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471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碱渣的SO2酸化、电化学氧化和碱析再生三部分构成,其中SO2酸化使用的SO2来自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含SO2气体,同时引入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尾气作为载气,酸化生成的酸性水pH达到2~6时停止酸化,引入载气量控制酸化生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化氢体积浓度大于15%。酸化过程产生气、油、水三相,气体进克劳斯制硫磺装置,分离回收酸性油,酸性水相进入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然后用NaOH碱析,生成的再生碱液回用于油品碱洗精制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投资小,操作条件温和,可回收硫化物、石油酸和钠离子,没有恶臭气体排放,没有高COD、高盐废水进污水处理场,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碱渣主要有:炼油厂柴油碱渣、汽油碱渣、液态烃碱渣,乙烯碱渣,以及其它含有硫化钠的碱渣。特别是采用酸化回收方法对含硫碱渣进行治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炼油厂油品碱洗精制、乙烯气体净化、煤气净化、天然气净化过程中,产生含硫碱渣,这些碱渣中普遍含有硫化钠,硫化钠浓度因碱渣来源而异,炼油厂液态烃碱渣、汽油碱渣中硫化钠浓度较高,柴油碱渣中浓度较低;乙烯碱渣、煤气净化碱渣、天然气净化碱渣中硫化钠浓度普遍较高。这些碱渣除含硫化钠外,根据其来源,还含有酚钠、环烷酸钠、硫醇钠、其它有机酸钠等,在炼油厂液态烃碱渣、汽油碱渣中主要是酚钠、硫醇钠和其它小分子有机酸钠,炼油厂直馏柴油碱渣中主要是环烷酸钠,乙烯碱渣、煤气净化碱渣、天然气净化碱渣中主要是酚钠和其它小分子有机酸钠。这些碱渣COD一般在20万mg/L以上,属于危险废物。上述碱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硫酸中和-生物处理方法该方法先用硫酸中和碱渣,生成含硫化氢气体直接排放,恶臭污染严重,生成的酸性油分离回收,生成的中和水进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处理。由于中和水COD浓度和盐含量很高,对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影响很大,普遍需要与其它污水一起混合稀释处理。2、硫酸中和-萃取-生物处理方法该方法先用硫酸中和碱渣,生成含硫化氢气体直接排放,恶臭污染严重,生成的酸性油分离回收,生成的中和水先用萃取剂萃取进一步降低COD,萃取出水再进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处理。萃取出水COD浓度虽然已大幅度降低,一般可降到1000~5000mg/L,但盐含量仍然很高,对活性污泥仍然有较大的毒性,还需要与其它污水一起混合稀释处理。3、湿式氧化-中和-生物处理该方法先用湿式氧化法处理碱渣,将碱渣中的硫化钠氧化为硫酸钠,将部分酚钠和有机酸钠氧化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湿式氧化尾气基本没有恶臭气味,湿式氧化出水用硫酸(或氢氧化钠)中和调pH至中性,回收中和产生的浮油,中和水与其它污水混合稀释一起进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处理。中和水仍然存在COD浓度和盐含量较高,对活性污泥生物污水处理装置有较大影响的问题。4、硫酸中和-废气生物脱臭-废水生物处理该方法先用硫酸中和碱渣,产生的含硫化氢气体进生物脱臭装置处理,产生的中和水进与其它污水混合稀释一起进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处理,中和水COD浓度和盐含量较高的问题依然存在。针对高硫含量高COD的碱渣废液的处理,有些专利提出了处理技术,如水解法、氧化法、生物法、萃取法、蒸发焚烧法等。CN98121081.3公开了一种废碱废液的处理方法,采用湿式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联合处理碱渣的方法。但由于湿式氧化后的废水中COD浓度仍很高,而且无机盐含量也相当高(有的碱渣中含200g/L~300g/L)。无机盐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SBR法中的微生物一般能忍受小于30g/L的无机盐含量,超过这个值以后,微生物开始解体并上浮,最终造成活性污泥流失,反应器运行失败。因此采用SBR法处理碱渣废液时,要采用较多的新鲜水或其它来源的污水对原水进行稀释,以满足进水中无机盐含量小于30g/L的要求。这样,新鲜水的用量一般为10倍原水量以上时,才能进入SBR反应池,另外此工艺的剩余污泥量较多,需要定期排出剩余污泥,增加了后处理费用。CN02130781.4提出一种炼油碱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在101-115℃下蒸发含有蒸发促进剂的炼油碱渣,蒸发出的气相冷凝液循环使用,浓缩后的碱渣进焚烧炉在750-950℃下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硫酸钠。但是碱渣废液中挥发性的有机物和恶臭硫化物会在蒸发的过程中大量会发出来,造成气相冷凝液污染物浓度很高,而且蒸发和焚烧能耗很大。CN00110702.X提出了一种碱渣废液的净化方法,包括在活性污泥存在下,碱渣废液与含氧气体接触,净化后出水由膜过滤排出,所使用的膜为微滤膜或超滤膜。该专利只适用于进水COD<12000mg/L,无机盐含量<50mg/L。对于大部分碱渣中和水的COD都远高于这个指标,仍需要新鲜水稀释。CN200510041778.8介绍了一种炼厂碱渣络合萃取脱酚的方法,使用了两种混合萃取剂Ⅰ和Ⅱ,先后与碱渣混合,络合萃取,得到三相萃取体系,一相为萃余相,用NaOH反萃相Ⅰ,得到萃取剂Ⅰ和酚,加热反萃相Ⅱ,可脱除相Ⅱ中的硫化物,得到萃取剂Ⅱ,起到同时脱硫和酚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处理碱渣反萃过程中会产生碱性废液。综上所述,现有碱渣处理方法基本没有回收碱渣中的硫资源和钠资源,中和产生的废水普遍需要其它污水混合稀释一起进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处理,由于该废水COD浓度和盐含量较高,对活性污泥生物污水处理装置有较大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以硫磺形式回收碱渣中的硫资源,以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碱液形式回收碱渣中的钠离子,回收酸性油,回收的氢氧化钠碱液可循环用于油品碱洗精制、煤气净化、天然气净化、烟气脱硫等,没有高COD、高盐废水进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装置,避免了对污水处理场的冲击。本专利技术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碱渣的SO2酸化、电化学氧化和碱析再生三部分构成,其中SO2酸化步骤使用的SO2来自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含SO2气体,同时引入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尾气作为载气,酸化生成的酸性水pH达到2~6时停止酸化,引入载气量控制酸化生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化氢体积浓度大于15%。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来自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含SO2气体主要含SO2、H2S和N2,其H2S/SO2摩尔比按2由H2S氧化生成,通过降温控制该气体温度降至60℃以下优选为40~60℃用于酸化。在用含SO2气体酸化碱渣的同时,最好引入硫磺装置的SCOT(SCOT是克劳斯尾气处理装置)尾气作为载气,该尾气既能够搅拌强化酸化反应气液传质过程,又能够将反应生产的硫化氢及时从液相中气提出来并循环回克劳斯制硫装置。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碱渣的SO2酸化过程可以是连续过程,也可以是间歇过程。在连续过程中,通过控制含SO2气体与碱渣的比例,使酸化生成的酸性水pH达到2~4,COD约1万~8万mg/L,通过控制SCOT尾气用量使酸化生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化氢体积浓度大于15%,一般为15%~85%,生成气体连续排往克劳斯装置与装置的原料气混合一起去生产硫磺,一般控制其气量小于原料气体积的10%;酸化产生的酸性油漂浮到水相上部被连续分离回收。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在碱渣间歇酸化过程中,先将碱渣输入酸化反应器,在反应器密闭状态下输入来自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含SO2气体和SCOT尾气,随着气体输入和酸化反应发生,反应器内压力升高,至0.05~0.5MPa(表压),自控阀门开启,反应器内的气体去克劳斯装置;要通过控制含SO2气体和SCOT尾气流量来控制酸化反应产生的气体中H2S体积浓度大于15%,SO2体积浓度小于2%。当反应器内水相pH降到2~4时,首先停止输入含SO2气体,用SCOT尾气继续吹脱10~20分钟,再停止输入SCOT尾气。将反应器内液体静止沉降4~12小时,使酸性油与酸性水充分分离,将酸性水排到电化学氧化反应器,将酸性油排往污油罐回收。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电化学氧化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酸化产生的酸性水,进入电化学氧化反应器,有机污染物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碱渣的SO2酸化、电化学氧化和碱析再生三部分构成,其中SO2酸化步骤使用的SO2来自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含SO2气体,同时引入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尾气作为载气,酸化生成的酸性水pH达到2~6时停止酸化,引入载气量控制酸化生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化氢体积浓度大于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硫碱渣的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碱渣的SO2酸化、电化学氧化和碱析再生三部分构成,其中SO2酸化步骤使用的SO2来自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含SO2气体,同时引入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尾气作为载气,酸化生成的酸性水pH达到2~6时停止酸化,引入载气量控制酸化生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化氢体积浓度大于15%;酸化产生的酸性水,进入电化学氧化反应器,有机污染物被氧化为CO2和H2O,SO32-被氧化为SO42-,氧化处理出水COD0.1万~3万mg/L;电化学氧化的出水进入碱析再生反应器,碱析再生的操作条件为:加入NaOH进行碱析,析出硫酸钠晶体,同时得到再生碱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含SO2气体含SO2、H2S和N2,其H2S/SO2摩尔比按2由H2S氧化生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渣的SO2酸化过程采用连续过程,或者采用间歇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过程时,通过控制含SO2气体与碱渣的比例,使酸化生成的酸性水pH达到2~4,COD为1万~8万mg/L,通过控制SCOT尾气用量使酸化生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化氢体积浓度大于15%,生成气体连续排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生赵磊刘志禹王新王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