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伟生专利>正文

羽毛球拾取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504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羽毛球拾取杆,包括上杆、下杆、拾球杆和球网,上杆的一端和下杆的一端连接,下杆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的一端连接,拾球杆的另一端与球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羽毛球拾取杆,其上杆和下杆之间,以及下杆和拾球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长度来拾取掉落在树枝或建筑物上的羽毛球,可以伸缩,方便使用,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羽毛球拾取杆
本技术涉及体育用品,具体涉及羽毛球拾取杆。
技术介绍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 羽毛球在中国有着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和大众普及型。但是打羽毛球时往往会把球打到高处,挂在树枝或建筑物上,捡球很不方便。为了拾取羽毛球,有些人会直接爬高去取,很容易发生危险。现有的拾球器多是针对在羽毛球运动中,避免弯腰就能将羽毛球拾起的拾球器,对于拾取掉落在高处的羽毛球的拾取器少有涉及,并且几乎都存在结构复杂,不可伸缩,造价高,使用及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羽毛球拾取杆,其上杆和下杆之间,以及下杆和拾球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长度来拾取掉落在树枝或建筑物上的羽毛球,可以伸缩,方便使用,便于携带。 本技术提供的羽毛球拾取杆,包括上杆、下杆、拾球杆和球网,上杆的一端和下杆的一端连接,下杆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的一端连接,拾球杆的另一端与球网连接。 所述上杆、下杆和拾球杆的材质为塑料或不锈钢。 所述球网为网布。 所述上杆的一端和下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下杆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下杆的直径不大于上杆的直径。 所述拾球杆的直径不大于下杆的直径。 所述球网的直径为100-150_。 羽毛球拾取杆的上杆、下杆和拾球杆的材质为塑料或不锈钢,使得整体重量轻,方便使用和携带。 羽毛球拾取杆的上杆的一端和下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下杆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连接牢固,使用时可以保证整个杆的稳定性。 使用时,将上杆、下杆、拾球杆和球网取出,根据需要进行连接,满足高度要求即可用羽毛球拾取杆上的球网拾取掉落在树枝或建筑物上的羽毛球。 本技术提供羽毛球拾取杆,其上杆和下杆之间,以及下杆和拾球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长度来拾取掉落在树枝或建筑物上的羽毛球,可以伸缩,方便使用,便于携带,并且本技术提供的羽毛球拾取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因此生产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羽毛球拾取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上杆,2为下杆,3为拾球杆,4为球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羽毛球拾取杆,包括上杆1、下杆2、拾球杆3和球网4,上杆I的一端和下杆2的一端连接,下杆2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3的一端连接,拾球杆3的另一端与球网4连接。所述上杆1、下杆2和拾球杆3的材质为塑料,球网4为网布,上杆I的一端和下杆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下杆2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3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下杆2的直径小于上杆I的直径,拾球杆3的直径小于下杆2的直径,球网4的直径为100_。 羽毛球拾取杆的上杆、下杆和拾球杆的材质为塑料,使得整体重量轻,方便使用和携带。 羽毛球拾取杆的上杆的一端和下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下杆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连接牢固,使用时可以保证整个杆的稳定性。 使用时,将上杆、下杆、拾球杆和球网取出,根据需要进行连接,满足高度要求即可用羽毛球拾取杆上的球网拾取掉落在树枝或建筑物上的羽毛球。 实施例2 羽毛球拾取杆,包括上杆1、下杆2、拾球杆3和球网4,上杆I的一端和下杆2的一端连接,下杆2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3的一端连接,拾球杆3的另一端与球网4连接。所述上杆1、下杆2和拾球杆3的材质为不锈钢,球网4为网布,上杆I的一端和下杆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下杆2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3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下杆2的直径等于上杆I的直径,拾球杆3的直径等于下杆2的直径,球网4的直径为120mm。 实施例3 羽毛球拾取杆,包括上杆1、下杆2、拾球杆3和球网4,上杆I的一端和下杆2的一端连接,下杆2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3的一端连接,拾球杆3的另一端与球网4连接。所述上杆1、下杆2和拾球杆3的材质为塑料,球网4为网布,下杆2的直径小于上杆I的直径,拾球杆3的直径小于下杆2的直径,球网4的直径为150_。 使用时,若羽毛球掉落的位置不高而仅仅凭借人又够不到,可以将拾球杆和球网连接进行拾取;若羽毛球掉落的位置高,可以将下杆、拾球杆和球网连接进行拾取;若羽毛球掉落的位置很高,可以将上杆、下杆、拾球杆和球网连接进行拾取。实现了可根据需要选择长度来拾取掉落在树枝或建筑物上的羽毛球,可以伸缩,可以拆卸。 本技术提供羽毛球拾取杆,其上杆和下杆之间,以及下杆和拾球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长度来拾取掉落在树枝或建筑物上的羽毛球,可以伸缩,方便使用,便于携带,并且本技术提供的羽毛球拾取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因此生产制造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羽毛球拾取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杆(1)、下杆(2)、拾球杆(3)和球网(4),上杆(1)的一端和下杆(2)的一端连接,下杆(2)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3)的一端连接,拾球杆(3)的另一端与球网(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羽毛球拾取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杆(1)、下杆(2)、拾球杆(3)和球网(4),上杆Cl)的一端和下杆(2)的一端连接,下杆(2)的另外一端与拾球杆(3)的一端连接,拾球杆(3)的另一端与球网(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拾取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1)、下杆(2)和拾球杆(3)的材质为塑料或不锈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拾取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网(4)为网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拾取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尹伟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