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912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流取样器,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上部设置进渣口,所述仓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渣口,多个所述排渣口处均设置有翻盖,所述仓体的顶部设置有排尘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旋流取样器,通过换向挡板的切换,与双排渣口的配合,实现取样过程的连续不间断,保证了样品的准确性;避免了施工人员切换取样袋过程,产生的粉尘扩散及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探用旋流取样器,特适用于地质勘探取粉钻探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地质找矿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地质钻探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地质岩心钻探,成本高、效率低等严重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近些年来国外在地质勘探中利用空气反循环钻探(RC钻探)技术,使得地质勘探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地质勘探的效率大大提高。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且其钻机及配套已形成系列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该技术所完成的钻探工作量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超过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金刚石钻探技术。随着国内钻探行业发展,空气反循环钻进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性强等相比于传统取芯钻探的巨大优势不断显现,空气反循环钻探在国内市场也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在国内市场推广过程中,由于钻机配套的不成熟,导致该技术广泛应用的进程受到影响。空气反循环钻探工艺用旋流取样器收集岩样,常用的旋流取样器有两个缺陷,一是取下样品袋之后与装上空样袋之前有3-6秒的时间差,导致部分岩样损失;二是取下样袋后,出料口喷出大量粉尘,污染施工环境、影响采样工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两个可切换开闭的排渣口并在仓体上设置用于吸附粉尘的喷雾口,喷雾口连接喷雾装置的旋流取样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旋流取样器,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上部设置进渣口,所述仓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渣口,多个所述排渣口处均设置有翻盖,所述仓体的顶部设置有排尘口。优选地,所述仓体的底部为分渣室,所述分渣室包括第一分渣室和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渣室下侧的第二分渣室,所述第一分渣室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分渣室为三棱柱结构,所述仓体上连接有支腿,所述第二分渣室与所述第一分渣室的连通面为平行于地面的矩形开口,所述第二分渣室还包括两个拥有共同棱边的矩形侧壁和两个相互平行的三角形侧壁,两个所述矩形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矩形排渣口,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矩形排渣口形状相匹配的矩形翻盖,所述矩形翻盖的一个侧边铰接在两个所述矩形侧壁的共同边上,所述矩形翻盖的铰接轴向所述第二分渣室外侧延伸折弯形成翻盖扳手。优选地,所述矩形翻盖的两个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磁铁。优选地,所述仓体上还设置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处连接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口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进渣口。本技术提供的旋流取样器,通过换向挡板的切换,与双排渣口的配合,实现取样过程的连续不间断,保证了样品的准确性;避免了施工人员切换取样袋的过程中产生粉尘扩散及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旋流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流取样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流取样器的分渣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流取样器的分渣室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旋流取样器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仓体,2-排尘口,3-喷雾口,4-支腿,5-分渣室,51-第一分渣室,52-第二分渣室,521-矩形开口,522-矩形侧壁,523-三角形侧壁,6-翻盖,61-磁铁,7-进渣口,8-扳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旋流取样器,包括仓体1,所述仓体I的上部设置进渣口 7,所述仓体I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渣口,多个所述排渣口处均设置有翻盖,所述仓体的顶部设置有排尘口 2。请参考图3至图5,所述仓体的底部为分渣室,所述分渣室包括第一分渣室51和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渣室51下侧的第二分渣室52,所述第一分渣室5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分渣室52为三棱柱结构,所述仓体I上连接有支腿,所述第二分渣室52与所述第一分渣室51的连通面为平行于地面的矩形开口 521,所述第二分渣室还包括两个拥有共同棱边的矩形侧壁522和两个相互平行的三角形侧壁523,两个所述矩形侧壁522上分别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矩形排渣口,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矩形排渣口形状相匹配的矩形翻盖6,所述矩形翻盖6的一个侧边铰接在两个所述矩形侧壁522的共同边上,所述矩形翻盖6的铰接轴向所述第二分渣室52外侧延伸折弯形成翻盖扳手8。所述矩形翻盖6的两个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磁铁61,可将换向挡板吸附于分渣室5的内壁上。所述仓体上还设置有喷雾口 3,所述喷雾口处连接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口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进渣口 7。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施工过程中,先准备两个样品袋分别连接在两个排渣口上(排渣口向分渣室外侧斜向下延伸出排渣通道,排渣通道底部开有开口),并且控制扳手8,使得一侧排渣通道打开,另外一侧处于关闭状态。空气与岩粉样品的混合物从进渣口 7进入仓体I,在重力及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喷雾口喷雾吸附岩样中的灰尘,轻量粉尘上升从排尘口 2排出,重量大的颗粒在仓体I内壁旋转过程中不断下落,到达分渣室5后,进入开启一侧的排渣口下方的样品袋中。当一侧的取样袋装满后,立刻通过手柄8调节换向翻盖6位置,关闭本侧排渣口通道的同时开启另外一侧排渣口,并用锁定装置,锁定好换向手柄8位置,使样品不间断的进入另一个样品袋。然后将装了样品的袋子取下,换成新的空样品袋,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施工结束。通过以上调节过程,避免了取样过程中切换样品袋带来的样品损失和污染,提高了样品采取率。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引伸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主权项】1.一种旋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上部设置进渣口,所述仓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渣口,多个所述排渣口处均设置有翻盖,所述仓体的顶部设置有排尘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的底部为分渣室,所述分渣室包括第一分渣室和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渣室下侧的第二分渣室,所述第一分渣室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分渣室为三棱柱结构,所述仓体上连接有支腿,所述第二分渣室与所述第一分渣室的连通面为平行于地面的矩形开口,所述第二分渣室还包括两个拥有共同棱边的矩形侧壁和两个相互平行的三角形侧壁,两个所述矩形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大小相同的矩形排渣口,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矩形排渣口形状相匹配的矩形翻盖,所述矩形翻盖的一个侧边铰接在两个所述矩形侧壁的共同边上,所述矩形翻盖的铰接轴向所述第二分渣室外侧延伸折弯形成翻盖扳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翻盖的两个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旋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上还设置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处连接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口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进渣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旋流取样器,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上部设置进渣口,所述仓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渣口,多个所述排渣口处均设置有翻盖,所述仓体的顶部设置有排尘口。本技术提供的旋流取样器,通过换向挡板的切换,与双排渣口的配合,实现取样过程的连续不间断,保证了样品的准确性;避免了施工人员切换取样袋过程,产生的粉尘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上部设置进渣口,所述仓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渣口,多个所述排渣口处均设置有翻盖,所述仓体的顶部设置有排尘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书伟李锋伍晓龙周玉瑞刘杰裴森龙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