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7896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包括方形底座,底座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底座四边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立柱用于放置梳线管,梳线管用于缠绕纱线,第二立柱成环绕形状围绕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绕盘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梳线管用于疏导纱线,梳线管对着绕盘方便了纱线的顺利缠绕,梳线管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使纱线在经过梳线管时不易打结,且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内层减小了纱线的摩擦,第一立柱中部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绕盘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设备,尤其是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纺织业中纱线是其生产的原料与根本,在纺织工作中,都需要将加工好的纱线进行绕盘处理以便储存、运输或者下一道工序的进行。但是目前大多的纱线缠绕都是一个装置缠绕一卷纱线,效率不高,而且仅仅是简单的将纱线绕盘,不仅工作缓慢,纱线也极易于出现断头,绕结或是磨损等问题给生产加工带来困扰,影响了纱线的质量和工作的持续性,减小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率的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包括方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底座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所述第二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所述绕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一梳线管,所述梳线管对着所述绕盘,所述梳线管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所述内层采用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绕盘包括一圆盘及设置于所述圆盘两侧的挡圈,所述第一立柱中部设置有驱动所述绕盘转动的电机。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盘包括内盘和外盘,所述内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外盘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内盘的外侧。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盘的侧面为向内的圆弧设置,所述外盘的侧面设置有一层陶瓷层。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梳线管的两侧出口均套接有一缓冲环。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梳线管的下部旋接有一锥形支撑盘。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孔。本专利技术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在底座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底座四边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立柱用于放置梳线管,梳线管用于缠绕纱线,第二立柱成环绕形状围绕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绕盘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梳线管用于疏导纱线,梳线管对着绕盘方便了纱线的顺利缠绕,梳线管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使纱线在经过梳线管时不易打结,且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内层减小了纱线的摩擦,第一立柱中部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绕盘转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尚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4装置,其包括方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I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2,底座I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立柱3,第一立柱2上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4,第二立柱3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绕盘4设置有通孔5,通孔5设置有一梳线管6,梳线管6对着绕盘4,梳线管6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7,内层7采用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绕盘4包括一圆盘41及设置于圆盘41两侧的挡圈42,第一立柱2中部设置有驱动绕盘4转动的电机46。圆盘41包括内盘43和外盘44,内盘43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柱2上,外盘44可旋转的连接于内盘43的外侧,外盘44的侧面为向内的圆弧设置,外盘44的侧面设置有一层陶瓷层45,梳线管6的两侧出口均套接有一缓冲环61,梳线管6的下部旋接有一锥形支撑盘62,底座I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孔8。本专利技术的纺织用绕盘4装置在底座I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2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4,底座I四边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立柱3用于放置梳线管6,梳线管6用于缠绕纱线,第二立柱3成环绕形状围绕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绕盘4设置有通孔5,通孔5内设置有梳线管6用于疏导纱线,梳线管6对着绕盘4方便了纱线的顺利缠绕,梳线管6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7使纱线在经过梳线管6时不易打结,且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内层7减小了纱线的摩擦,第一立柱2中部设置有电机46用于驱动绕盘4转动。绕盘4包括一圆盘41用于缠绕纱线、设置于圆盘41两侧的挡圈42起到挡住纱线的作用,圆盘41上的内盘43固定于第一立柱2上,外盘44连接与内盘43的外侧,外盘44侧面的陶瓷层45在和纱线接触时减小了纱线的磨损,梳线管6的两侧出口套接的缓冲环61也起到减小纱线磨损的作用,梳线管6的下部设置的支撑盘62起到支撑固定梳线管6,使梳线管6在工作的过程中更为稳定,底座I的两侧设置的安装孔8用于底座I的安装和固定,这样在工作中,四个梳线管6和绕盘4同时工作,方便了周围的纺织机同时使用同一个绕盘4装置进行工作,极大的提升了纱线缠绕的效率和使用范围,提高了收益。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包括方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底座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所述第二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所述绕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一梳线管,所述梳线管对着所述绕盘,所述梳线管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所述内层采用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绕盘包括一圆盘及设置于所述圆盘两侧的挡圈,所述第一立柱中部设置有驱动所述绕盘转动的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包括内盘和外盘,所述内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外盘可旋转的连接于所述内盘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的侧面为向内的圆弧设置,所述外盘的侧面设置有一层陶瓷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线管的两侧出口均套接有一缓冲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线管的下部旋接有一锥形支撑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孔。【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包括方形底座,底座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底座四边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立柱用于放置梳线管,梳线管用于缠绕纱线,第二立柱成环绕形状围绕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绕盘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梳线管用于疏导纱线,梳线管对着绕盘方便了纱线的顺利缠绕,梳线管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使纱线在经过梳线管时不易打结,且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内层减小了纱线的摩擦,第一立柱中部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绕盘转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IPC分类】B65H57-12, B65H57-26, B65H54-547, B65H75-18, B65H75-14, B65H57-24【公开号】CN104555578【申请号】CN201410846340【专利技术人】沈卫其 【申请人】吴江明敏制衣有限公司松陵分公司【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绕的纺织用绕盘装置,其包括方形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心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底座四边分别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等距套接有至少四个绕盘,所述第二立柱的不同高度分别对应所述绕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一梳线管,所述梳线管对着所述绕盘,所述梳线管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中间向内凸出的弧形内层,所述内层采用陶瓷或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绕盘包括一圆盘及设置于所述圆盘两侧的挡圈,所述第一立柱中部设置有驱动所述绕盘转动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其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明敏制衣有限公司松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