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其包括过滤芯、过滤器盖板、过滤器底板、过滤器内壁、过滤器外壁,过滤器内壁位于过滤器外壁内侧,过滤器内、外壁分别开设通孔,过滤器内壁与过滤器外壁之间装设吸湿干燥层,过滤芯装设于过滤器内壁内侧,过滤器盖板装设于过滤器外壁上端部,过滤芯中心位置开设套装孔;过滤器底板焊装固定出气管,出气管上端部朝上延伸至过滤芯的套装孔内,出气管上端部装设支撑架,支撑架上端侧装设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端部螺装固定螺母,过滤芯卡装于固定螺母与过滤器底板之间;过滤器盖板焊接固定进气管。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新颖、除湿效果好且能有效防止更换滤芯时所造成的二次污染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该结构改良的过滤器主要应用于注塑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中。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金属制品已逐渐被塑料制品所取代。现有的塑料制品一般采用注塑成型、压缩成型、挤出成型等成型方式制备而成,其中,注塑成型应用最为广泛。在实际塑料加工过程中,贮藏和加工前的塑脂状塑料所吸收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塑料制品最终的成型质量,例如尼龙、ABS、聚碳酸脂等吸水性较强的塑料;另外,对于吸水性较弱或者非吸水性的塑料而言,塑料表面的湿气污染(水分积聚在塑料颗粒的表面)对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塑料在注塑加工前应进行适当地除湿干燥处理,以保证得到较好的成型效果。现有的注塑机成型系统一般配置有用于除湿干燥塑料的干燥机,现有的干燥机一般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提供热源,经加热后的热风从入风口进入烘料桶并对烘料桶内的塑料进行除湿干燥处理;对完成除湿干燥处理并从烘料桶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还携带有一定的热量,若这部分热量直接地排入车间,一方面会增加车间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并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增加能耗并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此外,在利用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加工的过程中,注塑机炮筒上所配置的加热器对炮筒内的待成型塑料进行加热处理,在此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热量通过加热器散发至外界(例如车间);对于进行工业生产加工的车间来说,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一方面会造成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并使得操作条件恶化,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用于循环利用注塑机炮筒的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热量的注塑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对于注塑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而言,普遍是通过风机将注塑机的烘料桶所排出的空气引入至余热收集装置内,余热收集装置包套于注塑机的炮筒且收集炮筒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余热收集装置对进入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并最终又被引入至烘料桶内,其中,烘料桶所排出的空气在进入至风机前一般需要通过过滤器来进行过滤处理,以将空气中所携带的粉尘水汽过滤掉。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述过滤器由于结构设计所存在的缺陷,在更换过滤芯时,内部所积累的粉尘很容易掉入至出气管内,进而很容易对烘料桶内的塑料造成二次污染;另外,上述过滤器不能真正地起到除湿、除水的作用,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干燥塑料所需的时间以及所耗电量也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该结构改良的过滤器设计新颖、除湿效果好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更换滤芯时所造成的二次污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包括有过滤器壳体以及过滤芯,过滤器壳体包括有过滤器基体以及装设于过滤器基体上端部的过滤器盖板,过滤器基体包括有水平横向布置的过滤器底板,过滤器底板的上端侧装设有分别呈圆环状且竖向布置的过滤器内壁、过滤器外壁,过滤器内壁位于过滤器外壁的内侧且过滤器内壁的外表面与过滤器外壁的内表面间隔布置,过滤器内壁的下端边缘部、过滤器外壁的下端边缘部分别与过滤器底板焊接,过滤器内壁、过滤器外壁分别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沿着径向完全贯穿的通孔,过滤器内壁与过滤器外壁之间装设有吸湿干燥层,过滤芯装设于过滤器内壁的内侧,过滤器盖板装设于过滤器外壁的上端部,过滤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套装孔;过滤器底板焊装固定有呈中空状的出气管,出气管的上端部朝上延伸至过滤芯的套装孔内,出气管的下端部朝下延伸至过滤器底板的下端侧,出气管的上端部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侧装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下端部焊接固定于支撑架,固定螺栓的上端部延伸至过滤芯的上端侧,固定螺栓的上端部螺装有固定螺母,过滤芯卡装于固定螺母与过滤器底板之间;过滤器盖板焊接固定有呈中空状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下端部朝下延伸至过滤器内壁的内侧,进气管的上端部朝上延伸至过滤器盖板的上端侧。其中,所述过滤器底板与所述过滤芯的下表面之间装设有密封胶圈,密封胶圈卡装于过滤芯的下表面与过滤器底板的上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过滤器盖板与所述过滤器外壁上端部通过锁扣扣接。其中,所述过滤器底板装设有位于所述过滤器内壁内侧的漏水嘴。其中,所述过滤器内壁为不锈钢内壁,所述过滤器外壁为不锈钢外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其包括过滤器壳体、过滤芯,过滤器壳体包括过滤器基体、过滤器盖板,过滤器基体包括过滤器底板、过滤器内壁、过滤器外壁,过滤器内壁位于过滤器外壁内侧,过滤器内壁、过滤器外壁分别开设通孔,过滤器内壁与过滤器外壁之间装设吸湿干燥层,过滤芯装设于过滤器内壁内侧,过滤器盖板装设于过滤器外壁上端部,过滤芯中心位置开设套装孔;过滤器底板焊装固定出气管,出气管上端部朝上延伸至过滤芯的套装孔内,出气管上端部装设支撑架,支撑架上端侧装设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端部螺装固定螺母,过滤芯卡装于固定螺母与过滤器底板之间;过滤器盖板焊接固定进气管。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除湿效果好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更换滤芯时所造成的二次污染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I 过滤器壳体11 过滤器基体111——过滤器底板 112——过滤器内壁113——过滤器外壁 114——通孔12 过滤器盖板2 过滤芯21——套装孔3——吸湿干燥层4——出气管5——支撑架6--固定螺检7--固定螺母8——进气管9——密封胶圈100--锁扣101--漏水嘴102--循环风机103--余热米集储热器104——烘料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包括有过滤器壳体I以及过滤芯2,过滤器壳体I包括有过滤器基体11以及装设于过滤器基体11上端部的过滤器盖板12,过滤器基体11包括有水平横向布置的过滤器底板111,过滤器底板111的上端侧装设有分别呈圆环状且竖向布置的过滤器内壁112、过滤器外壁113,过滤器内壁112位于过滤器外壁113的内侧且过滤器内壁112的外表面与过滤器外壁113的内表面间隔布置,过滤器内壁112的下端边缘部、过滤器外壁113的下端边缘部分别与过滤器底板111焊接,过滤器内壁112、过滤器外壁113分别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沿着径向完全贯穿的通孔114,过滤器内壁112与过滤器外壁113之间装设有吸湿干燥层3,过滤芯2装设于过滤器内壁112的内侧,过滤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过滤器壳体(1)以及过滤芯(2),过滤器壳体(1)包括有过滤器基体(11)以及装设于过滤器基体(11)上端部的过滤器盖板(12),过滤器基体(11)包括有水平横向布置的过滤器底板(111),过滤器底板(111)的上端侧装设有分别呈圆环状且竖向布置的过滤器内壁(112)、过滤器外壁(113),过滤器内壁(112)位于过滤器外壁(113)的内侧且过滤器内壁(112)的外表面与过滤器外壁(113)的内表面间隔布置,过滤器内壁(112)的下端边缘部、过滤器外壁(113)的下端边缘部分别与过滤器底板(111)焊接,过滤器内壁(112)、过滤器外壁(113)分别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沿着径向完全贯穿的通孔(114),过滤器内壁(112)与过滤器外壁(113)之间装设有吸湿干燥层(3),过滤芯(2)装设于过滤器内壁(112)的内侧,过滤器盖板(12)装设于过滤器外壁(113)的上端部,过滤芯(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套装孔(21);过滤器底板(111)焊装固定有呈中空状的出气管(4),出气管(4)的上端部朝上延伸至过滤芯(2)的套装孔(21)内,出气管(4)的下端部朝下延伸至过滤器底板(111)的下端侧,出气管(4)的上端部装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上端侧装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的下端部焊接固定于支撑架(5),固定螺栓(6)的上端部延伸至过滤芯(2)的上端侧,固定螺栓(6)的上端部螺装有固定螺母(7),过滤芯(2)卡装于固定螺母(7)与过滤器底板(111)之间;过滤器盖板(12)焊接固定有呈中空状的进气管(8),进气管(8)的下端部朝下延伸至过滤器内壁(112)的内侧,进气管(8)的上端部朝上延伸至过滤器盖板(12)的上端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焕雄,
申请(专利权)人:吴焕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