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904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包括踏步底板,所述的踏步底板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焊接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唇形阀。所述的踏步底板与水平面成1-2°的夹角。所述的唇形阀通过卡箍固定在排水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能够有效的排出踏步处的积水,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增加踏步本体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客车车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乘客门踏步焊接后,由于停车位置的不同、车身弧度的不同及门口铝压条的安装,造成踏步内部容易积水,乘客上下车时不方便;乘客门门体易与乘客门踏步干涉,易造成开关门时阻力较大,减少乘客门的使用寿命;同时因门体下部密封条与踏步摩擦,造成踏步处防锈漆过早脱落,踏步底板极不美观,易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乘客门自排水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包括踏步底板,所述的踏步底板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焊接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唇形阀。作为优选,所述的踏步底板与水平面成1-2°的夹角。作为优选,所述的唇形阀通过卡箍固定在排水管上。制作乘客门踏步,将乘客门踏步底板与水平面成1-2°的夹角,在踏步的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焊接排水管;为避免灰尘从排水管处进入车内,在排水管的下端安装一个唇形阀,有效避免了灰尘从排水管进入车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结构简单实用,能够有效的排出踏步处的积水,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增加踏步本体的寿命。【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I为踏步底板,2为排水口,3为排水管,4为唇形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包括踏步底板I,所述的踏步底板I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 2,排水口 2下方焊接有排水管3,在排水管3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唇形阀4。所述的踏步底板I与水平面成1-2°的夹角。所述的唇形阀4通过卡箍固定在排水管3上。制作乘客门踏步,将乘客门踏步底板I与水平面成1-2°的夹角。在踏步底板I的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 2,焊接排水管3 ;为避免灰尘从排水管3处进入车内,在排水管3的下端安装一个唇形阀4,有效避免了灰尘从排水管3进入车内。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述内容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包括踏步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底板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焊接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唇形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底板与水平面成1-2°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唇形阀通过卡箍固定在排水管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包括踏步底板,所述的踏步底板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焊接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唇形阀。所述的踏步底板与水平面成1-2°的夹角。所述的唇形阀通过卡箍固定在排水管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能够有效的排出踏步处的积水,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增加踏步本体的寿命。【IPC分类】B60R13-07【公开号】CN204323240【申请号】CN201420651073【专利技术人】赵轲, 谢保成 【申请人】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门自排水结构,包括踏步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底板下部增加一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焊接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唇形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轲谢保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