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二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507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二分器,包括入料导流部分和分流部分。其中,入料导流部分包括入料口、罩壳和导流锥,分流部分包括外分料口、内分料口和分流板;入料口呈漏斗形,入料口与罩壳固接,罩壳内部有一导流锥,罩壳和导流锥分别与分流部分上端的最外沿和最内沿固接;分流部分的各分流板之间为分料口,分料口分为外分料口和内分料口,外分料口和内分料口交替排列,两者个数相等。矿物颗粒或矿浆先由入料口给入,再经导流锥均匀分布到各分料口中,使缩分出的物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保证化验结果和进一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样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使用的二分器。
技术介绍
在选矿试验中,经常需要对大量的矿物颗粒或矿浆缩分出一部分进行化验或进行进一步的选矿试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二分器多是长条形二分器,由于其入料口为矩形,长度较长,入料矿物颗粒或矿浆无法均匀分布到各分流板之间,使缩分出的物料不具有代表性,分样的平行性和重复性难以得到保证,导致化验结果或进一步试验的结果不能准确的反映全部物料的真实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二分器,该二分器可保证物料的均匀给入,从而缩分出具有代表性的物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环形二分器,包括入料导流部分和分流部分。其中,入料导流部分包括入料口、罩壳和导流锥,分流部分包括外分料口、内分料口和分流板;入料口呈漏斗形,入料口与罩壳固接,罩壳内部有一导流锥,罩壳和导流锥分别与分流部分上端的最外沿和最内沿固接;分流部分的各分流板之间为分料口,分料口分为外分料口和内分料口,外分料口和内分料口交替排列,两者个数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矿物颗粒或矿浆先由入料口给入,再经导流锥均匀分布到各分料口中,使缩分出的物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保证化验结果和进一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分流部分结构图。图面说明:1.入料口 2.罩壳3.导流锥4.外分料口 5.内分料口 6.分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是限制本技术。参照附图1和附图2,本技术包括入料导流部分和分流部分。其中,入料导流部分包括入料口 1、罩壳2和导流锥3,分流部分包括外分料口 4、内分料口 5和分流板6 ;入料口 I呈漏斗形,入料口 I与罩壳2固接,罩壳2内部有一导流锥3,罩壳2和导流锥3分别与分流部分上端的最外沿和最内沿固接;分流部分的各分流板6之间为分料口,分料口分为外分料口 4和内分料口 5,外分料口 4和内分料口 5交替排列,两者个数相等。 矿物颗粒或矿浆先由入料口 I给入,再经导流锥3均匀分布到各分料口中,使缩分出的物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保证化验结果和进一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主权项】1.环形二分器,包括入料导流部分和分流部分,其特征在于:入料导流部分包括入料口(I)、罩壳(2)和导流锥(3),分流部分包括外分料口(4)、内分料口(5)和分流板(6);入料口(I)呈漏斗形,入料口(I)与罩壳(2)固接,罩壳(2)内部有一导流锥(3),罩壳(2)和导流锥(3)分别与分流部分上端的最外沿和最内沿固接;分流部分的各分流板(6)之间为分料口,分料口分为外分料口⑷和内分料口(5),外分料口(4)和内分料口(5)交替排列,两者个数相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二分器,包括入料导流部分和分流部分。其中,入料导流部分包括入料口、罩壳和导流锥,分流部分包括外分料口、内分料口和分流板;入料口呈漏斗形,入料口与罩壳固接,罩壳内部有一导流锥,罩壳和导流锥分别与分流部分上端的最外沿和最内沿固接;分流部分的各分流板之间为分料口,分料口分为外分料口和内分料口,外分料口和内分料口交替排列,两者个数相等。矿物颗粒或矿浆先由入料口给入,再经导流锥均匀分布到各分料口中,使缩分出的物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保证化验结果和进一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IPC分类】G01N1-28【公开号】CN204346785【申请号】CN201520004587【专利技术人】丛龙斐, 张宁宁, 曹文龙, 欧阳长恒, 彭昌彬, 周游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5年1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环形二分器,包括入料导流部分和分流部分,其特征在于:入料导流部分包括入料口(1)、罩壳(2)和导流锥(3),分流部分包括外分料口(4)、内分料口(5)和分流板(6);入料口(1)呈漏斗形,入料口(1)与罩壳(2)固接,罩壳(2)内部有一导流锥(3),罩壳(2)和导流锥(3)分别与分流部分上端的最外沿和最内沿固接;分流部分的各分流板(6)之间为分料口,分料口分为外分料口(4)和内分料口(5),外分料口(4)和内分料口(5)交替排列,两者个数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龙斐张宁宁曹文龙欧阳长恒彭昌彬周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