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及其蜗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207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壳,其包括:圆筒状的外侧蜗壳,外侧蜗壳的侧边具有蜗壳流道出口;安装在该外侧蜗壳内壁上的第一内侧蜗壳和第二内侧蜗壳,且第一内侧蜗壳和第二内侧蜗壳均具有流道槽,且密封连接后两个流道槽能够配合形成与蜗壳流道出口连通的蜗壳流道。将蜗壳分为外侧蜗壳、第一内侧蜗壳和第二内侧蜗壳,即将蜗壳流道剖解开,加工时,对这三部分分别加工再连接。蜗壳流道为两个部分,在对蜗壳流道内表面进行抛丸处理时,有利于机械加工工具操作,可避免对蜗壳整体加工时切掉一部分,保证了蜗壳的整体性,提高了蜗壳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的一致性,提高了蜗壳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蜗壳的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及其蜗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蜗壳。
技术介绍
在制冷离心压缩机中,蜗壳是将扩压器气体汇集后排向冷凝器的结构,是离心压缩机静止气体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外形很像蜗牛壳,故称为蜗壳。现有蜗壳在生产上常采用整体铸造的方式,但是,由于蜗壳的通流截面在0°-360°逐渐增大的曲面,因此,在小角度区域,气流进口的宽度非常小。为了便于铸造时布置内部型芯并对铸造后的内表面进行抛丸,以提高光洁度减小流动损失,目前,通常将蜗壳的内表面切掉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使得蜗壳的实际形状与理论形状不一致,这样进一步加大了气体实际状态与理论状态的差距,甚至造成实际的蜗壳性能无法达到理论数据的要求,影响蜗壳的质量。因此,如何保证蜗壳实际形状与理论形状的一致性,以提高蜗壳的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蜗壳,保证蜗壳实际形状与理论形状的一致性,以提高蜗壳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蜗壳的压缩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蜗壳,其包括:圆筒状的外侧蜗壳,所述外侧蜗壳的侧边具有蜗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缩机及其蜗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外侧蜗壳(1),所述外侧蜗壳(1)的侧边具有蜗壳流道出口(11);安装在所述外侧蜗壳(1)内壁上的第一内侧蜗壳(2)和第二内侧蜗壳(3),所述第一内侧蜗壳(2)和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均具有流道槽,所述第一内侧蜗壳(2)和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可密封连接并且两者的所述流道槽形成与所述蜗壳流道出口(11)连通的蜗壳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外侧蜗壳(1),所述外侧蜗壳(1)的侧边具有蜗壳流道出口(11);安装在所述外侧蜗壳(1)内壁上的第一内侧蜗壳(2)和第二内侧蜗壳(3),所述第一内侧蜗壳(2)和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均具有流道槽,所述第一内侧蜗壳(2)和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密封连接并且两者的所述流道槽形成与所述蜗壳流道出口(11)连通的蜗壳流道;所述外侧蜗壳(1)与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通过内侧壳体(4)相连,所述内侧壳体(4)安装在所述外侧蜗壳(1)的内壁上;所述外侧蜗壳(1)与所述第一内侧蜗壳(2)之间,所述外侧蜗壳(1)与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蜗壳(1)的端部具有连接凸台,所述内侧壳体(4)与所述连接凸台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蜗壳(2)与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之间、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与所述内侧壳体(4)之间均通过紧固螺钉(5)定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蜗壳(2)上设置有定位柱(21),所述第二内侧蜗壳(3)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兴刘华张治平蒋楠陈玉辉刘建飞谢蓉蒋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