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循环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409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鱼缸,包括缸体、出水口、第一输水管、小型水泵、第二输水管、平板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在缸体侧壁底部,进水口设在缸体侧壁上部;所述第一输水管、小型水泵和第二输水管顺次相连,第一输水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的进水端连接;第二输水管一端与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平板设在出水口正下方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循环鱼缸,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增加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极大地补充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保持鱼缸中水体的新鲜;能减少人们对鱼缸更换水体的次数,节约了水资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水循环鱼缸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鱼缸,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循环鱼缸。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买鱼缸养一些观赏鱼,既可以装饰房间,又可以增加生活乐趣。但是由于鱼缸中的水属于死水,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新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更换起来非常不便,耗时耗力。 在目前现有的鱼缸中,有些是在鱼缸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水口,这种设计方便鱼缸死水的排除,但是仍然没有解决更换时常更换新水的问题;有些专利采用增氧机保持鱼缸中水的新鲜,但是增氧机对水体中氧气的增加来说效率较低,造成能源浪费;有的专利采用虹吸式循环鱼缸中的水,但是结构复杂,不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鱼缸。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循环鱼缸,包括缸体、出水口、第一输水管、小型水泵、第二输水管、平板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在缸体侧壁底部,进水口设在缸体侧壁上部;所述第一输水管、小型水泵和第二输水管顺次相连,第一输水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的进水端连接;第二输水管一端与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平板设在出水口正下方的侧壁上。 上述小型水泵使用时与电源连接。 工作原理:本技术水循环鱼缸采用了 “流水不腐”的常识,出水口既可以实现方便放水,又可以作为缸体水循环的起点;小型水泵提供了缸体水体循环的动力;进水口流入的水流经平板再落入缸体内,增加了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极大的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实现了缸体水的自身净化,保持鱼缸中水体的新鲜。 所述平板上分布有一个以上流水孔,能进一步增加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优选,所述流水孔的孔径为3-9mm。 所述第一输水管两端分别与出水口、小型水泵的进水端套接;第二输水管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小型水泵的出水端套接;能方便第一输水管、小型水泵和第二输水管的拆卸和安装,方便操作。 上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内径均大于出水口、进水口和小型水泵进、出水端的外径。 所述第一输水管与出水口连接端内壁设有过滤网,能过滤杂质,能提高水质,能防止小型水泵内进入杂质而导致的损坏,提高水泵使用寿命。 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有益效果:本技术水循环鱼缸,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增加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极大地补充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保持鱼缸中水体的新鲜;能减少人们对鱼缸更换水体的次数,节约了水资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为水循环鱼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为平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I为缸体、2为出水口、3为第一输水管、4为小型水泵、5为第二输水管、6为平板、7为进水口、8为流水孔、9为过滤网、10为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水循环鱼缸,包括缸体1、出水口 2、第一输水管3、小型水泵4、第二输水管5、平板6和进水口 7,所述出水口 2设在缸体I侧壁底部,进水口 7设在缸体I侧壁上部;所述第一输水管3、小型水泵4和第二输水管5顺次相连,第一输水管3 —端内壁设有过滤网9,套在出水口 2上,另一端套在小型水泵4的进水端上;第二输水管5—端套在进水口 7上,另一端套在小型水泵4的出水端上;平板6设在出水口 2正下方的侧壁上,且处于进水口 7与缸体I内的水面10之间;平板6上分布有18个流水孔8,流水孔8的孔径为3mm。 使用时,水泵接通电源,通过启动水泵,使缸体I侧壁底部的水依次通过第一输水管3、小型水泵4和第二输水管5抽送到进水口 7,流至平板6上,一部分水通过流水孔8流入缸体I内,剩余的水通过平板6侧边流入缸体I内,增加了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氧量,过滤网9将杂质过滤,实现缸体I水的自身净化。当缸体I中水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输水管从出水口 2处拔开,将水排出。如需清理过滤网9中杂质,拔下第一输水管3与出水口 2的连接端即可清理。 本技术采用了 “流水不腐”的常识,增加了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极大的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实现了缸体I水的自身净化,保持鱼缸中水体的新鲜;减少了人们对鱼缸更换水体的次数,节约了水资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平板6上分布有8个流水孔8,流水孔8的孔径为 9mm。 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各设施位置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循环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出水口(2)、第一输水管(3)、小型水泵(4)、第二输水管(5)、平板(6)和进水口(7),所述出水口(2)设在缸体(1)侧壁底部,进水口(7)设在缸体(1)侧壁上部;所述第一输水管(3)、小型水泵(4)和第二输水管(5)顺次相连,第一输水管(3)一端与出水口(2)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4)的进水端连接;第二输水管(5)一端与进水口(7)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平板(6)设在出水口(2)正下方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I)、出水口( 2 )、第一输水管(3 )、小型水泵(4 )、第二输水管(5 )、平板(6 )和进水口( 7 ),所述出水口( 2 )设在缸体(I)侧壁底部,进水口( 7 )设在缸体(I)侧壁上部;所述第一输水管(3 )、小型水泵(4 )和第二输水管(5 )顺次相连,第一输水管(3)—端与出水口(2)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4)的进水端连接;第二输水管(5)—端与进水口(7)连接,另一端与小型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平板(6)设在出水口(2)正下方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涛邵光成徐琳李笑天邓升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