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建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298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桂枝6份、茯苓9份、葶苈子8份(包煎)、党参8份。方中采用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葶苈子,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党参,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行气,利水化痰之功,基本可做到药到病除。临床实验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应用于心包炎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包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临床上主要有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表现:患者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症状。心包渗出大量积液可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大等症状。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桂枝【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炮制】除去杂质,稍泡,洗净,润透,切薄片,晾干。本品为类圆形、椭圆形的片或不规则形的段。皮部红棕色,表面有时可见点状皮孔或纵棱线,木部黄白色或浅黄棕色,髓部类圆形或略呈方形。【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用法用量】3?9g。【贮藏】置阴凉干燥处。获茶【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获茶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炮制】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t季,脾虚食少,便溏泄湾,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用量】9?15g。【贮藏】置干燥处,防潮。葶苈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性味】辛、苦,大寒。【归经】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用法用量】3?9g,包煎。【贮藏】置干燥处。党参【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西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Nannf.) L.T.Shen 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用法用量】8?30g。【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包炎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应用于心包炎治疗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桂枝6份、获茶9份、葶苈子8份、党参8份。专利技术人依据家学渊源的治疗经验,认为:心包炎属于中医“痰饮”、“胸痹”的范畴,病因病机:体内湿盛,阳虚气化无力,水气凌心射肺,水液聚集心包而发病。治疗原则为温阳化气利水。方中采用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获茶,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葶苈子,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党参,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行气,利水化痰之功,基本可做到药到病除。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专利技术人于2010年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共选择心包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18-58岁,平均34岁,病程为I个月-6个月,心悸45例,胸闷65例;治疗组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19-57岁,平均35岁,病程为I个月-6个月,心悸49例,胸闷67例,两组性别、年龄与病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1.1纳入标准 (1)X线检查:积液量超过300ml时心影向两侧增大,心隔角变成锐角。超过100ml时心影呈烧瓶状,并随体位而异。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2)心电图:干性心包炎时,各导联(aVR除外),ST段抬高,数日后回至等电位线上,T波平坦或倒置。心包有渗液时QRS波群呈低电压; (3)超生心动图:显示心包腔内有液化暗区。1.2排除标准 (O老年人伴严重心、肺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 (2)具有严重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对照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按照其说明书服用。两组均治疗I个月。膳食调摄: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限制摄入蛋白质量,食用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同时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运动。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症状或者体征有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 100%。3.2两组疗效 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治愈5例,有效的26例,无效7例;治疗组中,治愈11例,有效25例,无效的2例。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3.2%,而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8.9%,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心包炎,具有较好的医学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称取:桂枝6克、茯苓9克、葶苈子8克(包煎)、党参8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用于治疗心包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2 称取:桂枝6克、茯苓9克、葶苈子8克(包煎)、党参8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用于治疗心包炎。口服,每日服用一次。实施例3 称取:桂枝6克、茯苓9克、葶苈子8克(包煎)、党参8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用于治疗心包炎。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主权项】1.一种用于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桂枝6份、获茶9份、葶苈子8份、党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桂枝6份、茯苓9份、葶苈子8份、党参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建芳周振东肖月升
申请(专利权)人:耿建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