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防水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防水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120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防水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防水塞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水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互锁合进而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形成一壳体空间,所述防水塞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靠所述第一壳体外表面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还开设有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气体可通过所述排气通道进入所述壳体空间内,所述防水塞上至少环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侧壁间挤压过盈,由此实现了所述连接件位置与外部空间之间的有效防水,并同时解决了所述防水塞的组装不便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件防水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防水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防水结构,以及一种使用该结构的防水手机。
技术介绍
在各类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尤其对于防水电子产品而言,还需要额外考虑各个连接孔及连接件连接位置的防水。以现有防水手机为例,其前后壳间通常采螺丝作为连接件,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为所述螺丝连接结构防水示意图,其包括一前壳100、一后壳200、一螺丝300及一防水塞400,所述防水塞400为一硅胶件,包括一头部410及一柱体420,所述柱体420上设置有两圈凸起430,所述螺丝300包括一螺丝头310和一螺杆320,所述螺丝头部310与所述硅胶件柱体420截面相同,所述后壳200上对应所述防水塞头部410开设有一凹槽210,所述凹槽210底面上还对应所述头部410开设有一孔220,并于所述孔220底面设置有一螺丝过孔230,所述前壳100上对应所述螺丝300设置有一配合螺纹孔110,所述螺丝头310抵靠于所述孔220底面上,同时所述螺杆320贯穿所述过孔230与所述螺纹孔110锁合,进而实现所述前壳100及所述后壳200的连接,所述前壳100及所述后壳200间形成一壳体空间,同时所述防水塞400组装于所述后壳200上,所述头部410抵靠于所述凹槽210底面上,同时所述柱体420组装于所述孔220内,且所述凸起430与所述孔220侧壁间挤压过盈,以此来实现所述螺丝位的防水,以及所述防水塞400与所述后壳200间的连接。在所述螺丝位防水结构中,当所述螺丝300组装到位进一步组装所述防水塞400时,由于所述防水塞400与所述孔220间为过盈组装,同时所述螺丝头310与所述孔220底面间相互抵靠,因此所述防水塞400前端与所述螺丝头310间几乎接近为一密闭空间,而随着所述防水塞400的逐渐装入,所述密闭空间逐渐变小,即所述密封空间内的气体体积逐渐变小,同时压力逐渐增大,导致所述防水塞400组装难度逐渐增大,甚至无法组装到位;而即使在强力下所述防水塞400暂时组装到位,其也可能因为受到所述密封空间的气体压力大于来自外界的大气压力而弹出,因此,所述防水结构存在所述防水塞组装难度大的问题,以及组装后因受到所述密封空间的气体压力较大易弹出而防水失效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考虑在所述防水塞400侧壁开设排气槽450,请参照图5,为侧壁开设了排气槽450的所述防水塞400′,此时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排气槽450释放到大气空间从而保证所述防水塞各处收到的压力一致,较好的解决了所述防水塞的组装问题,但由于所述排气槽450的存在,无法同时实现该连接位置的良好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件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既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述防水塞不开设排气槽时存在的组装难度大的问题,以及组装后易弹出而防水失效的问题;也可解决所述防水塞开设排气槽时存在的无法防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连接件防水结构的防水手机,该防水手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述防水塞不开设排气槽时存在的组装难度大、组装后易弹出而防水失效的问题;以及所述防水塞开设排气槽时存在的无法防水的问题。一种连接件防水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防水塞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水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互锁合进而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形成一壳体空间,所述防水塞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靠所述第一壳体外表面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还开设有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气体可通过所述排气通道进入所述壳体空间内,所述防水塞上至少环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侧壁间挤压过盈。一种防水手机,使用所述的连接件防水结构。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侧壁上开设有排气槽,且通过所述排气槽可实现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气体与所述壳体空间内气体间的相互流通,由此,所述防水塞与所述螺丝头之间将不是一个几乎密封的空间,而是一个其间气体可与所述壳体空间气体自由交换的空间,当所述螺丝组装到位进一步组装所述防水塞时,所述防水塞与所述螺丝头之间空间体积逐渐减小,但是气体会排入所述壳体空间,因此不会导致压力增大的情况,从而所述防水塞可以较为顺畅组装到位,较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述防水塞的组装问题,而所述防水塞组装到位后,其各个部分所收到的压力均衡,也可以确保其不会产生弹出的问题;另外,所述防水塞上还至少环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侧壁间挤压过盈,从而较好的确保了所述防水塞位置的良好防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图1是现有螺丝防水结构爆炸图。图2是现有螺丝防水结构防水塞立体图。图3是现有螺丝防水结构后壳立体剖视图。图4是现有螺丝防水结构组装剖视图。图5是现有技术开设排气槽的另一防水塞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防水结构爆炸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防水结构爆炸图“A-A”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防水结构组装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防水结构组装图“B-B”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防水结构组装图“B-B”剖视图“S”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连接件防水结构及使用该防水结构的防水手机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6及图8,所述防水手机连接件结构包括一后壳1、一前壳2、一螺丝3及一防水塞4,所述后壳1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孔10,所述前壳2上设置有一第二连接孔20,所述螺丝3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1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0相互锁合进而将所述后壳1与所述前壳2连接在一起,所述后壳1与所述前壳2间形成一壳体空间,所述防水塞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靠所述后壳1外表面一侧。请参照图6及图7,所述前壳2包括一凸台21,所述第二连接孔20设置于所述凸台21顶面上中心位置处,其为一金属热熔螺纹孔,且为一盲孔;所述螺丝3包括一头部31及一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20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防水塞4包括一凸缘41及一柱体42,所述柱体42与所述螺丝头部31直径相接近,所述柱体42上还环设有两圈凸起43;所述后壳1还包括一凸柱11,所述凸柱11与所述凸台2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10设置于所述凸柱11中心位置并贯穿所述后壳1,所述第一连接孔10包括一凹槽12,所述凹槽12开设于所述后壳1外表面上并与所述凸缘41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10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凹槽12底面上的孔位13及一设置于所述孔位底面上的螺丝过孔14,所述孔位13与所述螺丝头部31对应,而所述螺丝过孔14与所述螺丝连接部32对应,所述螺丝过孔14贯穿至所述凸柱11顶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0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孔10内还开设有一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一引导槽15及一排气槽16,所述引导槽15位于所述孔位13底面上,且所述引导槽15与所述孔位空间及所述过孔14分别相通;所述排气槽16开设于所述凸柱11顶面上,且所述排气槽16与所述壳体空间及所述过孔14分别相通,从而,所述孔位13空间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引导槽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件防水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防水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防水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防水塞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水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互锁合进而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形成一壳体空间,所述防水塞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靠所述第一壳体外表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还开设有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气体可通过所述排气通道进入所述壳体空间内,所述防水塞上至少环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侧壁间挤压过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防水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防水塞及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互锁合进而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形成一壳体空间,所述防水塞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靠所述第一壳体外表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头部及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孔包括与所述头部对应的一孔位及一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一过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还开设有一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一引导槽及一排气槽,所述引导槽位于所述孔位底面上且连接所述孔位及所述过孔;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一凸柱,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凸柱顶面并贯穿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排气槽则开设于所述凸柱顶面上且连接所述壳体空间及所述过孔;所述防水塞包括一凸缘及一柱体,所述柱体与所述连接件头部直径相接近并共同位于所述孔位内,所述柱体上还环设有至少一圈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孔位侧壁间挤压过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东陈凡国熊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尔爱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