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岸带海域増殖放流用的单体牡蛎幼苗的附着装置
本技术属牡蛎幼苗增殖放流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岸带海域增殖放流用的单体牡蛎幼苗的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海洋增殖放流和生态修复建设中,经常使用牡蛎来作为放流品种。牡蛎隶属双壳纲牡蛎科,又称蚝、生蚝(粵语地区)、蚵仔(闽南语地区),别称海蛎子、蛎黄、蚝白、青蚵、牡蛤、蛎蛤等,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牡蛎产于海水或咸淡水交界处,以食浮游生物为生,其生活的海底坚硬的区域被称为牡蛎床。由于牡蛎幼体在水体食物链中,既是一些经济鱼类(凤鲚、刀鲚等)的天然饵料,又是藻类等浮游生物的捕食者,将它们置身于富营养化的长江口,还能净化水质、防止赤潮,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的河口或海岸带海域的生态修复和增殖放流活动中,是一种很好的水体碳汇养殖和生态修复放流品种。 在河口或海岸带水域的增殖放流中,特别是淤泥质的底质环境中,需要特别设计一种吊养装置和材料来满足牡蛎幼体生长所需要的附着基和栖息环境,以使得牡蛎幼体可以健康成长。目前,常见的吊养附着装置有采用水泥柱、竹粧等,但这些装置一般在潮间带采用,不能用于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岸带海域增殖放流用的单体牡蛎幼苗的附着装置,包括浮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下部连接一根细线(3),所述细线(3)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尼龙绳圈(2),所述尼龙绳圈(2)绕在一个橡胶轮胎(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岸带海域增殖放流用的单体牡蛎幼苗的附着装置,包括浮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下部连接一根细线(3),所述细线(3)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尼龙绳圈(2),所述尼龙绳圈(2)绕在一个橡胶轮胎(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岸带海域增殖放流用的单体牡蛎幼苗的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轮胎(I)外径为50cm、内径为40cm,重量约50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岸带海域增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衡,王云龙,全为民,吴祖立,靳少非,唐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