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组件和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54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条组件和背光源,所述灯条组件包括灯条和灯条固定胶带,所述灯条固定胶带包括本体部和从所述本体部上伸出的多个伸出部,所述本体部用于与所述灯条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贴附,所述伸出部用于与待组装的背光源的背板相贴附。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和上述灯条组件,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伸出部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伸出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贴附在所述背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灯条的定位更加准确,提高了背光源的组装效率。此外,在拆卸灯条以修复背光源的过程中,显著降低了对灯条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灯条组件、以及包括该灯条组件的背光源。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源。背光源按光源的种类可以划分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背光源与冷阴极焚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背光源。近年来,发光二极管背光源以其优秀的光学效果及低廉的价格成为液晶显示领域最佳的选择。为了获得较佳的光学效果,现有中小尺寸背光源的背板在入光部常含有折弯部。图1是现有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背板I上具有折弯部11,在折弯部11中设置有反射胶带2,灯条4通过灯条固定胶带3固定在背板I上。灯条固定胶带3通常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撕去离型膜后贴在灯条4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另一段撕去离型膜后贴在背板I上用来达到固定灯条4的目的。在背光源的组装过程中,先将反射胶带2贴在折弯部11内,再将贴好灯条固定胶带3的灯条4 (此时粘贴背板I的那一段离型膜未撕去)塞进折弯部11内。图3是贴好灯条4后折弯部11处的剖面图。灯条4在折弯部11中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贴附错位会影响到背光源的光学效果及辉度。因此,在揭去灯条固定胶带3上用于粘贴背板I的那一段离型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治具来固定灯条4,以确保其在折弯部11中的位置准确。但治具在固定灯条4的过程中,力道难以把握,若力量过小,则会使灯条4的位置跑偏;若力量过大,则会损伤灯条4上的发光二极管,损失可想而知。此外,在需要拆卸灯条4以修复背光源的过程中,因灯条4撕裂、柔性印刷电路板变形而造成损耗更是严重。基于以上所述,在背光源的组装过程中,灯条的固定方式仍然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条组件和背光源,以解决现有背光源在组装过程中灯条定位不准确、组装效率低下、易造成破损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灯条组件,包括灯条和灯条固定胶带,所述灯条固定胶带包括本体部和从所述本体部上伸出的多个伸出部,所述本体部用于与所述灯条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贴附,所述伸出部用于与待组装的背光源的背板相贴附,所述灯条固定胶带包括互相独立的本体部离型膜和多个伸出部离型膜,所述本体部离型膜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相贴附的表面上,多个所述伸出部离型膜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伸出部的用于与所述背板相贴附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本体部的形状为条状,所述本体部的宽度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相等。优选地,所述本体部离型膜和多个所述伸出部离型膜上均设置有抓握部。优选地,多个所述伸出部以预定的间隔均匀排布在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和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灯条组件,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伸出部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伸出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贴附在所述背板上。优选地,所述背板包括平板部和用于容纳所述灯条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一侧,且所述折弯部的一个侧臂与所述平板部相连,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平板部的相交处,所述灯条位于所述折弯部内。优选地,多个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折弯部的底部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同,并且,该距离与所述本体部的宽度以及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均相等。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具有第一长度和第一宽度的矩形,所述伸出部为具有第二长度和第二宽度的矩形,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长度为5.0-5.5mm,所述第一宽度为5.0-5.5mm,所述第二长度为4.5-5.0mm,所述第二宽度为4.5-5.0mm。优选地,所述伸出部包括相对的两条侧边,两条所述侧边与所述通孔上相应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本技术利用灯条固定胶带上的多个伸出部与背板上相应位置的通孔相配合,将灯条固定到背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灯条的定位更加准确,提高了背光源的组装效率。此外,对于需要拆卸灯条以修复背光源的情况,本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对灯条的损伤,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现有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现有背光源在折弯部处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灯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灯条固定胶带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灯条固定胶带上的伸出部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源的组装示意图之一;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源的组装示意图之二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图11是灯条组装完成后背光源的背面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C处的放大图。在附图中,1:背板;10:平板部;11:折弯部;12:通孔;13:卡勾;14:待固定部;2:反射胶带;3、5:灯条固定胶带;4:灯条;41:柔性印刷电路板;42:发光二极管;43:金手指区域;50:本体部;51:伸出部;503:本体部离型膜;511:基材;512:胶体;513:伸出部离型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灯条组件,图4是所述灯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灯条组件包括灯条4和灯条固定胶带5。图5是灯条4的结构示意图。通常,灯条4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41、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板41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42、以及用于与供电元件相连接的金手指区域43。图6是灯条固定胶带5的平面示意图。灯条固定胶带5包括本体部50和从本体部50上伸出的多个伸出部51。其中,本体部50用于与灯条4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41相贴附,伸出部51用于与待组装的背光源的背板相贴附。进一步地,灯条固定胶带5包括互相独立的本体部离型膜503和多个伸出部离型膜513。通常,离型膜上设置有抓握部,因此离型膜的尺寸会比灯条固定胶带的尺寸大一些,在撕除离型膜时,操作者抓住抓握部,可以容易地将离型膜撕除。本技术中,本体部离型膜503和多个伸出部离型膜513上均设置有抓握部,如图6中所示。其中,本体部离型膜503设置在本体部50的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41相贴附的表面上,多个伸出部离型膜513分别设置在多个伸出部51的用于与所述背板相贴附的表面上。当进行背光源的组装时,可以在背光源的背板上设置与伸出部51相对应的对位标记,使伸出部51与背板上的对位标记一一对应,以提高灯条4的对位贴附精度。本专利技术中对本体部50和伸出部51分别设置独立的离型膜,当需要贴附相应地部位时,才揭去该部位的离型膜,能够有效避免组装过程中对灯条固定胶带5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图7是灯条固定胶带5上的伸出部51的侧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伸出部51主要由基材511、胶体512、和伸出部离型膜513构成,基材511和伸出部离型膜513分别贴附在胶体512的两侧。相应地,本体部50也由基材511、胶体512和本体部离型膜503构成,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为了后续背光源组装过程更为简便,灯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条组件,包括灯条和灯条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固定胶带包括本体部和从所述本体部上伸出的多个伸出部,所述本体部用于与所述灯条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贴附,所述伸出部用于与待组装的背光源的背板相贴附,所述灯条固定胶带包括互相独立的本体部离型膜和多个伸出部离型膜,所述本体部离型膜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相贴附的表面上,多个所述伸出部离型膜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伸出部的用于与所述背板相贴附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波王伟刘同敏张启平王兴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