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货厢下行遇阻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350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8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货厢下行遇阻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盒和与钢丝绳装连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所述控制盒包括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显示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连接,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电路和继电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具有两个输出接线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有效防止钢丝绳的无规律缠绕并造成导绳器损坏以及拉断钢丝绳的事故发生,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机在货厢下行时遇阻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升降机包括电动葫芦、货厢和电控箱,电动葫芦与电控箱电连接,而货厢与电动葫芦的钢丝绳上设有的吊钩相配装。目前,升降机的货厢下行遇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当升降机的货厢或竖井轨道变形时,货厢在向下运行过程中,货厢的外框会与竖井周边或轨道发生擦碰,严重时还可能会卡住货厢;另一方面,当有异物进入竖井,或者检修时采取的一些防坠落设施因工人疏忽未拆除干净的,都有可能使货厢下行遇阻,甚至卡住货厢。在已有技术中,升降机并未设有货厢下行遇阻的保护装置,一旦升降机的货厢下行过程中遇到阻碍停止时,钢丝绳就会受力减小甚至完全松弛,但是电动葫芦的电机会继续运行,而电动葫芦的滚筒依然继续向下施放钢丝绳,这样,容易引起钢丝绳的无规律缠绕并造成导绳器的损坏,此时,如果停止的货厢突然下坠,货厢有一段距离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货厢在重力作用下会有一加速度过程,产生较高的下坠速度,由于钢丝绳缠绕后无法正常施放,在此速度下下行的货厢常常会拉断钢丝绳,发生货厢坠井事故,若货厢内有危险物料时可能引发其它事故。还有,当货厢已经行至底层时,正常情况下升降机控制装置的下限保护装置会动作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下限保护装置可能会失效,如果因操作人员疏忽继续按下行按键,电机依然会继续运行,升降机的滚筒会继续向下施放钢丝绳,这样,也容易引起钢丝绳的无规律缠绕并造成导绳器的损坏,还会增加检修工作量。由此得知,若升降机未设有货厢下行遇阻的保护装置,则危险系数会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有效防止钢丝绳的无规律缠绕并造成导绳器损坏以及拉断钢丝绳的事故发生,安全性高的升降机货厢下行遇阻保护>J-U ρ?α装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机货厢下行遇阻保护装置,a、包括控制盒和与钢丝绳装连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b、所述控制盒包括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显示电路和继电器,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连接,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电路和继电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具有两个输出接线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盒还包括声光报警器,且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声光报警器包括LED灯和蜂鸣器,且LED灯和蜂鸣器分别与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蜂鸣器通过蜂鸣器驱动电路与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盒还包括调试接口接插件,且调试接口接插件与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继电器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与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升降机货厢下行遇阻保护装置后,使用时,控制盒的继电器的两个输出接线端与升降机电控箱电连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升降机的钢丝绳装连;当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检测到钢丝绳受力时,若升降机的货厢实际承载的重量小于单片机预先设定的货厢荷载,则所述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使得继电器的触点断开,此时,升降机的电控箱发出控制信号,禁止升降机的货厢继续下行;反之,若升降机的货厢实际承载的重量大于单片机预先设定的货厢荷载,则所述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使得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此时,升降机的电控箱发出控制信号,允许升降机的货厢继续下行;若升降机的货厢已经行至底层时,若因其它原因电机继续运行,升降机的滚筒继续向下释放钢丝绳,而货厢触底时钢丝绳受力减小,升降机的货厢实际承载的重量小于单片机预先设定的货厢荷载,则所述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使得继电器的触点断开,升降机的电控箱发出控制信号,禁止滚筒继续向下释放钢丝绳,这样,钢丝绳就不会再无规律缠绕,也不会影响升降机的正常使用,不仅减少了技术人员的检修工作,而且提高了升降机的安全性能。由此可知,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并且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图3是图2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3所示,一种升降机货厢下行遇阻保护装置,a、包括控制盒I和与钢丝绳装连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 ;b、所述控制盒I包括信号放大器1-1、A/D转换器1-2、单片机1_3、显示电路1_4和继电器1-5,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与信号放大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D转换器1-2的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1-1的输出端与电连接,A/D转换器1-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电路1-4和继电器1-5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1-3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1-5具有两个输出接线端。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及时进行声光报警,提醒使用人员,所述控制盒I还包括声光报警器1-6,且声光报警器1-6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3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如图2、3所示,所述声光报警器1-6包括LED灯1_6_1和蜂鸣器1_6_2,且LED灯1-6-1和蜂鸣器1-6-2分别与单片机1-3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蜂鸣器1-6-2通过蜂鸣器驱动电路1-6-3与单片机1_3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如图2、3所示,为了便于烧录调试程序,所述控制盒I还包括调试接口接插件1-7,且调试接口接插件1-7与单片机1-3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继电器1-5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1-8与单片机1_3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如图1所示,3是升降机电控箱,4是电机,5是导绳器,6是钢丝绳,7是卷筒装置,而升降机的电动葫芦是由电机4、导绳器5、钢丝绳6和卷筒装置7构成。本技术所述控制盒I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均安装在升降机的钢丝绳上。本技术所述信号放大器1-1与A/D转换器1-2可以选择分立式结构,也可以选择集成式结构。若是选择集成式结构,可以选用型号为CS1168S的集成电路。本技术使用时,控制盒I的继电器1-5的两个输出接线端与升降机电控箱3电连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与升降机的电动葫芦的钢丝绳6装连;当钢丝绳6受力时,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会产生轻微的变形,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内的电阻应变片根据变形大小会改变电阻值,从而打破了全桥式等臂电桥的平衡,使得电桥的输出端的电压不为零,钢丝绳6受力越大,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变形越大,电阻的变化也就越大,而电桥输出端的电压亦越大,这样就实现了力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本技术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的电桥输出端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送到信号放大器1-1进行放大,然后进入A/D转换器1-2将其转换为数字量,再输入单片机1-3进行分析处理处理,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将测得的重量送到显示电路1-4显示。当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检测到钢丝绳受力时,若升降机的货厢实际承载的重量小于单片机1-3预先设定的货厢荷载,则所述单片机1-3发出控制信号,使得继电器1-5的触点断开,此时,升降机电控箱3发出控制信号,禁止升降机的货厢继续下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货厢下行遇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a、包括控制盒(1)和与钢丝绳装连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b、所述控制盒(1)包括信号放大器(1‑1)、A/D转换器(1‑2)、单片机(1‑3)、显示电路(1‑4)和继电器(1‑5),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与信号放大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D转换器(1‑2)的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1‑1)的输出端与电连接,A/D转换器(1‑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电路(1‑4)和继电器(1‑5)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1‑3)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1‑5)具有两个输出接线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结保冯忠宇黄书兵左营张小明冯雪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