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尔公司专利>正文

胸区舒适就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710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03:53
在此提供了一种具有胸区支撑结构的座椅靠背组件。该胸区支撑结构包括一个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在直立方向上延伸并被适配成邻近于该座椅靠背而定位以在使用者脊柱的胸区附近对齐。该中心部分是由一种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泡沫材料形成。一对侧部被安置成与该中心部分相邻并且与其连接。这些侧部是由一种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二泡沫材料形成。该第一硬度大于该第二硬度向使用者脊柱提供支撑。一个调节机构连接至该胸区支撑结构上以将该支撑结构沿着该座椅靠背进行定位,这样使得该中心部分向该使用者脊柱的胸区的至少一部分提供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胸区舒适就坐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保2012年8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692,432、和2012年10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717,374的权益,这些申请的披露内容通过引用以其全文结合在此。
本申请针对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胸区支撑系统。背景在就坐位置,人脊柱的胸区需要支撑人上身的大部分质量。当长期坐在书桌旁或飞机上时,人上身的肌肉以及脊柱的腰区和骨盆区中的椎骨和盘窝会变得非常疲劳。附图简要说明图1展示了根据本披露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座椅靠背的可调支撑系统的实例的透视前视图;图2是图1的可调支撑系统的胸区支撑结构的示意性图示;图2A是图2的胸区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图2B是图2的胸区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图3展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可调支撑系统的后视透视图;图4展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可调支撑系统的后视透视图;图5展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可调支撑系统的后视透视图;图6展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可调支撑系统的后视透视图;图7展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座椅靠背的可调支撑系统的后视透视图;并且图8为座椅靠背支撑系统的材料特性的实例的图表。详细说明按照要求,本文披露了本专利技术的多个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的是,所披露的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例,而本专利技术可以用各种替代的形式来实施。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者最小化以示出具体部件的细节。因此,在此披露的具体的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细节不得理解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不同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代表性基础。此外,除非另外明确指出,本披露中的所有数量都应被理解为是用词语“约”进行修饰的从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更宽范围。在所陈述的数值界限内进行的实践一般是优选的。另外,除非明确作出相反的陈述,否则针对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给定目的而言用适合的或优选的来描述一组或一类材料意指这组或这类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成员的混合物可以是同等地适合的或优选的。人们相信,对脊柱的胸区进行支撑可以减小力并支撑上身质量的多达三分之一。通过增加对上身质量的支撑,减小了脊柱的腰区和骨盆区中的肌肉、椎骨和盘窝上的负担。负担的减小降低了身体这些区域的疲劳。家具和交通运输市场的当前流行的舒适后背支撑技术聚焦在后背的腰(下部)区以提供疲劳缓解。随着从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力向一位使用计算机的书桌工作者的转变,我们看到上背不适增加而下背不适降低。这驱使着需要对被设计成用于缓解疲劳和所造成的不适的就坐支撑系统的位置进行改进。一种用于家具就坐的舒适就坐系统或舒适车辆就坐系统(如在办公室、汽车或飞机就坐中)沿着使用者脊柱的在T2到T12椎骨之间的胸区提供支撑压力,如图1中所示。本系统可以是静态的、不可调的、或可调的以适应更多种多样的乘员体形。该支撑结构将在使用者就坐时沿着座椅靠背的胸区定位。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具有一个较硬的中心部分和多个较软的侧部。在这个实施例中,该中心部分旨在提供脊柱支撑,而这些侧部被设计成用于允许沿着脊柱的任一侧的区域沉入而受到比该中心部分中更少的阻力。在至少这个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是由不同密度和不同硬度的泡沫形成的,这样使得该中心部分具有比形成这些侧部的泡沫更高的密度和更高的硬度。该支撑结构可以用于多种就坐系统中。下文中示出并描述了一些示例性的就坐系统和部件。影响主观舒适性的有四个主要因素:1)压力整体的平滑度;2)压力变化的充足度;3)针对广泛体形产生均匀压力的能力;以及4)致动的人体工程学/控制适合性。胸区舒适就坐系统设计聚焦于解决主观舒适性因素。压力整体的平滑度是通过具有一个支撑高压力的质心以及在该中心支撑部任一侧周围的较低压力区来实现的,从而增强从中心向外边缘的平滑过渡的感觉。以此方式,乘员将从这种设计的多个部分之间的硬度过渡的感觉中体验到相对小的不适。此外,通过对胸区进行支撑,使用者的肌肉韧带结构得到支撑,这可以提高肌肉系统、生理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物力学能力和效率。压力变化的充足度以及针对广泛体形产生均匀压力的需要可以通过使压力程度是可调的、或者如果不可调的话则针对五十分之一男性和女性人口的胸区位置进行设计来提供,由此将较大或较小的乘员体验到不适的可能性最小化。人体工程学控制和致动适合性可以通过具备以直观的手控制来使可调单元上、下、向前和向后移动而控制压力和位置的能力来提供。如图1中所示,可调支撑系统60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可调的胸区支撑结构70。胸区支撑结构70是在竖直或直立方向上可调的,如箭头64所指示,并且还可以在前后方向66上被调节。协调胸区支撑结构70的布置的能力对舒适性因素有影响。能够上下改变胸区支撑结构70的位置还提高了应对人口的大的体形变化的能力。座椅靠背62还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邻近于胸区支撑结构70的头靠部分68。图2展示了可调的胸区支撑结构70的示意图。可调的胸区支撑结构70具有一个中心部分72和多个外侧部7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心部分72是由与外侧部74相比密度更高且硬度更高的泡沫形成。中心部分72的更高硬度是更有支撑力的并且具有更大的抗挠曲性。中心部分72向使用者脊柱的胸区提供支撑。这些侧部74较软且密度更小并且为使用者提供肩胛骨缓解。这些外部74可以是沿着中心部分72的侧边84形成的。还考虑到,外部74可以围绕中心部分72的外围来围住中心部分72。如所展示的,中心部分72和这些外侧部74可以是矩形形状。然而,中心部分7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长方形、菱形、圆柱形、三角形、椭圆形、泪滴形或梯形。在所示实施例中,胸区支撑结构70具有大体上十三英寸或者大致33厘米的竖直长度L、沿着顶部80、底部82为八英寸或大致20厘米的宽度W。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70具有10厘米到40厘米的最大总宽度W、以及20厘米到55厘米的长度L,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15厘米到25厘米的宽度W以及25厘米到40厘米的长度。在图2中所示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心部分72具有三英寸或大致8厘米的恒定宽度A,并且这些侧部74具有2.5英寸或大致6厘米的恒定宽度B。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中心部分72具有6厘米到12厘米宽的宽度A;而这些侧部74各自具有4厘米到10厘米的宽度B。在至少图2中所展示的实施例中,胸区支撑结构70的形状为正方形、或具有低长宽比的矩形。然而,还考虑到,胸区支撑结构7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具有较高长宽比的矩形、梯形、倒梯形、三角形、圆形或者其他合适的形状。在至少所示实施例中,可调的胸区支撑结构70被模制成具有凸状A表面76和平坦B表面78的一种轮廓。A表面76是离使用者最近的表面,而B表面78背向使用者。图2A示出了胸区支撑结构70的竖直截面。在该竖直截面中,A表面76是凸状的,其中顶点88位于从胸区支撑结构70的顶部80测量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距离处。图2B示出了胸区支撑结构70的水平截面。在该水平截面中,A表面76是凸状的,具有的顶点88是沿着胸区支撑结构70的宽度大体上居中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胸区支撑结构70可以具有一个总体尺寸,其中胸区支撑结构70的厚度为一英寸或大致2.5厘米、并且逐渐减小至沿着每个竖直边90的一个圆化的边或半径并且逐渐减小至顶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胸区舒适就坐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靠背组件,包括:一个被适配成有待固定到座椅靠背上的胸区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一个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在直立方向上延伸并被适配成邻近于该座椅靠背而定位以在使用者脊柱的胸区附近对齐,该中心部分具有第一硬度;一对侧部,该一对侧部各自被安置成与该中心部分相邻并且与其连接,这些侧部具有第二硬度,其中该第一硬度大于该第二硬度以便向该使用者脊柱提供支撑;以及一个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连接至该胸区支撑结构上以将该支撑结构沿着该座椅靠背进行定位,这样使得该中心部分向该使用者脊柱的胸区的至少一部分提供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23 US 61/692,432;2012.10.23 US 61/717,3741.一种座椅靠背组件,包括:一个被适配成有待固定到座椅靠背上的胸区支撑结构,该胸区支撑结构包括:一个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在直立方向上延伸并被适配成邻近于该座椅靠背而定位以在使用者脊柱的胸区附近对齐,该中心部分具有第一硬度;一对侧部,这些侧部各自被安置成与该中心部分相邻并且与其连接,这些侧部具有第二硬度,其中该第一硬度比该第二硬度大百分之150到百分之250,以便向该使用者脊柱提供支撑;以及一个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连接至该胸区支撑结构上以将该胸区支撑结构沿着该座椅靠背进行定位,这样使得该中心部分向该使用者脊柱的胸区的至少一部分提供支撑,其中该中心部分沿着一个支撑表面在该直立方向上包括一种凸状轮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组件,其中该调节机构包括在直立方向上延伸并且被适配成有待固定到该座椅靠背上的至少一个轨道,其中该胸区支撑结构是沿着该至少一个轨道在该直立方向上可移动的,以向该使用者脊柱的胸区的至少一部分提供支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组件,其中该调节机构包括一个用于使该胸区支撑结构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该座椅靠背移动的前后调节构件,以改变该中心部分向该使用者脊柱的胸区提供的支撑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组件,其中该调节机构包括一个用于使该胸区支撑结构在该直立方向上沿着该座椅靠背移动的直立调节构件和一个用于使该胸区支撑结构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该座椅靠背移动的前后调节构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组件,其中该中心部分是由一种具有第一密度的第一泡沫材料形成,并且这些侧部是由一种具有第二密度的第二泡沫材料形成,其中该第一密度大于该第二密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组件,其中这些侧部和该中心部分在从该胸区支撑结构的一个第一边缘到一个第二边缘的横向方向上限定了一种凸状轮廓,其中该凸状轮廓的顶点是沿着该中心部分限定的。7.一种座椅靠背组件,包括:一个被适配成有待固定到座椅靠背上的胸区支撑结构,该胸区支撑结构包括:一个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在直立方向上延伸并被适配成邻近于该座椅靠背而定位以在使用者脊柱的胸区附近对齐,该中心部分是由一种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泡沫材料制成;一对侧部,这些侧部各自被安置成与该中心部分相邻并且与其连接,这些侧部是由一种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二泡沫材料制成,其中该第一硬度比该第二硬度大百分之150到百分之250,以向该使用者脊柱提供支撑;以及一个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连接至该胸区支撑结构上以将该胸区支撑结构沿着该座椅靠背进行定位,这样使得该中心部分向该使用者脊柱的胸区的至少一部分提供支撑,其中这些侧部和该中心部分在从该胸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什福德·A·加尔布瑞斯阿萨德·S·阿里特里·奥班诺杰拉尔德·史蒂芬·洛克詹尼弗·巴杰利托马斯·S·希克斯沃尔特·T·齐霍茨基温森·C·邹扎尔
申请(专利权)人:李尔公司温森·C·邹扎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