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210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06:18
一种净水器(1),包括:净水器本体(11)、收容该净水器本体(11)的净水器壳体(12)、以及至少一个滤芯(15),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与所述净水器壳体(12)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水路(W)及电路(E)通过的收纳空间(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空间(14)中设置有分隔板(17),利用该分隔板(17)将所述水路(W)与所述电路(E)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净水器(1)能够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净水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净水器一般都利用滤芯来过滤掉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有害的物质。净水器按滤芯组成结构分为反渗透净水器(也称作RO净水器)、超滤膜净水器、能量净水器和陶瓷净水器等。反渗透净水器标配的是5级过滤,即:PP棉、颗粒炭、压缩炭、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超滤净水器是以超滤膜为主,其它滤芯如活性炭(不包括能量滤芯)为辅。反渗透净水器及超滤净水器按照安装方式分为立式与卧式两种。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净水器中,在净水器的内部结构中电路与水路混杂,在水路产生漏水时,漏出的水会与电路接触,而产生触电、短路等,导致安全性降低。另外,因水温与室温的差异,有时会在水管的表面产生结露,该结露有时也会与电路接触而导致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的净水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收容该净水器本体的净水器壳体、以及至少一个滤芯,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与所述净水器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水路及电路通过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空间中设置有分隔板,利用该分隔板将所述水路与所述电路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在收纳空间中设置有分隔板,利用该分隔板将水路与电路隔开,因此,即使水路漏水,漏出的水也不会与电路接触,不会产生触电、短路等。另外,由于电路与水路隔开,在水管的表面产生的结露也不会与电路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能够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水路与所述电路在上下方向上隔开,所述水路配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下方,所述电路配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分隔板将水路与电路在上下方向上隔开,水路配置在分隔板的下方,电路配置在分隔板的上方,因此,即使水路漏水,漏出的水也会积存于收纳空间的下部,而不会与分隔板上方的电路接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电路元件和从该电路元件引出的电线,所述电路元件直接配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或穿过在所述分隔板的对应位置上设置的缺口部而配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净水器,由于电路元件直接配置在分隔板的上方或穿过在分隔板的对应位置上设置的缺口部而配置在分隔板的上方,从而能容易地将电路与水路隔开。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空间包括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上面与所述净水器壳体的上面板之间形成的上面空间,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上面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净水器的控制板、以及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面板,所述收纳空间包括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前面与所述净水器壳体的前面板之间形成的前面空间,所述控制板和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前面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在所述上面空间中配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且引入所述前面空间中而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在上面空间中设置有水路与电路,且设置有对该水路与电路进行分隔的分隔板,在前面空间中设置控制板以及显示面板,电路的电线在上面空间中配置在分隔板的上方,且引入前面空间中而与控制板连接,因此,通过在净水器的各空间中合理布置净水器的各构件,合理布置水路与电路,能够防止从水路漏出的水与电路接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由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分隔板由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这两块板构成,因此,能够容易地装拆分隔板。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中的一方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中的另一方搭接的搭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在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中的一方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中的另一方搭接的搭接部,因此,利用该搭接部能提高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防止从水路漏出的水与电路接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用于提高水压的泵、用于在所述水路出现漏水时使所述净水器停止的漏水保护器、以及用于将漏水排出的引水孔,所述收纳空间包括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下面与所述净水器壳体的下面板之间形成的下面空间,所述泵、所述漏水保护器以及所述引水孔设置在所述下面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孔开设在所述净水器壳体的所述下面板上。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空间包括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后面与所述净水器壳体的后面板之间形成的后面空间,在所述后面空间中仅设置有所述水路而不存在所述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至第十一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在下面空间中设置泵、漏水保护器以及引水孔,在后面空间中仅设置水路而不设置电路,因此,通过在净水器的各空间中合理布置净水器的各构件,合理布置水路与电路,能够防止从水路漏出的水与电路接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并且,由于在下面空间中设置有用于在水路出现漏水时使净水器停止的漏水保护器,因此,在水路漏水时,漏水保护器会使净水器停止工作,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空间中设置有引水槽,利用该引水槽对在所述收纳空间中积存的水进行引导。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在收纳空间中设置有引水槽,利用该引水槽对在收纳空间中积存的水进行引导,因此,能够防止从水路漏出的水等在收纳空间中积存而与电路接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净水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第十三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设置在所述净水器壳体的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三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将电源适配器设置在净水器壳体的外部,与净水器本体分开设置,因此,即使电源适配器自身发热,也不会对净水器本体产生影响,能防止产生火灾、漏电等,能进一步提高净水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第十四方面的净水器,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是反渗透净水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四方面的净水器,在将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应用于反渗透净水器时,能有效地提高反渗透净水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图,其中,图3 Ca)是正面图,图3 (b)是背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拆下了净水器壳体的上面板及分隔板后看到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拆下了净水器壳体的上面板后看到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的分隔板的第一板材的图,其中,图6 Ca)是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器(1),包括:净水器本体(11)、收容该净水器本体(11)的净水器壳体(12)、以及至少一个滤芯(15),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与所述净水器壳体(12)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水路(W)及电路(E)通过的收纳空间(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空间(14)中设置有分隔板(17),利用该分隔板(17)将所述水路(W)与所述电路(E)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博木内信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