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控制系统、方法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6011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流控制系统、方法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磁阀、液控换向阀和梭阀组成的控制逻辑,能够实现双泵合流的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提高了起重机作业的快速性和可靠性。在复合动作时,在负载压力差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自动由双泵合流状态切换到双泵独自供油的不合流状态,性能互不影响,提高复合动作效果。利用双泵合流的手动控制机制,可以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实现双泵单独工作,例如,在进行卷扬微动、变幅落、伸臂缩等操作时实现单泵工作,以此提高微动性和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流控制系统、方法及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流控制系统、方法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人们对起重机的操作性和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起重机械上,流量独立分配(LUDV)控制方法经常被应用于起重机液压系统。流量独立分配控制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以执行器最高负载压力为依据,当执行器所需流量大于泵的流量时,系统会按比例将流量分配给各执行器,而不是流向轻负载的执行器。按照流量独立分配控制技术,复合动作时,在负载压差较大的工况下,如果仍按固有比例将流量分配给各执行器,则可能会导致有些执行器供油不足,故而出现复合动作失效的现象,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在负载压差较大的工况下复合动作失效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合流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阀、梭阀、液控换向阀和合流阀;其中,电磁阀的进油口连通控制压力源,梭阀的第一进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的工作油口,梭阀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电磁阀的工作油口,梭阀的出油口连通合流阀的控制端,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连通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压力源,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至少一个第二负载压力源,合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主泵,合流阀的第二油口连通第二主泵;电磁阀得电后,电磁阀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电磁阀失电后,电磁阀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通过其液控端换向后,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复位后,液控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与第一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梭阀,第一梭阀的进油口连通第一负载压力源,第一梭阀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在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梭阀,第二梭阀的进油口连通第二负载压力源,第二梭阀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与第一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单向阀,每个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连通一个第一负载压力源,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在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每个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连通一个第二负载压力源,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在一个实施例中,合流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定差流量阀和第二定差流量阀;第一定差流量阀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的第三油口,第一定差流量阀的出油口连通油箱;第二定差流量阀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的第四油口,第二定差流量阀的出油口连通油箱。在一个实施例中,合流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第一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的第三油口,第一溢流阀的出油口连通油箱;第二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的第四油口,第二溢流阀的出油口连通油箱。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单向阀与油箱的回油油路上设置有第一阻尼网络,在第二单向阀与油箱的回油油路上设置有第二阻尼网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合流控制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合流控制系统的合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控制过程:当第一负载压力源向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输出的控制压力为零且电磁阀处于失电状态时,液控换向阀复位,第二负载压力源的负载油源不能通过液控换向阀与梭阀连通,同时控制压力源的控制压力油被堵塞不能通过电磁阀与梭阀连通,梭阀向合流阀的控制端输出的控制压力为零,合流阀处于上位,此时第一主泵和第二主泵处于合流状态;当电磁阀处于得电状态时,控制压力源的控制压力油通过电磁阀与梭阀连通,梭阀输出的控制压力进入合流阀的控制端,合流阀处于下位,此时第一主泵和第二主泵被合流阀切断处于不合流状态;当复合动作时,第一负载压力源的负载压力作用于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使液控换向阀工作在左侧位,此时第二负载压力源的负载压力通过液控换向阀的左侧位与梭阀相通,并通过梭阀作用于合流阀的控制端,当第二负载压力源的负载压力增加到足以克服合流阀的换向弹簧时,合流阀换向,第一主泵和第二主泵由合流状态转换为不合流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定差流量阀和第二定差流量阀形成一个小旁通流量,从而在操作结束时及时对负载反馈油路的压力进行卸荷。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来限制负载反馈油路的最高压力,以保护液压油泵的工作压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电磁阀、液控换向阀和梭阀组成的控制逻辑,能够实现双泵合流的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提高了起重机作业的快速性和可靠性。在复合动作时,在负载压力差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自动由双泵合流状态切换到双泵独自供油的不合流状态,性能互不影响,提高复合动作效果。利用双泵合流的手动控制机制,可以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实现双泵单独工作,例如,在进行卷扬微动、变幅落、伸臂缩等操作时实现单泵工作,以此提高微动性和降低能耗。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合流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合流控制系统一个应用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合流控制系统再一应用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合流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合流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阀1、梭阀2、液控换向阀3和合流阀4。合流控制系统主要利用电磁阀1和液控换向阀3,通过梭阀2对合流阀4的先导油进行逻辑控制实现第一主泵P1与第二主泵P2的合流控制。其中,电磁阀1的进油口连通控制压力源P,梭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梭阀2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电磁阀1的工作油口,梭阀2的出油口连通合流阀4的控制端,液控换向阀3的液控端连通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压力源,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连通至少一个第二负载压力源,合流阀4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主泵P1,合流阀4的第二油口连通第二主泵P2;电磁阀1得电后,电磁阀1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电磁阀1失电后,电磁阀1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通过其液控端换向后,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复位后,液控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T表示回油口。在合流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定差流量阀61和第二定差流量阀62;第一定差流量阀61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4的第三油口,第一定差流量阀61的出油口连通油箱;第二定差流量阀62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4的第四油口,第二定差流量阀62的出油口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合流控制系统、方法及起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1)、梭阀(2)、液控换向阀(3)和合流阀(4);其中,电磁阀(1)的进油口连通控制压力源,梭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梭阀(2)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电磁阀(1)的工作油口,梭阀(2)的出油口连通合流阀(4)的控制端,液控换向阀(3)的液控端连通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压力源,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连通至少一个第二负载压力源,合流阀(4)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主泵,合流阀(4)的第二油口连通第二主泵;电磁阀(1)得电后,电磁阀(1)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电磁阀(1)失电后,电磁阀(1)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通过其液控端换向后,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复位后,液控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1)、梭阀(2)、液控换向阀(3)和合流阀(4);其中,电磁阀(1)的进油口连通控制压力源,梭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梭阀(2)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电磁阀(1)的工作油口,梭阀(2)的出油口连通合流阀(4)的控制端,液控换向阀(3)的液控端连通至少一个第一负载压力源,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连通至少一个第二负载压力源,合流阀(4)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主泵,合流阀(4)的第二油口连通第二主泵;电磁阀(1)得电后,电磁阀(1)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电磁阀(1)失电后,电磁阀(1)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通过其液控端换向后,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与工作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复位后,液控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与回油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液控换向阀(3)的液控端与第一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梭阀(21),第一梭阀(21)的进油口连通第一负载压力源,第一梭阀(21)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的液控端;在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与第二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梭阀(22),第二梭阀(22)的进油口连通第二负载压力源,第二梭阀(22)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液控换向阀(3)的液控端与第一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单向阀(51),每个第一单向阀(51)的进油口分别连通一个第一负载压力源,第一单向阀(51)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的液控端;在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与第二负载压力源连通的油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52),每个第二单向阀(52)的进油口分别连通一个第二负载压力源,第二单向阀(52)的出油口连通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差流量阀(61)和第二定差流量阀(62);第一定差流量阀(61)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4)的第三油口,第一定差流量阀(61)的出油口连通油箱;第二定差流量阀(62)的进油口连通合流阀(4)的第四油口,第二定差流量阀(62)的出油口连通油箱。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冬焦国旺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