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自动换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82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受光部分、二级开关控制部分、继电器组成的机动车自动换光器,其特征是机动车夜间会车时,两车相对距离近100米时,远光灯自动熄灭,近灯光自动工作,从而达到自动转换灯光的目的,从而有效地维护了交通安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自动换光装置。目前,国内外机动车所采用的车前大灯变光装置,都是手动和脚踏变光器。采用这两种变光器在夜间会车时,驾驶员必须分散精力去变换灯光,在没有照明的公路上行驶时,当两车相对驶来,剌眼的灯光会使对方无法看清前方路况,很容易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自动换光装置,它能使两车在夜间会车时,无需驾驶员操纵,而自动完成远近灯光的转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由一个光敏元件T和电阻R1并联组成换光器的受光部分,由BG1、R2、R3、C组成一级开关控制部分,由BG2、R4、R5组成二级开关控制部分,带动继电器J。当两车夜间相会时,由于受对方车灯光照,光敏元件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二级开关控制电路,使继电器J改变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了本技术自动控制灯光的目的。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机动车在夜间会车时,驾驶员不用分神去变换灯光,从而减少交通事故。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可安装在各型车辆上,受光部分对着前方,能接收到对面来车的光照,即可达到自动控制灯光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在图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中,自动换光器由四部分组成①受光部分,由光敏元件T和电阻R1并联而成。②一级开关控制部分,由电容C、电阻R2、R3和三极管BG1组成。③二级开关控制部分,由电阻R4、R5和三极管BG2组成。④继电器J和一个与之并联的二极管D。其原理是在机动车会车前,受光部分处于非工作状态,T的内阻急剧增大,BG1基极电压降低至0.3V,而使BG1截止,BG1集电极电位升高至4V,经R4流往BG2基极电压为0.7V,使BG2导通,继电器J吸合,近光灯灭,远光灯亮。当两车相对距离接近100米时,受光部分将对方车灯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T的内阻下降,BG1基极电压0.7V,使BG1导通,BG1集电极电位下降至0.02V,流过R4的电流不能导通BG2,从而使继电器J断开,则远光灯灭,近光灯亮。权利要求1.一种由受光部分、二级开关控制部分、继电器组成的自动换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与光敏元件并联的电阻R1,组成一个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偏置电阻来控制基极电压的高低,使BG1导通或截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容C与BG1、R2、R3组成的一级开关控制回路,C是给BG1基极在电压变化时产生一个时间上的缓冲,使截止、饱和工作稳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T未受光信号时,BG2、R4、R5、J、D形成独立的回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受光部分、二级开关控制部分、继电器组成的机动车自动换光器,其特征是机动车夜间会车时,两车相对距离近100米时,远光灯自动熄灭,近灯光自动工作,从而达到自动转换灯光的目的,从而有效地维护了交通安全。文档编号B60Q1/14GK2163762SQ9320360公开日1994年5月4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朱西昌, 赵新国, 郭长江 申请人:黄石市科学器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受光部分、二级开关控制部分、继电器组成的自动换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与光敏元件并联的电阻R↓[1],组成一个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偏置电阻来控制基极电压的高低,使BG↓[1]导通或截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西昌赵新国郭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科学器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