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蛭繁育方法。技术背景水蛭,环节动物,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水生动物,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然而野生水蛭的溃乏,已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上巨大的供应需求,故急需人工养殖来填补市场上巨大的供应缺口。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为解决上述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蛭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繁育池准备:将繁育池建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水深可保持0.5—1m,水面四周设宽0.5—1m的平台,池塘采用强氯精消毒,并在池中放入大量的螺蛳、河蚌;(2)种蛭的选择与放养: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能迅速缩为一团,2冬龄,体重25~30g的成蛭作为种蛭;入池前将种蛭放入漂白粉消毒20‑30分钟,入池时间在4月上中旬,每平方米平台放种蛭40~50条;(3)交配受精:水蛭的交配时间在清晨,头端方向相反,腹面靠在一起,各自的雄性器官正好对着对方的雌性生殖孔,然后雄性伸出的细线状的阴茎插入对方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华,胡锋,梁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冠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