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隔音门隔音结构,门扇的左侧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左部台阶,该左部台阶的左侧面伸入到左部台阶相对应的左部缺口内,门扇的左端通过合页铰接在左门框的前表面上,且在左部台阶的左侧面与左部缺口之间安装有左部隔音条;门扇的右侧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两级台阶,靠后的第一级台阶为斜坡状,靠前的第二级台阶的左侧面和靠后的第一级台阶均伸入到右部台阶相对应的右部缺口内,右部缺口的后侧面设置为与第一级台阶相对应的倾斜面,在该倾斜面与第一级台阶之间、第二级台阶的后侧面与右边框的前表面之间均设置有右部隔音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新的门框、门扇台口结构,并增加了隔音条的数量,同时还具有降低成本、重量较轻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隔音门隔音结构。
技术介绍
室内门是指安装在室内房间入口的门,作为分割室内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是所有房间门的总称。当今,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同一个大房屋内每个房间内成员的隐私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室内门的隔音程度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普遍意义上的隔音门,一般都是在内部填充吸音材料,一方面增加门板的强度一方面以其所形成的密闭空气层作某一程度的隔音,但是基本上任何材质都有它的隔音效果,而简单讲就是质量越重的物体其隔音性越好,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质量法则,但是隔音效果达到了但门板的重量确会增加了门铰炼的负担,如果铰炼无法完全荷重将造成门扇无法轻易开关甚至造成铰炼损坏,所以除非必要,在隔音门设计时其重量都会在能达到所需的隔音效果内尽量将重量减轻,因此将门扇与门框的接缝处用海绵或橡皮条等密封在不加大门扇重量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一定的隔音效果。目前市面上隔音门采用的密封普通都是在门扇与门框的接缝处直接用密封条阻隔密封,这种密封性能在不加大门上重量的情况下所能起到的隔音效果很有效,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密封方式来提高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好隔音效果的门框与门扇之间的密封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音门隔音结构,包括门框和门扇,门框包括两侧的侧门框和上方的顶部门框,所述门扇的左端通过合页安装在侧门框上,所述门扇的两端均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两级相连的台阶,该两级台阶包括第一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靠后的第一级台阶为向两侧倾斜的斜面,靠前的第一级台阶为直角台阶,所述侧门框上开设有与两级台阶相对应的侧方缺口,左右两个第二级台阶的后侧面均位于侧门框的前方,第二级台阶的前侧面和第一级台阶均伸入到侧方缺口内,所述侧方缺口与第一级台阶之间设置有第一侧边隔音条,该第一侧边隔音条的前侧面为倾斜面,两条第一侧边隔音条的一侧均嵌入到侧门框上,当门扇闭合时,该第一侧边隔音条的前侧面贴至第一级台阶表面,在第二级台阶的前侧面与侧门框的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侧边隔音条,两条第二侧边隔音条均嵌入到门扇上,当门扇闭合时,该第二侧边隔音条的另一侧贴至第一级台阶表面。采用上述结构的隔音门密封方式,在门扇和侧门框之间设置了两级台阶和两道隔音条,共同来减弱从门扇和侧门框之间透过的声音。并且由于该台阶伸入到缺口内,形成了一个“L”形的声波缓冲部,进一步减弱从门扇和左门框之间透过的声音。并且为了方便加工,靠后的第一级台阶为倾斜面,与普通的直角两级台阶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门扇的顶面上沿门扇左右方向开设有朝后设置的顶部台阶,该顶部台阶的底面为向后倾斜的斜面,在顶部门框上开设有与顶部台阶相对应的顶部缺口,该门扇的顶部突出部分伸入到顶部缺口内,且在顶部台阶的斜面与顶部缺口之间安装有顶部隔音条,该顶部隔音条嵌入到门扇上。通过顶部隔音条的布置,能够减弱从门扇和顶部门框之间透过的声音。为了进一步加强隔音效果,所述门扇的下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底槽,在底槽内装有门底密封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新的门框、门扇台口结构,并增加了隔音条的数量,同时还具有降低成本、重量较轻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图1的B-B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门扇1、侧门框2、圆柱合页4、第二侧边隔音条6、第一侧边隔音条8、顶部门框9、顶部隔音条10、门底密封条11和门套12等部件所述门扇I的两端均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两级相连的台阶,该两级台阶包括第一级台阶7a和第二级台阶7b,靠后的第一级台阶7a为向两侧倾斜的斜面,靠前的第一级台阶7a为直角台阶,所述侧门框2上开设有与两级台阶相对应的侧方缺口 2a,左右两个第二级台阶7b的后侧面均位于侧门框2的前方,第二级台阶7b的前侧面和第一级台阶7a均伸入到侧方缺口 2a内,所述侧方缺口 2a与第一级台阶7a之间设置有第一侧边隔音条8,该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前侧面为倾斜面,两条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一侧均嵌入到侧门框2上,当门扇I闭合时,该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前侧面贴至第一级台阶7a表面,在第二级台阶7b的前侧面与侧门框2的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侧边隔音条6,两条第二侧边隔音条8均嵌入到门扇I上,当门扇I闭合时,该第二侧边隔音条8的另一侧贴至第一级台阶7a表面。并且为了美观,在侧门框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门套12。如图1、图3所示,所述门扇I的顶面上沿门扇I左右方向开设有朝后设置的顶部台阶la,该顶部台阶Ia的底面为向后倾斜的斜面,在顶部门框9上开设有与顶部台阶Ia相对应的顶部缺口 9a,该门扇I的顶部突出部分伸入到顶部缺口 2a内,且在顶部台阶Ia的斜面与顶部缺口 9a之间安装有顶部隔音条10,该顶部隔音条10嵌入到门扇I上。由图1和图3进一步可知,所述门扇I的下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底槽lb,在底槽Ib内装有门底密封条1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隔音门隔音结构,包括门框和门扇⑴,门框包括两侧的侧门框⑵和上方的顶部门框(3),所述门扇⑴的左端安装在侧门框(2)上,其特征是:所述门扇⑴的两端均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两级相连的台阶,该两级台阶包括第一级台阶(7a)和第二级台阶(7b),靠后的第一级台阶(7a)为向两侧倾斜的斜面,靠前的第一级台阶(7a)为直角台阶,所述侧门框(2)上开设有与两级台阶相对应的侧方缺口(2a),左右两个第二级台阶(7b)的后侧面均位于侧门框(2)的前方,第二级台阶(7b)的前侧面和第一级台阶(7a)均伸入到侧方缺口(2a)内,所述侧方缺口(2a)与第一级台阶(7a)之间设置有第一侧边隔音条(8),该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前侧面为倾斜面,两条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一侧均嵌入到侧门框⑵上,当门扇⑴闭合时,该第一侧边隔音条⑶的前侧面贴至第一级台阶(7a)表面,在第二级台阶(7b)的前侧面与侧门框(2)的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侧边隔音条(6),两条第二侧边隔音条(8)均嵌入到门扇(I)上,当门扇(I)闭合时,该第二侧边隔音条(8)的另一侧贴至第一级台阶(7a)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门隔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门扇(I)的顶面上沿门扇(I)左右方向开设有朝后设置的顶部台阶(Ia),该顶部台阶(Ia)的底面为向后倾斜的斜面,在顶部门框(9)上开设有与顶部台阶(Ia)相对应的顶部缺口(9a),该门扇(I)的顶部突出部分伸入到顶部缺口(2a)内,且在顶部台阶(Ia)的斜面与顶部缺口(9a)之间安装有顶部隔音条(10),该顶部隔音条(10)嵌入到门扇(I)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隔音门隔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门扇(I)的下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底槽(Ib),在底槽(I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隔音门隔音结构,包括门框和门扇(1),门框包括两侧的侧门框(2)和上方的顶部门框(3),所述门扇(1)的左端安装在侧门框(2)上,其特征是:所述门扇(1)的两端均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两级相连的台阶,该两级台阶包括第一级台阶(7a)和第二级台阶(7b),靠后的第一级台阶(7a)为向两侧倾斜的斜面,靠前的第一级台阶(7a)为直角台阶,所述侧门框(2)上开设有与两级台阶相对应的侧方缺口(2a),左右两个第二级台阶(7b)的后侧面均位于侧门框(2)的前方,第二级台阶(7b)的前侧面和第一级台阶(7a)均伸入到侧方缺口(2a)内,所述侧方缺口(2a)与第一级台阶(7a)之间设置有第一侧边隔音条(8),该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前侧面为倾斜面,两条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一侧均嵌入到侧门框(2)上,当门扇(1)闭合时,该第一侧边隔音条(8)的前侧面贴至第一级台阶(7a)表面,在第二级台阶(7b)的前侧面与侧门框(2)的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侧边隔音条(6),两条第二侧边隔音条(8)均嵌入到门扇(1)上,当门扇(1)闭合时,该第二侧边隔音条(8)的另一侧贴至第一级台阶(7a)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武,徐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凡室内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