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5473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涉及用于计算机制图的3D建模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三维地震测试资料,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选取目标区域对应的三维地震图像;利用克里金插值法,通过三维地震截面图像,重构三维数值模型;编制雕刻程序,制作三维物理模型,再结合油藏实际情况,运用相似理论,布置井位。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得到全三维、大尺度、与油藏实际地下结构、形态一致的且能够表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复杂特征的物理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计算机制图的3D建模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的缝洞结构、连通类型、油水关系能否清楚认识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能否实现高效开发的基础之一。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存在裂缝、溶洞等多种流体流动通道,且裂缝、溶洞尺寸大、尺度变化也大,形态发育多样、分布随机。由此导致油水在其间的流动状态极为复杂,存在渗流、非线性渗流、管流、面流、对流及耦合流动等多种流动特征。油气生产规律也是极为复杂,以传统的渗流理论为指导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措施效果差,采收率低。由于油藏多处于地下数千米深度,无法直接观察到缝洞油藏的真实情况,更不能看到井位之间的连通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开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室内物理模拟的研究,以满足对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结构、形态、连通情况等研究的需要。而物理模型的制作有两大难点:一是确定储集体内部连通关系;二是确定缝洞的形态。目前主要的研究缝洞油藏连通性质的方法主要有生产动态法、油藏压力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和井间示踪剂测试法。对于缝洞储集体形态的确定则主要是通过地表露头的形态来进行推测,都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图像;(2)重构上述油藏目标区域的三维数值模型;(3)根据重构的油藏目标区域三维数值模型制作新的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图像;(2)重构上述油藏目标区域的三维数值模型;(3)根据重构的油藏目标区域三维数值模型制作新的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根据溶洞和裂缝的连通关系,对重构的溶洞和裂缝的三维模型进行处理;所述步骤(1)获取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图像,具体为:1)根据油田生产数据划定缝洞型碳酸盐油藏区域,在三维地震测试数据中确定模型区域;2)获取模型区域不同深度下,不同溶洞和裂缝的地震二维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1)根据油田生产数据,初步确定储集体溶洞和裂缝连通关系,结合油藏特性,对获得的不同溶洞和裂缝的二维地震图像进行预处理;2)利用边缘检测方法,获得不同溶洞和裂缝的边界图像;3)根据获得的不同溶洞和裂缝的二维边界图像利用克里金插值法重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锋李溢龙杨强李晓平张烈辉鲁新便荣元帅李新华李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