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下潜装置和下潜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水下无人潜航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07245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4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中兵器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用稳定下潜装置,其包括电机、直线滑轨、移动压载、前端光电限位开关、后端光电限位开关和电机控制板;电机与直线滑轨连接,移动压载安装于直线滑轨上,并可在直线滑轨上前后滑动;直线滑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光电限位开关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移动压载位于前端光电限位开关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之间;电机、直线滑轨与前端光电限位开关或后端光电限位开关构成闭环控制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解决水下无人潜航器稳定下潜装置的设计和工程应用问题,通过沿潜航器轴线移动压载的方式,实现潜航器俯仰姿态的调整,进而实现预定航速潜航器的下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下潜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水下无人潜航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中兵器与海洋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稳定下潜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水下无人潜航器,适用于解决水下无人潜航器稳定下潜装置的设计和工程应用问题。
技术介绍
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多方式开发利用海洋,并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科技兴海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海洋环境观探测是我国科技兴海和巩固海防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水下无人潜航器是海洋环境观探测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海洋研究调查与观测作业方式相比,有着测量成本低、扩展性能强、测量范围大、受海况影响小、探测数据保真效果好等特点,是能源、推进、通信、导航、控制、流体、机械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成果。下潜是水下无人潜航器工作的首要动作,是水下无人潜航器工作流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水下无人潜航器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主要利用前置舵、后舵、矢量推进、压载水舱、垂直推进等方法解决水下无人潜航器的稳定下潜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法尚不能满足现有的设计使用需求,主要体现在上述方法中压载水舱适用于大型潜航器,不适用于小型潜航器;垂直推进、前置舵、后舵、矢量推进等方法需要增加复杂的机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2/CN104554677.html" title="一种稳定下潜装置和下潜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水下无人潜航器原文来自X技术">稳定下潜装置和下潜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水下无人潜航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下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5)、电机控制板(13)、直线滑轨(11)、移动压载,以及用于极限位置检测的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所述电机(5)由电机控制板(13)驱动与控制,所述电机(5)与直线滑轨(11)连接,所述移动压载安装于直线滑轨(11)上,并可在直线滑轨(11)上前后滑动;所述直线滑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所述移动压载位于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之间;所述电机(5)、直线滑轨(11)与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或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分别构成闭环控制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下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5)、电机控制板(13)、直线滑轨(11)、移动压载,以及用于极限位置检测的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所述电机(5)由电机控制板(13)驱动与控制,所述电机(5)与直线滑轨(11)连接,所述移动压载安装于直线滑轨(11)上,并可在直线滑轨(11)上前后滑动;所述移动压载包括移动滑块(7)、压载安装座(8)和可调移动压载(9),所述移动滑块(7)与直线滑轨(11)连接,所述压载安装座(8)与移动滑块(7)固定连接,所述可调移动压载(9)安装在压载安装座(8)上;所述直线滑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所述移动压载位于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和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之间;所述电机(5)、直线滑轨(11)与前端光电限位开关(6)或后端光电限位开关(12)分别构成闭环控制回路;所述稳定下潜装置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文豹黄宇鲁鹏张浩王明惠毕大鹏曹雪峰宋晓暖满令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