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875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包含传送带和清洗池,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设置在清洗池底部,所述清洗池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8-10mm处,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纵向的凹槽,所述传送带分为顺时针搓皮工位和逆时针搓皮工位,所述顺时针搓皮工位上设有第一搓皮机构,所述逆时针搓皮工位上设有第二搓皮机构;所述第一搓皮机构包含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搓皮机构包含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所述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两个转向不同的滚轴组,且每组滚轴组的两根滚轴的速度不同来对鱿鱼进行摩擦去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鱿鱼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鱿鱼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鱿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品。在鱿鱼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把鱿鱼的皮去掉,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去除鱿鱼皮主要是靠手工将鱿鱼的皮划破后撕掉,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不适应现代化食品加工的生产。此外,还有通过化学剂浸泡从而达到去除鱿鱼皮的效果,但是这样的去皮方法会使鱿鱼残留有化学剂,使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鱿鱼去皮效果是本技术的研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鱿鱼去皮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包含传送带和清洗池,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设置在清洗池底部,所述清洗池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8-lOmm处,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纵向的凹槽,所述传送带分为顺时针搓皮工位和逆时针搓皮工位,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鱿鱼搓皮机构,所述鱿鱼搓皮机构包含设置于顺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一搓皮机构和设置于逆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二搓皮机构;所述第一搓皮机构包含顺时针滚轴组,顺时针滚轴组包含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轴由第一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二滚轴由第二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二搓皮机构包含逆时针滚轴组,逆时针滚轴组包含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所述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第三滚轴由第三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第四滚轴由第四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上均设有2-3个相对应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设计了顺时针滚轴组和逆时针滚轴组,两组滚轴组的转向不同,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以控制第一滚轴与第二滚轴都顺时针滚动但是两个转速不同;通过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以控制第三滚轴与第四滚轴都逆时针滚动但两个转速不同。通过设计转向和转速的不同对传送带上的鱿鱼皮产生摩擦撕扯,以达到去除鱿鱼皮的目的。本技术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滚轮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2,本技术涉及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包含传送带2和清洗池1,所述传送带2的进料端设置在清洗池I底部,所述清洗池I设置有一挡板11,所述挡板11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上方1mm处,所述传送带2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纵向的凹槽22,当传送带2运转时,鱿鱼从清洗池I底部的传送带2往上运送,因挡板11的作用使得鱿鱼都处于传送带2的凹槽22内。所述传送带2分为顺时针搓皮工位和逆时针搓皮工位,所述传送带2上方设有鱿鱼搓皮机构,所述鱿鱼搓皮机构包含设置于顺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一搓皮机构和设置于逆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二搓皮机构;所述第一搓皮机构包含顺时针滚轴组3,顺时针滚轴组3包含第一滚轴31和第二滚轴32,所述第一滚轴31和第二滚轴32设置在凹槽22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轴31由第一驱动电机51进行驱动,第二滚轴32由第二驱动电机52进行驱动;所述第二搓皮机构包含逆时针滚轴组4,逆时针滚轴组4包含第三滚轴41和第四滚轴42,所述第三滚轴41和第四滚轴42设置在凹槽22的两侧,第三滚轴41由第三驱动电机53进行驱动,第四滚轴42由第四驱动电机54进行驱动;所述第一滚轴31、第二滚轴32、第三滚轴41和第四滚轴42上均设有3个相对应的滚轮6。所述滚轮6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缓冲层61,所述缓冲层6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一滚轴31和第二滚轴32都是顺时针滚动,第一滚轴31的转速大于第二滚轴32的转速,所述第三滚轴41和第四滚轴42都是逆时针滚动,第三滚轴41的转速大于第四滚轴42的转速;第一搓皮机构上所有的第一滚轴31通过传送链与第一驱动电机51连接,所有的第二滚轴32通过传送链与第二驱动电机52连接,第二搓皮机构上所有的第三滚轴41通过传送链与第三驱动电机53连接,所有的第四滚轴42通过传送链与第四驱动电机54连接,鱿鱼随着传送带2进入到顺时针搓皮工位,由于第一滚轴31和第二滚轴32的转速不同,使得滚轮6对鱿鱼的皮产生摩擦搓皮,此时的凹槽22可以防止鱿鱼滑出,鱿鱼紧接着进入逆时针搓皮工位,第三滚轴41和第三滚轴42对鱿鱼的皮进行搓皮,这样的两个搓皮工位端对鱿鱼进行搓皮,以达到鱿鱼皮脱落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主权项】1.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包含传送带和清洗池,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设置在清洗池底部,所述清洗池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8-lOmm处,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纵向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分为顺时针搓皮工位和逆时针搓皮工位,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鱿鱼搓皮机构,所述鱿鱼搓皮机构包含设置于顺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一搓皮机构和设置于逆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二搓皮机构;所述第一搓皮机构包含顺时针滚轴组,顺时针滚轴组包含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轴由第一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二滚轴由第二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二搓皮机构包含逆时针滚轴组,逆时针滚轴组包含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所述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第三滚轴由第三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第四滚轴由第四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上均设有2-3个相对应的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包含传送带和清洗池,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设置在清洗池底部,所述清洗池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8-10mm处,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纵向的凹槽,所述传送带分为顺时针搓皮工位和逆时针搓皮工位,所述顺时针搓皮工位上设有第一搓皮机构,所述逆时针搓皮工位上设有第二搓皮机构;所述第一搓皮机构包含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搓皮机构包含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所述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本技术设计了两个转向不同的滚轴组,且每组滚轴组的两根滚轴的速度不同来对鱿鱼进行摩擦去皮。【IPC分类】A23L1-333【公开号】CN204335749【申请号】CN201420737959【专利技术人】陈振魁 【申请人】福建省东山县海魁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鱿鱼去皮装置,包含传送带和清洗池,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设置在清洗池底部,所述清洗池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8‑10mm处,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纵向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分为顺时针搓皮工位和逆时针搓皮工位,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鱿鱼搓皮机构,所述鱿鱼搓皮机构包含设置于顺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一搓皮机构和设置于逆时针搓皮工位上的第二搓皮机构;所述第一搓皮机构包含顺时针滚轴组,顺时针滚轴组包含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轴由第一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第二滚轴由第二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二搓皮机构包含逆时针滚轴组,逆时针滚轴组包含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所述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设置在凹槽的两侧,第三滚轴由第三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第四滚轴由第四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上均设有2‑3个相对应的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东山县海魁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