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佩平专利>正文

汽车转向灯电子闪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73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灯光控制及负载故障蜂鸣提示装置。它由外壳和安装在壳内的内藏式蜂鸣器以及以闪光脉冲电路(1)、音频脉冲电路(2)、功率开关电路(3)、音频检出电路(4)、开关状态检测电路(5)组成的整机电路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以两片集成电路为主体,构成无触点闪光器和与之同步工作,且音量大小与负载轻重成正比的蜂鸣器,因此具有电路功耗低、抗过压脉冲能力强、负载短路自行保护和负载故障以听觉判定等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灯光控制及负载故障蜂鸣提示装置。现有的汽车转向灯闪光器,以电热式和电磁式两种类型为代表,其共同的缺点是均为触点分合负载,以致因触点打火、拉弧造成粘连而影响使用寿命,二是不具备负载故障检测功能,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中国专利CN2061541U公开了一种机动车闪光蜂鸣器,虽然采用了无触点电子开关电路,具有对车辆转向进行闪光与蜂鸣指示,但是,由于采用电阻降压检测,因而不能准确掌握负载变化情况,只适用固定负载,不适用负载的变化。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无触点闪光器与主机电路同步工作、蜂鸣器音量 与负载轻重成正比,电路功耗低、抗过压能力强、负载短路电路自行保护和负载故障以听觉判定特点的汽车转向灯电子闪光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外壳、安装在壳内的内藏式蜂鸣器、整机电路三部分构成、整机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当司机接通转向灯开关K后,闪光脉冲电路以矩形波信号输入音频脉冲电路,音频脉冲电路将调制的闪光高频信号输入功率开关电路,功率开关电路将信号放大后输入音频检出电路,音频检出电路将信号输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将开关状态信号输入音频脉冲电路。音频检出电路检出的高频信号即闪光脉冲组使闪光灯完成闪光功能,同时推动蜂鸣器产生音量与负载大小成正比的报警声音。开关状态检测电路以开关状态信号输出控制闪光脉冲电路和音频脉冲电路,完成整机电路的开关控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以两片集成电路为主体,构成无触点闪光器和与之同步工作、且音量大小与负载轻重成正比的蜂鸣器,因此具有电路功耗低、抗过压脉冲能力强、负载短路自行保护、负载故障以听觉判定等优点,是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汽车转向灯电子闪光器。附图的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方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由机壳(7)、内藏式蜂鸣器(6)、整机电路三部分构成,整机电路由闪光脉冲电路(1)、音频脉冲电路(2)、功率开关电路(3)、音频检出电路(4)和开关状态检测电路(5)组成。本技术的闪光脉冲电路(1)由IC1a、二极管D4、D7、D8、电阻R4、电容器C5构成。音频脉冲(2)由IC1b、电阻R5、R6、R7、二极管D6、电容器C4构成。功率开关电路(3)由IC2、电阻R1、R2、电容器C1、C2、二极管D1、D2构成。音频检出电路(4)由变压器B1、蜂鸣片FY、二极管D10构成。开关状态检测电路(5)由IC1c、电阻R3、电容C3、二极管D5、D9构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司机将转向开关K接置A端或B端时,开关状态检测电路(5)的电容器C3所充满的电能,通过二极管D9、开关K和指示灯灯丝,对地快速放电,当C3上的电压降至IC1c施密特触发器低电平反转电压时,其输出端由低电平转变为高电平,此高电平加到闪光脉冲电路(1)IC1a、音频脉冲电路(2)IC1b的门控输入端,这时IC1a输出端的高电平,经电阻R4向电容C5充电,当电容C5的电压充至IC1a触发器的高电平反转电压时,其输出端由高电平转变为低电平,电容C5通过R4放电,当电压降至IC1a的低电平触发电压时,其输出端又反转为高电平,周而复始,在其输出端形成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与IC1a原理相同,音频脉冲电路(2)的IC1b也作为振荡器输出矩形波。充电时,由R6单独缓慢向C4充电,放电时由R6和并联的R7、D6快速放电,因此在其输出端通过R5可得到占空比为95%的音频触发脉冲,而此脉冲又被IC1a经D4输出的闪光脉冲低电平控制。IC1a输出低电平时,R5的输出脉冲经D4被IC1a吸收,当IC1a输出高电平时,D4截止,R5的输出脉冲经D3送入以IC2功率开关电路和电阻R1、R2、电容C1、C2、二极管D1、D2构成的过压仰制附属电路。IC2将IC1a、IC1送来的闪光和音频脉冲放大后,送至音频检出电路(4),B1初级低阻线圈通过K向指示灯提供占空比为95%、频率约2KHz、间隔约1.2Hz的闪光脉冲组,完成闪光功能。而B1次级的高阻线圈推动蜂鸣器FY发声,使之产生音量与B1初级电流成正比的蜂鸣报警声,使司机以听觉直接判断负载状况,而不必分散视线,当K端有高电平闪光脉冲时,D9截止,电阻R3向电容C3缓慢充电,在没有达到IC1c高电平触发电压时,K端闪光脉冲已转变为低电平,C3再次通过D9快速放电,周而复始,使IC1c输出端保持高电平。当K断开负载时,C3经R3延时充电至触发器高电平触发电压,IC1c由高电平反转为低电平,IC1a输出为高电平,D4截止,电流经R4向R5充电,在达到IC1a高电平触发电压以前,D8反向导通,电流经D7被IC1c吸收,使C5端保持恒定不触发电位,IC1a停振。与此同时IC1b输出的不变高电平,经R5限流,通过D5被IC1吸收。使功率开关电路输入端为低电平,输出关闭,至此整机电路完成开关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转向灯电子闪光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壳内的内藏式蜂鸣器及整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整机电路结构是闪光脉冲电路(1)将距形波信号输入音频脉冲电路(2),所述的电路(2)将调制的闪光高频信号输入功率开关电路(3),所述的电路(3)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音频检出电路(4),所述的电路(4)将检出信号输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5),所述的电路(5)将开关状态信号输入音频脉冲电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灯电子闪光器,其特征在于功率开关电路(3)由电阻R1、R2、电容C1、C2、二极管D1、D2、IC2、BTS412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灯电子闪光器,其特征在于音频检出电路(4)由变压器B1、蜂鸣片FY、二极管D10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灯光控制及负载故障蜂鸣提示装置。它由外壳和安装在壳内的内藏式蜂鸣器以及以闪光脉冲电路(1)、音频脉冲电路(2)、功率开关电路(3)、音频检出电路(4)、开关状态检测电路(5)组成的整机电路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以两片集成电路为主体,构成无触点闪光器和与之同步工作,且音量大小与负载轻重成正比的蜂鸣器,因此具有电路功耗低、抗过压脉冲能力强、负载短路自行保护和负载故障以听觉判定等优点。文档编号B60Q1/34GK2122090SQ9222235公开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佩平 申请人:李佩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灯电子闪光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壳内的内藏式蜂鸣器及整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整机电路结构是:闪光脉冲电路(1)将距形波信号输入音频脉冲电路(2),所述的电路(2)将调制的闪光高频信号输入功率开关电路(3),所述的电路(3)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音频检出电路(4),所述的电路(4)将检出信号输入开关状态检测电路(5),所述的电路(5)将开关状态信号输入音频脉冲电路(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佩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