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901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信封类快件分拣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包括机座、用于放置竖状布置信封类快件的载件座以及控制元件,机座上设有由控制元件控制传输的传输机构,载件座置于传输机构上;传输机构的上方设有由控制元件驱动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连接有用于吸附载件座上的信封类快件的吸盘,吸盘通过管线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其可以将传输机构上载件座中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至自动分拣机上,在快件中转环节,则不需要将信封类快件与包裹类快件以及箱体类快件等混装,避免信封类快件被折损,甚至丢失的现象,减少人力投入,大大提高信封类快件处理效率以及分拣机的分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信封类快件分拣的
,尤其涉及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
技术介绍
在快递行业中,包裹类以及箱体类快件已经实现了单件分离以及自动供件,而对于信封类快件,则暂未实现自动供件。 现有技术中,在物流快递行业中,信封类快件在整个中转环节中,与普通箱体类快件以及包裹类快件一起混装,这样,则很容易出现信封类快件折损,甚至信封类快件丢失的现象;另外,现时,信封类快件在使用自动分拣机进行上线分拣时,其采用人工手动供件,需要增加人力投入,存在降低信封类快件处理效率,影响信封类快件的中转时效,再者,在中转环节中,折损的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质量则大大降低,进而降低分拣机的分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快件中转环节中,信封类快件与其它快件混装,且采用人工供件至自动分拣机上,存在信封类快件易折损、丢失的现象,且信封类快件处理效率低,人工供件以及折损的信封类快件降低分拣机的分拣效率。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包括机座、用于放置竖状布置信封类快件的载件座以及控制元件,所述机座上设有由所述控制元件控制传输的传输机构,所述载件座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设有由所述控制元件驱动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有用于吸附所述载件座上的信封类快件的吸盘,所述吸盘通过管线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件座包括底板以及靠板,所述靠板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朝上延伸布置,且朝外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皮带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传输皮带移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设有机架,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及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性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伸缩轴,所述吸盘连接于所述伸缩轴。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伸缩轴,所述吸盘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且朝向所述载件座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呈竖状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横梁以及两分别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两侧的撑杆,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撑杆的上端,两所述撑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机座,所述气缸连接于所述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设有多个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监测所述载件座于所述传输机构上的位置信息且将该位置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元件的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轴伸缩长度的行程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其可以将传输机构上载件座中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至自动分拣机上,这样,在快件中转环节中,则不需要将信封类快件与包裹类快件以及箱体类快件等混装,直接将分类且成沓的信封类快件放置在传输机构的载件座上则可,避免在快件中转环节中,信封类快件被折损,甚至丢失的现象,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投入,大大提高信封类快件处理效率以及分拣机的分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座的俯视不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盘与移动机构连接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I,用于将信封类快件供件至自动分拣机上。该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I位于自动分拣机的侧边,其包括机座11、载件座15以及控制元件14,其中,机座11上设有传输机构17,载件座15用于放置竖状布置的信封类快件,其放置在传输机构17上,在传输机构17的作用下,可以沿着传输机构17的延伸方向移动;在传输结构的上方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连接有吸盘163,这样,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吸盘163则会随之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吸盘163通过管线与真空发生器连接,在真空发生器的作用下,实现吸附物体以及松开物体操作。 控制元件14对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I的整体操作进行自动化控制,其控制传输机构17的传输移动,当信封类快件呈竖状放置在载件座15上后,控制元件14控制传输机构17运作,载件座15随着传输机构17移动至指定位置,停止移动,此时,控制元件14控制移动机构将吸盘163移动至载件座15上信封类快件的一侧,且控制真空发生器,将吸盘163抽成真空状,使得吸盘163可以吸住载件座15上的信封类快件,并控制移动机构将被吸住的信封类快件移动至自动分拣机上,接着,控制真空发生器对吸盘163进行放气,从而,在信封类快件本身重力的作用下,信封类快件则会自动落入自动分拣机中。 上述提供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I,其可以实现自动化将信封类快件供件至自动分拣机上,这样,在快件中转环节中,则不需要将信封类快件与包裹类快件以及箱体类快件等混装,直接将分类且成沓的信封类快件放置在传输机构17的载件座15上则可,从而避免在快件中转环节中,信封类快件被折损,甚至丢失的现象,且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投入,大大提高信封类快件处理效率以及分拣机的分拣效率。 本实施例中,载件座15包括底板151以及靠板152,底板151置于传输机构17上,靠板152连接在底板151上,朝上延伸布置,且朝外倾斜布置,这样,当信封类快件呈竖状放置载件座15的底板151上后,其靠在靠板152上,从而信封类快件则处于倾斜状布置,也就是与传输机构17呈一定的倾角布置,从而,当吸盘163吸附载件座15上靠外侧的信封类快件时,与其相邻的另一信封类快件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静止状态,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信封类快件粘连,减低误分率。 上述的传输机构17包括传输皮带以及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与控制元件14电性连接,从而在控制元件14的控制下,伺服电机可以控制传输皮带的移动,进而使得放置在传输皮带上的载件座15随之移动。 或者,作为其它实施例,传输机构17也可以包括多个传动辊以及伺服电机,多个传动辊相间布置,这样,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通过传动辊的转动,也可以使得放置在传动辊上的载件座15移动。 在机座11上设置有机架12,上述的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电磁阀以及气缸,该气缸与第一电磁阀连接,且连接在机架12上,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元件14电性连接;气缸具有伸缩的伸缩轴161,上述的吸盘163连接在连接杆162的下端,该连接杆162的上端连接在伸缩轴161上,且吸盘163朝向载件座15布置,这样,控制元件14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由第一电磁阀控制气缸伸缩轴161的伸缩,从而使得吸盘163移动至指定位置。 具体地,上述的连接杆162呈竖状布置,这样,吸盘163布置在其下端,便于吸盘163的吸口朝向载件座15布置。 机架12包括横梁122以及两撑杆121,横梁1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撑杆121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用于放置竖状布置信封类快件的载件座以及控制元件,所述机座上设有由所述控制元件控制传输的传输机构,所述载件座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设有由所述控制元件驱动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有用于吸附所述载件座上的信封类快件的吸盘,所述吸盘通过管线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用于放置竖状布置信封类快件的载件座以及控制元件,所述机座上设有由所述控制元件控制传输的传输机构,所述载件座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设有由所述控制元件驱动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有用于吸附所述载件座上的信封类快件的吸盘,所述吸盘通过管线与真空发生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件座包括底板以及靠板,所述靠板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朝上延伸布置,且朝外倾斜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皮带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传输皮带移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机架,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及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性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伸缩轴,所述吸盘连接于所述伸缩轴。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力李东彪
申请(专利权)人: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