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小分子代谢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215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小分子代谢物,即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肌苷(Inosine)的新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肌苷能够提高细菌包括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克服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因此,将肌苷和抗生素连用可以显著提高抗生素的杀菌作用,比现有的只用抗生素在作为抗细菌耐药性药物的应用上,具有更好的效果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小分子代谢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小分子代谢物。
技术介绍
病原性细菌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虽然采用抗生素可以有效进行防治,但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细菌耐药后,对原本有效的抗生素产生耐受,导致感染难以控制。因此,采用新的方法控制细菌特别是耐药菌的感染十分重要。一种技术方法是通过提高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使得原本无效或低效的抗生素变得有效,将耐药菌杀死。因此,发现具有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分子,将其与抗生素一起制备成复方制剂,对控制细菌特别是耐药菌的感染十分重要。肌苷为腺嘌呤的前体,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体细胞,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现有技术中已公开的肌苷的作用有肌苷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活化肝功能,并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进行代谢,有助于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并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另外,肌苷能提高ATP水平并可转变为各种核苷酸。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还可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活化肝功能,加速肝细胞的修复。有增强白细胞增生的作用。但是,关于肌苷能否提高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研究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肌苷(Inosine)作为一种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的小分子代谢物,达到抑制细菌包括敏感菌、耐药菌及其持续态细菌(persister)的目的的技术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肌苷后,发现细菌在氨苄青霉素存在时生存率显著下降,说明肌苷可以提高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进一步发现,添加肌苷后,敏感菌、耐药菌及其持续态细菌(persister)在用氨苄青霉素处理时生存率也明显下降,说明敏感菌、耐药菌及其持续态细菌(persister)在添加肌苷后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都得到了提高。试验还发现肌苷可以提高大肠埃希菌对核糖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巴洛沙星、头孢西丁酸、氨曲南、莫西沙星、头孢唑林钠的敏感性。这些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抗生素与肌苷合用来提高敏感菌、耐药菌及其持续态细菌(persister)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方法来达到治疗耐药菌和非耐药菌的目的,尤其氨苄青霉素联合肌苷具有普遍抑制耐药菌作用。综上所述,在抗生素中添加肌苷能够明显提高敏感菌、耐药菌及其持续态细菌(persister)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耐药菌以及持续态细菌(persister)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方法。由此,本专利技术公开并保护了肌苷在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的应用。其可用于制备抑菌或杀菌的药物,进一步增强细菌或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专利技术公开并保护了一种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方法,具体为将肌苷与抗生素联用。所述的细菌包括但不限于为大肠埃希菌、迟钝爱德华菌、副溶血弧菌和无乳链球菌。因为这些细菌是人类和养殖动物常见的致病菌,其中无乳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大肠埃希菌、迟钝爱德华菌和副溶血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细菌可以是耐药菌,也可以是非耐药菌。这些细菌为常见的病原菌,且常见其耐药菌株,同时大肠埃希菌是研究细菌耐药的模式菌,故这些细菌为耐药和非耐药菌的较好代表菌。所述的抗生素选自但不限于为氨苄青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巴洛沙星、头孢西丁酸、氨曲南、莫西沙星、头孢唑林钠。因为氨苄青霉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氨曲南、头孢西丁酸和头孢唑林钠为头孢菌类抗生素(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巴洛沙星和莫西沙星为喹诺酮类抗生素;核糖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为酰胺类抗生素。这些包括了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类型。所述的肌苷与抗生素的剂量比例按重量计为1:0.0015~300。应用上述方法来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时,肌苷的使用浓度为3mg~30g/次给药。通过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内容,还可制备出一种新的抑菌或杀菌剂,该剂含有抗生素和肌苷;或者一种提高抗生素对耐药菌抑菌或杀菌作用的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肌苷和抗生素。尽管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列举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迟钝爱德华菌、副溶血弧菌和无乳链球菌。尤其是本专利技术多数验证试验是以大肠埃希耐药菌作为研究对象的。但是,这些细菌并不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这是因为:第一、大肠埃希菌为研究耐药机制的模式菌。第二、上述细菌分别属于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其中无乳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大肠埃希菌、迟钝爱德华菌和副溶血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而所有人类和养殖动物病原菌均可以按照该染色进行分类,故上述细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第三、细菌可以具有耐药和非耐药状态,即同一细菌的耐药和非耐药菌株,另外在特殊情况下会以persistence(持续态)这样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形式存在,在添加肌苷后亦提高了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因此,根据上述原理从这些菌种可以推知到更多的菌种也适宜于本专利技术的理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列举的抗生素为氨苄青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巴洛沙星、头孢西丁酸、氨曲南、莫西沙星、头孢唑林钠。但同样的,这些抗生素也并不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这是因为虽然抗生素的品种数以百计,但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抗菌机制可以分类,相似化学结构的具有相同的抗菌机制,因此不需要一一进行验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抗生素包括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氨苄青霉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氨曲南、头孢西丁酸和头孢唑林钠为头孢菌类抗生素(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巴洛沙星和莫西沙星为喹诺酮类抗生素;核糖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为酰胺类抗生素。因此,具有很好的抗生素代表性。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理念,可以容易地推知到,临床其余多种抗生素也同样能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抗生素为氨苄青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巴洛沙星、头孢西丁酸、氨曲南、莫西沙星、头孢唑林钠。附图说明图1为肌苷提高大肠埃希氏菌K12BW25113对氨苄青霉素的肌苷浓度效应(A)、抗生素浓度效应(B)及时间效应(C)。图2为大肠埃希菌K12BW25113及其氨苄青霉素耐药菌、大肠埃希菌临床多重耐药菌的persister制备(A)和肌苷提高3种菌的persister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B)。图3为肌苷可提高大肠埃希菌K12BW25113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图4为肌苷可提高多种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具体描述。下述所使用的实验方法若无特殊说明,均为本
现有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通过商业途径可得到的配料或材料。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肌苷提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1、细菌样本制备:挑取大肠埃希菌K12BW25113单克隆到100mLLB液体培养基中,37℃、200rpm培养16小时达饱和状态。收集20mL菌液,8000rpm离心5分钟,除去上清并以等体积0.85%生理盐水洗涤菌体后,用1×M9培养基(含10mM乙酸盐)悬浮菌体,调节菌液的OD值为0.6,然后分装5mL于试管中备用。2、肌苷可提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且具有肌苷浓度效应:在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提高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小分子代谢物

【技术保护点】
肌苷在提高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肌苷在制备提高细菌对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宣宪李惠赵贤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