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麦早发的小麦拌种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102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小麦早发的小麦拌种剂,该小麦拌种剂由活性炭、赤霉素、缩节胺、有机保温材料、凹凸棒土组成,其重量份数为:活性炭20—3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5—10份、缩节胺20—30份、有机保温材料5—10份、凹凸棒土2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此拌种剂与小麦种子拌种,播种后能促进小麦早出苗、早齐苗、早形成壮苗、早分蘖,增加小麦的亩有效穗数,为小麦获得高产、稳产提供良好的群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小麦早发、形成壮苗的小麦拌种剂。
技术介绍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最大,约占谷类作物总面积的1/3;总产量最多,占谷类作物总产的30%;商品率最高,全世界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我国是小麦主产国之一,近年来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相对较为稳定,主要依靠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增加单产途径增加小麦总产量。稻麦两熟种植模式是我国一些地区的主要种植模式。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水稻高产,只有延长水稻的收割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就致使下茬作物——小麦的播种时间推迟,从而影响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的发挥。为了达到小麦高产稳产的目标,且在不提早小麦播期的情况下,只有促进小麦早发、早形成壮苗,才能为小麦获得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群体基础。因此,合理的拌种剂配方才能满足这种种植模式。以往的小麦拌种剂主要是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杀灭地下害虫和土传病菌,用于促进小麦早发、早形成壮苗的拌种剂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小麦早发的小麦拌种剂,通过用此拌种剂与小麦种子拌种,播种后能促进小麦早出苗、早齐苗、早形成壮苗、早分蘖,从而增加小麦的亩有效穗数,为小麦获得高产、稳产提供良好的群体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小麦拌种剂由活性炭、赤霉素、缩节胺、有机保温材料、凹凸棒土组成,其重量份数为:活性炭20—3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5—10份、缩节胺20—30份、有机保温材料5—10份、凹凸棒土20—50份。其中,有机保温材料是聚氨酯。上述小麦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活性炭20—3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5—10份、缩节胺20—30份、有机保温材料5—10份、凹凸棒土20—50份;(2)将纯净赤霉素用乙醇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5%赤霉素用3ml乙醇溶解;(3)向赤霉素乙醇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缩节胺粉剂,并进行充分搅拌;(5)向步骤(4)搅匀的混合物中再加入有机保温材料、凹凸棒土,充分混合、搅拌,得小麦拌种剂。上述小麦拌种剂的使用方法是:小麦拌种时,依拌种剂与种子量的质量比是1:150分别取拌种剂和种子;用水溶解拌种剂,水与拌种剂的质量比是2—3:1;再用拌种剂溶液进行拌种,拌种半小时后进行播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一、本专利技术的小麦拌种剂用于小麦播前拌种,播种后促进小麦早发、早形成壮苗、早分蘖。二、本专利技术中活性炭和有机保温材料吸收太阳辐射、土壤传导的热量,并使热量不向小麦种子周围传导,从而保证小麦种子周围的微环境温度,有利于小麦早发芽与生长。三、本专利技术中活性炭吸附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使重金属成分不被小麦种子吸收。四、本专利技术中赤霉素有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与生长,缩节胺有利于小麦形成壮苗与早分蘖,保证小麦高产群体质量。五、用本专利技术的拌种剂拌种播种后,小麦出苗比用其他拌种剂或未用拌种剂拌种的小麦快一天;在小麦拔节起身期,用本专利技术的拌种剂拌种的小麦苗带蘖比其他拌种剂拌种或未用拌种剂拌种的小麦苗多1—2个分蘖;在小麦成熟期,用本专利技术的拌种剂拌种的小麦亩有效穗数比其他拌种剂拌种或未用拌种剂拌种的小麦多0.11—0.26万穗,产量增加10%以上;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拌种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实施例1:依以下步骤制备小麦拌种剂(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活性炭2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5份、缩节胺20份、聚氨酯5份、凹凸棒土50份;(2)将纯净赤霉素用乙醇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5%赤霉素用3ml乙醇溶解;(3)向赤霉素乙醇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缩节胺粉剂,并进行充分搅拌;(5)向步骤(4)搅匀的混合物中再加入聚氨酯、凹凸棒土,充分混合、搅拌,得小麦拌种剂。小麦拌种时,依拌种剂与种子量的质量比是1:150分别取伴种剂和种子;用水溶解拌种剂,水与拌种剂的质量比是2:1;再用拌种剂溶液进行拌种,拌种半小时后进行播种。2013年在淮安市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验,土壤费力中等偏上,前茬为水稻,试验设处理为:本实施例1的小麦拌种剂拌种及对照(未拌种),三重复,小区面积为33.3m2,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考察指标为:出苗时间、出苗率、拔节起身单株带蘖数、亩有效穗数、折合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用本实施例1的小麦拌种剂拌种的小麦比对照早出苗1天,出苗率高5%,拔节起身单株带蘖数多0.6个,亩有效穗数增加0.11万穗,增产10.50%(见下表)。实施例2:依以下步骤制备小麦拌种剂(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活性炭25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7.5份、缩节胺25份、聚氨酯7.5份、凹凸棒土35份;(2)将纯净赤霉素用乙醇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5%赤霉素用3ml乙醇溶解;(3)向赤霉素乙醇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缩节胺粉剂,并进行充分搅拌;(5)向步骤(4)搅匀的混合物中再加入聚氨酯、凹凸棒土,充分混合、搅拌,得小麦拌种剂。小麦拌种时,依拌种剂与种子量的质量比是1:150分别取伴种剂和种子;用水溶解拌种剂,水与拌种剂的质量比是2.5:1;再用拌种剂溶液进行拌种,拌种半小时后进行播种。2013年在淮安市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验,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为水稻,试验设处理为:本实例小麦拌种剂拌种及对照(未拌种),三重复,小区面积为33.3m2,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考察指标为:出苗时间、出苗率、拔节起身单株带蘖数、亩有效穗数、折合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用本实例的小麦拌种剂拌种的小麦比对照早出苗1天,出苗率高12%,拔节起身单株带蘖数多1.1个,亩有效穗数增加0.16万穗,增产12.92%(见下表)。实施例3:依以下步骤制备小麦拌种剂(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活性炭3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10份、缩节胺30份、聚氨酯10份、凹凸棒土20份;(2)将纯净赤霉素用乙醇溶解,溶解比例为1g质量浓度95%赤霉素用3ml乙醇溶解;(3)向赤霉素乙醇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加入缩节胺粉剂,并进行充分搅拌;(5)向步骤(4)搅匀的混合物中再加入聚氨酯、凹凸棒土,充分混合、搅拌,得小麦拌种剂。小麦拌种时,依拌种剂与种子量的质量比是1:150分别取伴种剂和种子;用水溶解拌种剂,水与拌种剂的质量比是 3:1;再用拌种剂溶液进行拌种,拌种半小时后进行播种。2013年在淮安市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验,土壤费力中等偏上,前茬为水稻,试验设处理为:本实例小麦拌种剂拌种及对照(未拌种),三重复,小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促进小麦早发的小麦拌种剂,其特征是:该小麦拌种剂由活性炭、赤霉素、缩节胺、有机保温材料、凹凸棒土组成,其重量份数为:活性炭20—3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5—10份、缩节胺20—30份、有机保温材料5—10份、凹凸棒土2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促进小麦早发的小麦拌种剂,其特征是:该小麦拌种剂由活性炭、赤霉素、缩节胺、有机保温材料、凹凸棒土组成,其重量份数为:活性炭20—3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5—10份、缩节胺20—30份、有机保温材料5—10份、凹凸棒土20—5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小麦早发的小麦拌种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保温材料是聚氨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小麦早发的小麦拌种剂,其特征是所述小麦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依重量份数分别取以下组分:活性炭20—30份、质量浓度95%赤霉素5—10份、缩节胺20—30份、有机保温材料5—10份、凹凸棒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中顾大路孙爱侠文廷刚杜小凤钱新民吴雪芬杨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