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625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包括壁板、连接各壁板的组装件,壁板包括保温层,覆盖保温层的上板、下板,组装件包括垂直连接壁板的角连接组件及水平连接两块壁板的面连接组件,角接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两块壁板侧面的相互配合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其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面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两块壁板侧面的互相配合的第三边框、第四边框,其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第三边框、第四边框的咬合部位表面设置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实现比较高的强度与刚度、无冷桥、低漏风率,具有结构简单、易装配、成本低廉等优点,可满足大批量模块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湿度和洁净度调节设备领域,尤其一种空调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空气处理机组的箱体结构多种多样,有插接式、压接式、迷宫密封式等多种。不同的箱体结构,在强度、防冷桥、漏风率、制作成本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无冷桥、低漏风、易装配的空调箱体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包括壁板、连接各壁板的组装件,所述壁板包括保温层,覆盖所述保温层的上板、下板,所述组装件包括垂直连接所述两块壁板的角连接组件及连接同一平面上的所述两块壁板的面连接组件,所述角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分别与一块所述壁板的边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所述面连接组件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三边框、第四边框,所述第三边框、第四边框分别安装在两块壁板侧面,所述第三边框、第四边框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板、下板采用钢板制作,保温层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第四边框都为铝型材。壁板组装时,上板插入第一边框的一个窄缝内,用气缸压紧此窄缝,使第一边框与上板组成一个能受一定拉力的整体,由原来一般结构的段框受力,改变为由壁板来传递拉力。优选地,所述第三边框、第四边框的咬合部位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三边框、第四边框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三边框、第四边框间还设置有保温棉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优选地,所述壁板竖直设置有2块,水平设置有4块,所述6块壁板组合形成一个框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在其连接的内角处分别设置还有隔热条、密封条,在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相交咬合时所述隔热条、密封条相互抵触并密封。优选地,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螺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技术承压后,传递力主要由壁板上的上板、下板来完成。可以取消压接和插接式段框结构和纵向连接杆,可节省部分钢材。由于本技术的每块壁板都按照榫卯结构定位关系,在箱体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可以按照每块壁板的安装要求,预制或预埋加强或其他物件在壁板内部,具有可操作性。由于本技术角接的两块壁板的隔热条相互接触,保证不漏风,无冷桥,改变了拼角处有漏风、冷桥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A处放大图;附图3为B处放大图。以上附图中:1、壁板;11、上板;12、下板;13、保温层;2、角连接组件;21、第一边框;22、第二边框;24、隔热条;25、密封条;3、面连接组件;31、第三边框;32、第四边框;33、盖板;34、保温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所示,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包括壁板1、连接各壁板I的组装件,壁板I包括保温层13,覆盖保温层13的上板11、下板12,组装件包括垂直连接两块壁板I的角连接组件2及连接同一平面上的两块壁板I的面连接组件3,角接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分别与一块壁板I的边缘部固定连接,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螺钉,面连接组件3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分别安装在两块壁板I侧面,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上板11、下板12采用钢板制作,保温层13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都为铝型材。壁板I组装时,上板11插入第一边框21的一个窄缝内,用气缸压紧此窄缝,使第一边框21与上板11组成一个能受一定拉力的整体,由原来一般结构的段框受力,改变为由壁板I来传递拉力。壁板I竖直设置有2块,水平设置有4块,6块壁板I组成一个框形结构。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的咬合部位表面设置有盖板33,盖板3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上,盖板33与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间还设置有保温棉层34,盖板33位于箱体的内表面。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在其连接的内角处分别设置还有隔热条24、密封条25,在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相交咬合时隔热条24、密封条25相互抵触并密封。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包括壁板(1)、连接各壁板(I)的组装件,所述壁板(I)包括保温层(13),覆盖所述保温层(13)的上板(11)、下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件包括垂直连接所述两块壁板(I)的角连接组件(2)及连接同一平面上的所述两块壁板(I)的面连接组件(3),所述角接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所述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分别与一块所述壁板(I)的边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所述面连接组件(3)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所述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分别安装在两块壁板(I)侧面,所述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 )的咬合部位表面设置有盖板(33 ),所述盖板(33 )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3)与所述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 )间还设置有保温棉层(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3)位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I)竖直设置有2块,水平设置有4块,所述6块壁板(I)组合形成一个框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在其连接的内角处分别设置还有隔热条(24)、密封条(25),在所述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相交咬合时所述隔热条(24)、密封条(25)相互抵触并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固定的螺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包括壁板、连接各壁板的组装件,壁板包括保温层,覆盖保温层的上板、下板,组装件包括垂直连接壁板的角连接组件及水平连接两块壁板的面连接组件,角接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两块壁板侧面的相互配合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其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箱体结构,包括壁板(1)、连接各壁板(1)的组装件,所述壁板(1)包括保温层(13),覆盖所述保温层(13)的上板(11)、下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件包括垂直连接所述两块壁板(1)的角连接组件(2)及连接同一平面上的所述两块壁板(1)的面连接组件(3),所述角接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所述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分别与一块所述壁板(1)的边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框(21)、第二边框(22)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所述面连接组件(3)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所述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分别安装在两块壁板(1)侧面,所述第三边框(31)、第四边框(32)相交的咬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咬合的榫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夏耀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净安发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