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普专利>正文

蒸式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620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蒸式电饭煲属于家用厨具领域,其技术特征在于,煲本体(17)的内桶(16)内添置有筛底格(14),所述筛底格(14)底部遍布小于米粒的筛孔(20),盖(11)上安装有轱辘(8),所述轱辘(8)的绳(7)穿过过绳孔(6)连接筛底格(14),操控摇手柄(9)就能控制筛底格(14)在内桶(16)中的行程,确定蒸、煮程序的不同位置,达到烧出蒸式米饭的目的,同时无涂层毒副作用、不粘锅,免沥米麻烦、免另烧水蒸饭节约能源,成为人们一日三餐必备的厨房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式电饭煲厨具。
技术介绍
家庭普遍使用的电饭煲包括盖、内桶和煲本体,插接220V市用电后电热丝发热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作功烧饭。一些电饭煲如半球牌、三角牌,已升级为有密封圈、卡扣、铰链高压锅特征的组合设计,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和灵活,给人们的一日三餐带来了便利。但是,这样的电饭煲存在着粘锅,只能煮出焖锅饭而不能沥米蒸饭,存在着不能满足人们爱吃沥米饭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沾锅、免沥米麻烦、免另烧水蒸饭节约能源的蒸式电饭煲。现已发现,只要在电饭煲内桶内设计安置筛底格底部遍布筛孔孔径小于米粒直径,并由轱辘操控筛底格的行程位置,从而可制作成美观实用的蒸式电饭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蒸式电饭煲包括盖、内桶和煲本体,盖和煲本体一侧由簧片绞链连接,盖和煲本体上与簧片绞链相对应另一侧有卡扣及卡扣座;盖上有卡扣、散热口、密封圈、过绳孔和轱辘,盖一侧的卡扣与煲本体一侧上的卡扣座相配,散热口有侧边由铆钉连接的调节板,过绳孔中有绳通过,绳一端连接在轱辘上,轱辘上有摇手柄和定位卡,密封圈连接在盖下面周边,盖相对卡扣另一侧经簧片绞链连接煲本体,煲本体一侧有档位拨块和按钮开关,档位拨块和按钮开关分别连接电热丝,电热丝盘绕在电热丝盘内,电热丝盘密封安装在煲本体底部内,档位拨块和按钮开关连接电源线,煲本体底下有支腿,煲本体内有内桶,内桶内有筛底格,筛底格底部遍布筛孔缘边活动连接有提环,提环与绳另一端相连接,筛底格的行程由绳支配定位,当筛底格位于内桶底端时,蒸式电饭煲处于煮饭工作状态;当筛底格随搅动绳位于内桶上端时,蒸式电饭煲处于蒸饭工作状态。蒸式电饭煲筛底格底部遍布筛孔的孔径小于米粒直径。蒸式电饭煲随着搅动绳提升筛底格,能够一次完成沥米工作。蒸式电饭煲沥米后的米汤成为蒸饭用水,而不必另烧热水。蒸式电饭煲由于筛底格的作用避免了粘锅。上述蒸式电饭煲能够烧出防粘、免沥米、免另烧水节约能源的蒸式米饭。本专利技术写明了蒸式电饭煲的组成、来源和各零部件所处位置,以及该蒸式电饭煲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在煲本体的内桶内添置有筛底格,筛底格底部遍布小于米粒的筛孔,盖上安装了轱辘,轱辘的绳穿过过绳孔连接筛底格,操控摇手柄就能控制筛底格在内桶中的行程,确定蒸、煮程序筛底格的不同位置,达到烧出蒸式米饭的目的,同时无涂层毒副作用、不沾锅,免沥米麻烦、免另烧水蒸饭节约能源。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蒸式电饭煲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中:1-卡扣、2-散热口、3-铆钉、4-调节板、5-密封圈、6-过绳孔、7-绳、8-轱辘、9-摇手柄、10-定位卡、11-盖、12-簧片铰链、13-提环、14-筛底格、15-卡扣座、16-内桶、17-煲本体、18-档位拨块、19-按钮开关、20-筛孔、21-电热丝、22-支腿、23-电热丝盘、24-电源线实施方案附图为本专利技术蒸式电饭煲的局部剖视示意图:蒸式电饭煲包括盖、内桶和煲本体,盖和煲本体一侧由簧片绞链连接,盖和煲本体上与簧片绞链相对应另一侧有卡扣及卡扣座;盖11上有卡扣1、散热口2、密封圈5、过绳孔6和轱辘8,盖11一侧的卡扣1与煲本体17一侧上的卡扣座15相配,散热口2有侧边由铆钉3连接的调节板4,过绳孔6中有绳7通过,绳7一端连接在轱辘8上,轱辘8上有摇手柄9和定位卡10,密封圈5连接在盖11下面周边,盖11相对卡扣1另一侧经簧片绞链12连接煲本体17,煲本体17一侧有档位拨块18和按钮开关19,档位拨块18和按钮开关19分别连接电热丝21,电热丝21盘绕在电热丝盘23内,电热丝盘23密封安装在煲本体17底部内,档位拨块18和按钮开关19连接电源线24,煲本体17底下有支腿22,煲本体17内有内桶16,内桶16内有筛底格14,筛底格14底部遍布筛孔20缘边活动连接有提环13,提环13与绳7另一端相连接,筛底格14的行程由绳7支配定位。附图所示,使用中当筛底格14位于内桶16底端时,淘米下锅,蒸式电饭煲处于煮饭工作状态。从附图可知,煮的过程中,勤观查,到了沥米时手摇轱辘8提升筛底格14到位后按动定位卡10定位即沥米。当筛底格14随搅动绳7位于内桶16上端时,蒸式电饭煲处于蒸饭工作状态。当蒸熟打开盖11取食后,取出内桶16、筛底格14洗净备用。蒸式电饭煲筛底格14底部遍布筛孔20的孔径小于米粒直径。蒸式电饭煲随着搅动绳7提升筛底格14,能够一次完成沥米工作。蒸式电饭煲沥米后的米汤成为蒸饭用水,而不必另烧热水。蒸式电饭煲由于筛底格14的作用避免了粘锅。上述蒸式电饭煲能够烧出防粘、免沥米、免另烧水节约能源的蒸式米饭。本专利技术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开模注塑、开模用不锈钢、锑或铝金属中压,组装配相应零件,作防漏电等处理。当然,盖与煲本体之间的连接不局限于簧片铰链连接,还可采用其它活动连接方式,如卡入式连接;同样,轱辘也可采用其它收放绳的结构如直接提拉绳。这些变换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式电饭煲,所述蒸式电饭煲包括盖、内桶和煲本体,盖和煲本体一侧由簧片绞链连接,盖和煲本体上与簧片绞链相对应另一侧有卡扣及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1)上有卡扣(1)、散热口(2)、密封圈(5)、过绳孔(6)和轱辘(8),盖(11)一侧的所述卡扣(1)与煲本体(17)一侧上的卡扣座(15)相配,所述散热口(2)有侧边由铆钉(3)连接的调节板(4),所述过绳孔(6)中有绳(7)通过,所述绳(7)一端连接在轱辘(8)上,所述轱辘(8)上有摇手柄(9)和定位卡(10),所述密封圈(5)连接在盖(11)下面周边,所述盖(11)相对卡扣(1)另一侧经簧片绞链(12)连接煲本体(17),所述煲本体(17)一侧有档位拨块(18)和按钮开关(19),所述档位拨块(18)和所述按钮开关(19)分别连接电热丝(21),所述电热丝(21)盘绕在电热丝盘(23)内,所述电热丝盘(23)密封安装在煲本体(17)底部内,所述档位拨块(18)和所述按钮开关(19)连接电源线(24),所述煲本体(17)底下有支腿(22),所述煲本体(17)内有内桶(16),所述内桶(16)内有筛底格(14),所述筛底格(14)底部遍布筛孔(20)缘边活动连接有提环(13),所述提环(13)与所述绳(7)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筛底格(14)的行程由所述绳(7)支配定位,当所述筛底格(14)位于内桶(16)底端时,所述蒸式电饭煲处于煮饭工作状态;当所述筛底格(14)随搅动绳(7)位于内桶(16)上端时,所述蒸式电饭煲处于蒸饭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式电饭煲,所述蒸式电饭煲包括盖、内桶和煲本体,盖和煲本体一侧由簧片绞
链连接,盖和煲本体上与簧片绞链相对应另一侧有卡扣及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1)
上有卡扣(1)、散热口(2)、密封圈(5)、过绳孔(6)和轱辘(8),盖(11)一侧的所述卡
扣(1)与煲本体(17)一侧上的卡扣座(15)相配,所述散热口(2)有侧边由铆钉(3)连
接的调节板(4),所述过绳孔(6)中有绳(7)通过,所述绳(7)一端连接在轱辘(8)上,
所述轱辘(8)上有摇手柄(9)和定位卡(10),所述密封圈(5)连接在盖(11)下面周边,
所述盖(11)相对卡扣(1)另一侧经簧片绞链(12)连接煲本体(17),所述煲本体(17)
一侧有档位拨块(18)和按钮开关(19),所述档位拨块(18)和所述按钮开关(19)分别连
接电热丝(21),所述电热丝(21)盘绕在电热丝盘(23)内,所述电热丝盘(23)密封安装
在煲本体(17)底部内,所述档位拨块(18)和所述按钮开关(19)连接电源线(24),所述
煲本体(17)底下有支腿(22),所述煲本体(17)内有内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普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