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莘蔓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771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20-50份、七叶莲20-40份、鹅不食草10-30份、大叶紫珠10-30份、香附8-20份、元胡5-15份、甘草5-15份。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和胃消痞、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能明显改善患者上腹部满闷、疼痛、嗳气、口干、嘈杂、泛酸等慢性胃炎症状,且副作用小,无不良反应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品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现代人由于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平时饮食不注意等原因,导致很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仍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关于慢性胃炎的病因仍未阐明,认为其基本病机为高酸、幽门螺杆菌、免疫等多种因素导致胃钻膜的损害与保护因素之间的失衡,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制酸、抗HP、增强粘膜保护、促进胃蠕动、减少十二指肠液反流等手段,随着各种高效制酸新药的问世,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复发率仍高居不下,而且多数有确切疗效的药物,长期服用又有着诸多不良反应,所以急待开发出一种既能保证疗效,又能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轻微的药物。中医药治疗胃炎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性,标本兼治,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本专利技术经过长期积累,研究出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既能有效改善症状,又能减少复发,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1)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r μ 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与归经】苦、辛,平。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现代研究表明,两面针根主要含含生物碱、香叶木苷、香豆精、固醇、黄酮甙、氨基酸等化学成分。两面针中药提取物在抗炎、镇痛、抗茵、对心血管系统、解痉、抗癌等方面均有作用。(2)七叶莲,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藤Scheffleva arboricola Hayata和密脉鹅掌柴S.venulosa(Wight et Arn.)Harms,以茎及叶入药。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肿。(3)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经。【功能与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4)大叶紫珠,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 μ llaVahl的干燥叶或带叶嫩枝。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5)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与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6)元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7)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20-50份、七叶莲20-40份、鹅不食草10-30份、大叶紫珠10-30份、香附8-20份、元胡5-15份、甘草5-15份。以上所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30-40份、七叶莲25-35份、鹅不食草15-25份、大叶紫珠15-25份、香附10-18份、元胡8-12份、甘草8-12份;原料最佳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35份、七叶莲30份、鹅不食草20份、大叶紫珠20份、香附15份、元胡10份、甘草10份。以上所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助溶剂、增稠剂、防腐剂等,并以现代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例如可以将各中药原料直接粉碎后混合制成散剂;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用水或用乙醇提取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加入制备不同固体制剂所需的不同辅料,即可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滴丸、颗粒剂等不同形式的日服固体制剂;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用水或用乙醇提取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加入制备不同液体制剂所需的不同辅料,即可制成合剂、糖浆剂、乳剂等不同形式的口服液体制剂。作为优选,所述剂型为胶囊剂。以上所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分别称取组分:两面针20-50份、七叶莲20-40份、鹅不食草10-30份、大叶紫珠10-30份、香附8-20份、元胡5-15份、甘草5-15份;2.取元胡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得元胡粉;3.取鹅不食草、香附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两面针、七叶莲、大叶紫珠、甘草,加6-10倍量水,加热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步骤2下的元胡粉及适量淀粉,干燥,粉碎,得干膏粉;4.取步骤3下的挥发油,用6-10倍量倍他环糊精包结成倍他环糊精包结物,加入步骤3干膏粉中,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混匀,装入胶囊,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两面针、七叶莲、鹅不食草、大叶紫珠、香附、元胡、甘草组成,诸药相合,共凑和胃消痞、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具有很好的治疗胃炎效果。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大量摸索总结、反复研究验证优选而得,经临床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胃炎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95%,能明显改善患者上腹部满闷、疼痛、嗳气、口干、嘈杂、泛酸、乏力、消瘦、食少等症状,且副作用小,用药期间未出现胃肠道、过敏等不良反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不限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20‑50份、七叶莲20‑40份、鹅不食草10‑30份、大叶紫珠10‑30份、香附8‑20份、元胡5‑15份、甘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20-50份、七叶莲20-40份、鹅不食草10-30份、大叶紫珠10-30份、香附8-20份、元胡5-15份、甘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30-40份、七叶莲25-35份、鹅不食草15-25份、大叶紫珠15-25份、香附10-18份、元胡8-12份、甘草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组成:两面针35份、七叶莲30份、鹅不食草20份、大叶紫珠20份、香附15份、元胡10份、甘草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莉覃爱环张莘蔓韦玲菊
申请(专利权)人:张莘蔓韦玲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