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广专利>正文

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和羽毛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022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包括植毛管(21)和连接筯(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筯(22)的内侧或其基体内还设置有独立成型的补强圈(24)。所述补强圈(24)的上下边缘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向外的下突出部(241)和上突出部(243)。在补强圈(24)安装到位时,上下突出部正好卡住所述连接筯(22)。另一种方案是所述补强圈(24)的局部或整体镶嵌在连接筯(22)的基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采用上述羽毛球专用植毛架的羽毛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和羽毛球。
技术介绍
采用人工材料代替天然鹅鸭羽毛来制作羽毛球是产业界和羽毛球运动界的一个理想。因为鹅鸭毛羽毛球的耐打性太差,导致运动员频频换球,并使打球成本大大提高;同时鹅鸭毛羽毛球生产工艺繁杂、材料本身的成本也较高。但是,这种材料替换所隐藏的技术困难决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从公开的资料可以查到上世纪60年代就有相关人工羽毛球的专利申请,比如于昭和36.10.12(1961年10月12日)公布的昭36-19067。稍晚些,上世纪80年代就有独立式人工羽毛的专利申请,比如于昭和57.11.1(1982年11月1日)公布的昭57-177782等。产业界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超过50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人工材料代替鹅鸭毛制成的羽毛球在综合性能上达到优质鹅毛羽毛球的水平。现有整体球裙的尼龙羽毛球(也叫塑料羽毛球)虽然耐打性超好,但其综合性能根本满足不了水平稍好的业余选手的技术要求,更是被专业运动员所遗弃。直到2007年,才开始出现具有实用价值的用于羽毛球的人工羽毛(简称人工羽毛);到2010年初,才有采用人工羽毛制成的羽毛球上市。但这种采用人工羽毛制成的羽毛球仍然存在超重和旋转速度不够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达到优质鹅毛球的水准。羽毛球是一项对球品的技术细腻度要求非常高的产品。运动员在长期的练习和比赛中,已经培养出了非常细腻的击打体验。这种击打体验以优质的天然鹅毛球为基础,包括重量、球速、旋转、高远球飞行轨道、高远球飞行稳定性、放小球的稳定性、搓球翻滚、击球手感、击球回头反应速度、击球声音、落点准确度、耐打性等等。人工材料羽毛球就是要在这些因素上尽最大可能的接近天然鹅毛球。羽毛球的作业工况是极其严酷的,需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冲击力。羽毛球的击球速度是目前所有球类运动中最快的,国际羽联承认的速度记录是332公里/小时,由中国运动员傅海峰创造。而在非正式的比赛中,则有超过400公里/小时的速度记录出现。业余爱好者也可以打出200公里以上的时速。相对而言,网球的速度记录是澳大利亚人格罗斯创造的263公里/小时。棒球的速度则很难超过200公里/小时。而从击发来球再回头加速到最高速,往往只要千分之几秒,这个过程,羽毛球要承受几十个G甚至上百个G的加速度。相比较而言,航空航天火箭的加速度一般都在20个G以下,载人航天火箭的加速度则一般在10个G以内。在同等速度和加速度条件下,喇叭型球比圆球形球所承受的风阻力会更大;而羽毛球的悬臂形羽毛部要能承受如此高的加速度和风阻力,其结构强度要求决非常人所能想象。天然鹅毛羽梗具有天然的内部泡孔结构,重量轻强度好,其比强度(同等重量条件下的机械强度)超过了目前几乎所有人工材料。也正是这个原因,羽毛球的仿真工程历经几十年而未能成功。影响羽毛球综合性能的,至少有七大要素:重量、重量分布、重心位置、球体支撑强度、正面风阻力(或称轴向风阻力)、绕轴风阻力和抗击打耐力。相应地就产生三大技术难关:材料关、结构关和工艺关。这七大要素和三大技术难关的任何一项不能达标,羽毛球就不能被运动员所接受,也就难以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因此在考核一种羽毛球新技术是否实用时,要从上述七大要素三大难关进行综合评判。换句话说:小小的羽毛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微小调整都会带动全系统综合性能的改变。从检索到的跨度超过20年的专利说明书来看,绝大部分是针对某一子系统的单独改造,而且大都是基于理论假想的设计,未经实际验证。所以几乎全部都不具有实用性、或者无法实现。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历经50余年,截止到2007年,除了鹅鸭羽毛球和性能有缺陷的塑料羽毛球之外没有任何具实用价值的新型羽毛球出现。其中重量、重量分布和球体强度之间的矛盾是目前球体材料人工化过程中最难解决的要素。一个标准天然羽毛球包括16根羽毛,一般整球重量在4.74克到5.40克之间,这种重量范围并非是允许误差的概念,而是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或不同的大气压下有不同的重量要求。重心大约落在球头和球体的连接部分附近。其中:单根毛片的重量在0.13克以下,优质鹅毛的单根重量在0.10克左右。16根羽毛的总重最好控制在2.00克以下,其中构成风阻球裙部的羽片区(包括羽梗上部)总重量一般要控制在1.1克之内,最好在0.90~1.0克之间。球裙部分的重量超标时,羽毛球的飞行性能就会快速下降。羽毛球对重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其敏感度达到0.1克数量级,也就是说在一些关键部位,只要0.1克的重量改变就会引起羽毛球整体性能的重大变化。而对于单片羽毛的羽片区来说,对重量的敏感度则达到了0.01克,也就是说,每片羽毛如果增加0.01克,则整球裙部将至少增加0.15克,这样的重量改变将严重破坏羽毛球的飞行性能。现有的塑料羽毛球和人工羽毛的球裙部分大都超重。羽毛球的重心最好落在球头和球体连接部附近。如果裙部太重,重心上移,羽毛球极易翻滚,而越靠近羽毛球裙部顶端位置,对超重就越敏,因为这个位置的力矩最大;如果裙部过轻,重心过于下移,则球头下坠,也影响性能。但从工程技术上来讲,羽毛球裙部的重量越轻越好,因为在保证羽毛球球体有足够支撑强度的前提下把产品做得更轻是一个高难的技术问题,而掌握了超轻的裙部制造技术后,再进行配重则是很容易解决的。有些人工材料羽毛球为了减重,就把球裙支杆做得很细、球裙做得很薄。重量是达标了,但强度不够了,球也不旋转了。羽毛球是否能稳定旋转是非常关键的。绕轴风阻力就是用来推动羽毛球绕轴旋转的。羽毛球飞行时绕轴旋转不但可以稳定其飞行过程,而且能有效消耗部分飞行动能,在羽毛球被大力扣杀时,有一定的减速作用,使其飞行速度更符合运动的要求。另外,影响羽毛球飞行性能还有一个不常被人注意的但又很关键的因素:风阻力突变现象——如果球裙支撑杆太软,则羽毛球裙部在被大力击打瞬间会出现剧烈变形,随即又恢复正常,在这一缩一张的过程,风阻力产生剧烈变化,使羽毛球飞行速度产生瞬间突变,就象被卸力了一样。一般爱好者也许感觉不到这种速度的变化,但可以明显体会到羽毛球的飞行和标准羽毛球是有区别的——出球感觉会变得怪异、落点会不准确。这也是人工材料羽毛球不被运动员所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球体强度来讲,总是存在刚性强度、韧性和重量之间的极难调和的矛盾——这由材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种材料的刚性强度提升时,相应的韧性就会下降,材料会变脆而不耐冲击。比如针对羽梗材料,提升其刚性时,则相应韧性下降,重量增加,导致容易被打断和超重。如果采用更细的羽梗来减轻重量,则羽梗的支撑力又不够了,从而出现上述所说的风阻力突变现象。同样,对羽片来说,羽片两翼需要较好的支撑刚性。当增加羽片厚度时,可以提升两翼支撑刚性和耐打性,但会超重,从而导致羽毛球性能急剧下降。反之,当降低厚度来减重时,则羽片两翼支撑刚性和耐打性又不够了,而羽片两翼支撑刚性太低又会严重影响羽毛球的飞行性能。针对现有的人工羽毛羽片,在不改变厚度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提高其发泡倍率的方法来减重,但这同样会导致羽片两翼支撑刚性和耐打性双双下降。现有的人工羽毛羽梗在刚性强度上还达不到天然鹅鸭羽毛羽梗的水平,而重量则要比天然鹅鸭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包括植毛管(21)和连接筯(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筯(22)的内侧或其基体内还设置有独立成型的补强圈(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包括植毛管(21)和连接筯(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筯(22)的内侧或其基体内还设置有独立成型的补强圈(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圈(24)的下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向外的下突出部(24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圈(24)的上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向外的上突出部(243)。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突出部(241)或上突出部(243)是一种突出平台结构或倒钩结构。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圈(24)还设置有向内的凹部(24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圈(24)的局部镶嵌在连接筯(22)的基体内。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