿器包括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除垢装置、除垢装置电机、圆板以及设置在圆板上的超声装置;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进水口、设置在顶板上用于水蒸汽溢出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内部的圆柱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圆板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圆板大小与加湿器壳体内部容置空间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圆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除垢装置包括传动杆、连接杆、环形除垢板,所述环形除垢板的外径与容置空间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面与环形除垢板的内壁复合为一体;所述传动杆垂直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传动杆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内壁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传动杆穿过第二通孔;所述传动杆穿出第一通孔的一端与除垢装置电机同步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雯苏伟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