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钧专利>正文

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485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5 18:46
一种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是由一套管利用一支座枢设在一飞行器上,一内管可自由枢转的贯穿前述套管内,并使所述内管的二端凸伸在套管外,在此一内管一端凸伸在套管外的部位设有至少一导流片,且该导流片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一弧形断面,一喷嘴,利用一弯折的斜接头结合在内导管的一端,所述喷嘴并衔接一水管贯通前述内管,以衔接一预设的水源,藉前述可枢转的内导管配合弯折的斜伸转接头,使喷嘴形成各种不同方向的指向,而各导流片则可导引周围的气流,有效降低风阻并减少摇晃、振动,确保飞行器飞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尤指可在飞行移动过程中降低风阻、保持稳定的喷洗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装置,结构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82917号「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结构」专利案,其结构主要包括:支座、套管、内导管及喷嘴;其中该支座是以多数支架支撑结合在飞行器上,套管中段是以一枢轴枢设在此支座内,内导管贯穿套合在套管内,并呈可自由枢转的结合状态,喷嘴是以一弯折的斜伸转接头结合在内导管的一端侧,且前述喷嘴并衔接一水管贯通内导管而可由内导管的另一端侧伸出,以衔接一预设的水源,藉由所述喷嘴经由斜伸转接头随内导管枢转,而形成各种不同方向的指向,以适用在喷洗各电塔上不同排列堆栈方向的绝缘碍子。然而,在喷洗各电塔各绝缘碍子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套管、内导管及喷嘴等组件在实施时皆是凸伸在飞行器外,因此在此飞行器飞行移动过程中会形成极大的风阻,使该套管、内导管等组件容易产生摇晃、振动,轻者会造成各组件的碰撞损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飞行器飞行移动的稳定性。有鉴于常见的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装置有上述的缺点,专利技术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可有效降低主要组件在气流中的风阻,减少非预期的摇晃、振动,确保承载的飞行器飞行移动的稳定性。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套管,中段利用一支座枢设在一飞行器上;一内管,可自由枢转的贯穿在前述套管内,并使内管的二端凸伸在套管外,在前述内管一端凸伸在套管外的部位设有至少一导流片,且此导流片的至少一侧具有弧形表面;一喷嘴,利用一弯折的斜接头结合在内导管的一端,此喷嘴并衔接一水管贯通前述内管,以衔接一预设的水源。依上述结构,所述内管外侧设有二导流片,此二导流片系对称设置在前述内管外的二相对部位,且二导流片至少在相反侧具有弧形表面。依上述结构,所述导流片的弧形表面在远离内管的一侧形成尖锐边缘。依上述结构,所述套管是利用一枢轴枢设在前述支座上。依上述结构,所述枢轴另以至少一弹性缓冲支臂链接在套管的一端部。 依上述结构,所述内管在远离喷嘴的一端部设有向二旁侧延伸的握把。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流片部位局部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移动时的导流片周围气流不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与飞行器结合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情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导流片部位局部平面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在移动时的导流片周围气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图2所示,可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要包括:套管1、内管2及喷嘴3等部份;其中所述套管I中段是经由一枢轴12枢设在一支座11上,此支座11底侧周缘设有多数支架111及一后支杆113,在各支架111端部分别设有一爪钩112,所述套管I 二端部分别设有一内部具有轴承的枢套座14、15,在套管I 一端部并以至少一弹性缓冲支臂13衔接在枢轴12上。内管2是贯穿在套管I内,并使其二端凸伸在前述套管I外,且经由枢套座14、15的作用,使此内管2与套管I之间形成可自由枢转的结合状态,内管2 —端部设有向二旁侧延伸的握把21,以便于操作者持握,所述内管2远离握把21的一端旁侧设有二相对的导流片22、23,此二导流片22、23在二相反侧分别形成一弧形表面,且利用各弧形表面的延伸,可使前述导流片22、23在远离内管2的一侧分别形成尖锐边缘。喷嘴3是利用一弯折的斜接头31结合在内导管2远离握把21的一端,此喷嘴3并衔接一水管4贯通前述内管2,以衔接一预设的水源。请参图3至图5,可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各支架111的爪钩112可支撑在飞行器5 (直升机)的脚架51底端结合的横杆52上,而后支杆113则可伸入飞行器5的舱门内,藉以形成多点的稳固支撑,同时,可另依需要由飞行器5上连结一安全索53至所述套管I上,并由套管I经由一安全索531连结至支架111上,以形成一防止坠落的连结;当飞行器5接近在电塔6的各绝缘碍子61时,藉由前述可枢转的内管2配合弯折的斜接头31,可使喷嘴3受握把21的操作而具有各种不同方向的指向,以适用在不同排列堆栈方向的绝缘碍子61清洗需求,不但可简化飞行器5的操作,也有助于清洗效率的提升。所述具阻尼效果的弹性缓冲支臂13可限制套管1、内管2在垂直方向的摆动,以有效防止内管2向上仰起而触碰飞行器5 (直升机的螺旋桨),避免危险产生。在飞行器5的飞行过程中,若飞行方向为A,则会产生一反方向的气流B,此气流B作用在导流片22 (或导流片23)的弧形表面上时,会对导流片22 (或导流片23)产生一下压力,利用该下压力的作用会使内管2枢转到一平衡位置;如此一来,不但可降低前述内管2在气流B中的风阻,也可使内管2保持平稳,以有效减少非预期的摇晃与振动,确保承载装备的飞行器5在飞行移动时具有稳定性。请参图6、图7,可知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内管20,以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套管1、喷嘴3等组件,其中该内管20是贯穿在套管I内,并使其二端凸伸在前述套管I外,且内管20具有与前述内管2相同的握把21结构,其差异仅在于:所述内管20在远离握把21的一端旁侧设有一导流片203,此导流片203在一侧形成一弧形表面。在实际应用时,若其飞行方向为C,则会产生一反方向的气流D,该气流D作用在导流片203的弧形表面上时,会对导流片203产生一下压力,利用此下压力的作用会使内管20枢转到平衡位置,藉以达到与前述内管2的导流片22、23相同的功效。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确实具有降低风阻、保持飞行稳定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权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权项范围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套管,中段利用一支座枢设在一飞行器上; 一内管,可自由枢转的贯穿在前述套管内,并使内管的二端凸伸在套管外,在前述内管一端凸伸在套管外的部位设有至少一导流片,且该导流片的至少一侧具有弧形表面;一喷嘴,利用一弯折的斜接头结合在内导管的一端,此喷嘴并衔接一水管贯通该内管,以衔接一预设的水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 侧设有二导流片,此二导流片对称设置在前述内管外的二相对部位,且二导流片至少在相反 侧具有弧形表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的弧形表面在远离内管的一侧形成尖锐边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是利用一枢轴枢设在前述支座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器用绝缘碍子喷洗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套管,中段利用一支座枢设在一飞行器上;   一内管,可自由枢转的贯穿在前述套管内,并使内管的二端凸伸在套管外,在前述内管一端凸伸在套管外的部位设有至少一导流片,且该导流片的至少一侧具有弧形表面;   一喷嘴,利用一弯折的斜接头结合在内导管的一端,此喷嘴并衔接一水管贯通该内管,以衔接一预设的水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钧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