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格密度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4200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密度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隐私保护服务器接收用户的位置查询请求;隐私保护服务器基于网格密度模型建立并维护用户状态表和区块信息表;利用基于网格的最小包含区间搜寻算法找到覆盖该用户的k近邻区域作为位置模糊区域;然后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赋予假名,根据轨迹隐私度量对高风险临近用户间的假名进行交换;最后将查询请求传递到位置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并将获得的查询结果经过滤后返回给查询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网格密度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格密度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结束、物联网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多。通俗来讲,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LBS)就是用户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坐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位置相关的服务请求,得到位置服务厂商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的各种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位置服务在位置定位、路径导航、查询、识别、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移动互联网最耀眼的服务模式之一。然而位置服务的商业化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中隐藏的安全隐私泄露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在位置服务中,位置服务方可以获得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身份标示符和查询内容等。如果其是“不可信赖的”,如有搜集用户数据的习惯、或将用户数据出售给广告商的行为等,用户的位置信息即有可能泄露到“别有用心的”攻击者手中。通过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手段,结合一定的背景知识,攻击者可以同时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份,进而推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网格密度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网格密度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隐私保护服务器来访问位置数据库服务器,包括步骤:S1、将隐私保护服务器所负责位置查询请求的区域划分为网格区域,建立用户状态表用于维护用户隐私配置及位置状态,建立区块信息表用于维护网格区域内用户、敏感目标信息;S2、隐私保护服务器接受位置查询请求,更新用户状态表和区块信息表;S3、在隐私保护服务器的位置模糊模块中使用最小包含区间寻找方法为位置查询请求寻找匿名区间;S4、在隐私保护服务器的动态假名模块中为位置查询请求赋予假名,进行轨迹隐私度量,将高风险用户假名和邻近用户假名进行随机的交换,保存假名‑用户身份的对应信息;S5、隐私保护服务器将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格密度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隐私保护服务器来访问位置数据库服务器,包括步骤:S1、将隐私保护服务器所负责位置查询请求的区域划分为网格区域,建立用户状态表用于维护用户隐私配置及位置状态,建立区块信息表用于维护网格区域内用户、敏感目标信息;S2、隐私保护服务器接受位置查询请求,根据用户编号加载用户的隐私配置,依据其位置坐标计算所在网格编号,更新用户状态表中该用户状态和区块信息表中该网格编号条目;S3、在隐私保护服务器的位置模糊模块中使用最小包含区间寻找方法为位置查询请求寻找匿名区间;S4、在隐私保护服务器的动态假名模块中为位置查询请求赋予假名,进行轨迹隐私度量,将高风险用户假名和邻近用户假名进行随机的交换,保存假名-用户身份的对应信息;S5、隐私保护服务器将匿名后的位置查询请求发送至位置数据库服务器,位置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模糊区域对假名请求进行服务响应,将查询结果后旋即返回至隐私保护服务器;S6、隐私保护服务器的过滤模块找到请求用户身份,进行假名-用户身份翻译及找到其位置查询对应的位置信息,返回给对应用户;其中:步骤S4所述的轨迹隐私度量包括:将轨迹隐私泄露风险量化,分为历史因子、速度因子、环境因子和次数因子四部分:历史因子表征轨迹隐私随时间流动的衰减,相邻两次请求的间隔越小泄露风险越高;速度因子表征用户移动速度对轨迹隐私的影响,相邻请求之间的位置变换越大,风险越高;环境因子表征此时周围用户的稠密程度;次数因子衡量当前假名使用次数的影响,同一假名使用次数越高越容易泄露用户的轨迹隐私;轨迹隐私为各因子与因子权重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发明刘佩林潘常春郁文贤邹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美迪索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